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管治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幸福為核心,開展以科學監督監管為主線、以檢查監測為手段、以專項整治為重點、以建立溯源體系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以當前風險高、隱患大的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為重點,明確目標,完善機制,落實制度,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
(一)蔬菜農藥殘留抽檢年平均合格率98%以上;
(二)上市生豬及其產品“瘦肉精”檢測合格率為100%;
(三)水產品違禁藥殘留抽樣合格率98%以上;
(四)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占全鎮食用農產品種植面積的比例增加8%。
(五)農業規模生產企業與經營單位建立內部檔案與備案率均達到100%;
(六)試行農業生產企業與經營單位的產品“合格證”制度,推進食品溯源系統中的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
三、工作重點
(一)強化“監管體系”建設,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基礎。
一是監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鎮(社區)、村二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鞏固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配有專職監管人員,規模基地和“三品”企業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二是檢測體系建設。完善鎮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設施與服務配套建設,加大農貿市場和規模企業檢測室建設力度,完善超市、學校和蔬菜基地速測點,定點屠宰場配備專職檢疫員,檢驗檢測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是應急體系建設。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值守制度,強化應急演練,提升綜合應對能力。積極應對和及時控制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危害
四是責任體系建設。鎮(社區)和村二級層層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責任書,明確監管工作職責,落實屬地管理。明確農產品生產企業與生產經營單位(個人)是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生產企業、種養大戶、經營單位等100%與監管部門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二)注重“生產源頭”監控,強化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管理。
一是生產技術的推廣。將獸藥、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安全合理施用及病蟲害生物、物理防治等無公害先進技術,納入食用農產品生產技術推廣的重要內容,通過印發《農技簡報》快速高效的防治信息,提高防治技術的到位率和覆蓋率。
二是農業標準化生產。按照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以及我市制定的63項省市級農業地方標準,組織農產品品種、產地環境、生產加工、產品質量、檢測技術等環節生產與管理工作,帶動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的提高,為農產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提供有效載體。
三是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制定《年鎮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嚴格按照《農藥管理條理》、《獸藥管理條理》和農業部禁用農藥名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專項整治,凈化農業投入品市場。
四是基地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大力改造和提升傳統低端產業,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興優勢產業,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突出地域特色,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是農產品品牌化建設。積極推行“標準農業品牌化”,重點圍繞“三品”、名牌農產品和“一村一品”的建設發展,提高全鎮優質農產品的比重,全鎮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種植面積的85%。
(三)注重“多措并舉”的檢測方式,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能力。
一是普測與抽測相結合。充分發揮基地檢測人員的作用,從生產源頭抓起,嚴把產地準出關。蔬菜農殘檢測(驗)員每天對從生產基地進入批發市場的蔬菜進行全面檢測,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場交易;畜產品采取專人定點現場監測的方法,靠前監測,現場批次監測率要達到100%。
二是例行檢測與監督抽查相結合。制定《年鎮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方案》,加大上市蔬菜農藥殘留、豬肉瘦肉精、水產品違禁藥物的例行監測強度;結合農產品上市季節,對茶葉、水果、稻谷等主要食用農產品以及蘑菇熒光增白劑開展專項季節性監督抽檢;突出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以及其他品牌農產品進行監督抽檢。檢測量較上年度增加10%。
三是監測與結果運用相結合。每月召開農產品質量監測例會,對監測數據和相關信息,進行安全評估和分析,做好預警預報工作,用監測結果來指導生產,消除隱患。同時對檢測不合格農產品加強跟蹤調查,究根溯源,依法嚴處違法違規行為。
四、總體安排
(一)工作部署階段
各村(社區)圍繞《年鎮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本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施細則,開展“安全年活動”工作。
(二)組織實施階段
一是加強檢驗監測。農貿市檢測室和生豬屠宰場等要進一步加大監測力度,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頻次,制定并組織實施農業投入品和主要農產品殘留監控計劃,重點開展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生產企業、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養殖場、飼料加工廠、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農業投入品的監測和監督抽查。
二是加強查處曝光。加大對禁限用農藥、獸藥和禁用藥物的清理檢查力度,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環節的檢查,針對執法檢查和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依法進行查處,集中曝光一批違法違規企業。
三是加強督導整改。強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工作的督導檢查,對于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督促相關單位或個人及時進行整改,確保行動年工作取得實效。
四是加強制度建設。引導農資經營企業,建立進貨查驗、進銷貨臺帳、質量安全承諾等制度,指導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生產企業,完善種養殖生產記錄等制度,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準出工作。
五是加強指導服務。充分利用農技推廣體系,大力宣傳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禁限用農獸藥危害,加大培訓力度,根據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指導生產者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
(三)驗收階段
我鎮將依據“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考核評分細則”對各村(社區)進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全面總結年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迎接市級統一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屬地責任
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順利進行,成立以張偉鎮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負責統籌協調“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的有關工作,統一部署有關重大行動。
各村(社區)要充分認識“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年活動”的重要性,統一部署,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分管負責人要直接抓,切實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加強督導檢查,落實各項要求,確保方案順利實施。
(二)細化整治方案,明確工作進度
各鎮(社區)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安排,做到有階段安排、有重點活動、有檢查指導、有責任追究、有總結提高,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
(三)加強協調配合,及時報送信息
各村(社區)要加強系統內的配合,強化與外部門的協調,及時互通信息,反饋情況。重大案件和突發事件要及時上報以作出快速反應。
(四)堅持標本兼治,健全長效機制
各村(社區)要將活動內容與日常監管工作相結合,要通過安全年活動,達到標本兼治。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隊伍,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進一步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以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為抓手,落實生產者第一責任人和農業副主任監管責任,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五)及時總結經驗加強引導宣傳
農服中心等相關職能部門要及時總結經驗,推廣實施效果好的機制、模式、經驗和做法,要與新聞媒體建立信息溝通制度,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安全行動年活動工作成效和各地在行動中的典型經驗,及時曝光查處的典型案例,為安全行動年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