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信局工業經濟統計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工業跨越工程和企業服務活動,堅定不移地實施引資項目雙帶動戰略,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
一、全市工業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工業生產增速全省位居前列
年,全市1300戶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533.22億元,同比增長2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底6.6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標6.7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市下達目標4.7個百分點,增速全省排名第1位,比去年底提高6個位次。
(二)工業經濟效益穩步增長
年,全市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178.56億元,同比增長29.8%,超出全省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市下達目標9.8個百分點,絕對值排全省第6位,增速排全省第11位;實現利潤160.53億元,同比增長29.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標11.7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市下達目標9.7個百分點,絕對值排全省第9位,增速排全省第16位;實現利稅211.94億元,同比增長26.9%,絕對值排全省第11位,增速排全省第15位。
(三)大中型工業企業發展勢態良好
年,我市大中型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363.31億元,占全市增加值總量的68.1%,同比增長2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其中大型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16.69億元,同比增長3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9個百分點;中型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46.62億元,同比增長20.5%。大中型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57.95億元,同比增長2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
(四)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不平衡
年,14個縣(市、區)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70.76億元,占全市總額的88.3%,同比增長25%;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827.06億元,占全市總額的83.9%,同比增長30%;實現利潤151.16億元,同比增長28.4%;實現利稅195.74億元,同比增長27.2%。
從累計增加值增速來看,高新區、工業園區、區、和區完成較好,增速均超過30%;縣、市和縣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從效益指標增速來看,工業園區、區、區、區、縣和市銷售收入、利潤、利稅三項指標增速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市、縣、縣和縣銷售收入、利潤、利稅三項指標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工業用電量平穩增長
十二月份,全市完成工業用電量9.06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5.2%,同比增長13.8%,環比增長26.5%,總量全省排第5位,增速全省排第3位;年全市累計工業用電量105.14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3%,高于去年同期1.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4.2%,總量全省排第9位,增速全省排第8位。
(六)重點企業快速發展
年,全市80戶重點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096.66億元,占全市總額的50.3%,同比增長35.3%;實現利潤76.59億元,同比增長21.6%;實現利稅102.97億元,同比增長20.3%。
其中:豫飛重工累計實現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180.9%;立白公司累計實現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121.6%;天豐集團累計實現利潤4719萬元,同比增長87%;趙固煤礦累計實現利潤6.45億元,同比增長80.4%;長遠實業集團累計實現利潤8024萬元,同比增長76.7%;娃哈哈昌盛飲料累計實現利潤3.53億元,同比增長65.7%;亞特蘭食品累計實現利潤4276萬元,同比增長52.7%;飄安集團累計實現利潤4.02億元,同比增長51.6%;環宇集團累計實現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50.2%;心連心化肥累計實現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49.7%;萬向系統制動器累計實現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49.5%;白鷺化纖累計實現利潤3.89億元,同比增長40.9%;衛華集團累計實現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31.8%;華蘭生物累計實現利潤9.81億元,同比增長29.1%。
18戶省重點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05.01億元,占全市總額的32.4%,同比增長32.3%;實現利潤47.95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現利稅61.38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10戶省規模優勢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34.26億元,同比增長34.4%;實現利潤34.29億元,同比增長11.6%;實現利稅45.5億元,同比增長12.5%。8戶省高成長性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0.75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利潤13.65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利稅15.88億元,同比增長24.7%。
(七)超億元工業企業顯著增多。
年,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工業達到336家,比去年274家增加了62家。其中100億元以上企業金龍集團1家;50至100億元企業有劉莊農工商、新亞紙業、新飛電器3家,比去年底增加2家;20至50億元企業有供電公司、白鷺化纖集團、新航集團、環宇集團、衛華集團、孟電集團、心連心化工、趙固煤礦、華電發電、太行振動、五得利面粉、飄安集團和龍泉集團1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10至20億元企業2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家;5至10億元企業39家。
(八)虧損企業數量及虧損額均大幅下降
年,全市限額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22家,比去年同期減少9家,比上半年減少13家,比年初減少40家;虧損企業占全市限額以上企業的比重為1.69%,比去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全年累計虧損額3.36億元,同比下降4.6%,虧損額全省排名第11位,降幅全省排名第10位;虧損企業虧損額占利稅總額的比重為1.59%,比去年同期下降0.45個百分點。
其中華電發電、豫新發電、金天化工、神馬正華化工、焦作煤業(集團)能源、金燈水泥和利民機械分別虧損1.48億元、7809萬元、3727萬元、1751萬元、965萬元、715萬元和615萬元,僅此7戶企業累計虧損3.04億元,占全市虧損總額的90.5%,同比增虧2.52億元。
(九)工業項目投資有所放緩
年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額675.47億元,占全省工業投資總額的9%,占全市城鎮投資總額的62.2%,工業投資額總量僅次于鄭州、洛陽、南陽,居全省第4位;工業投資額同比增長12.5%,低于上半年5.3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底15.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13位,低于去年同期2個位次。
二、一谷五基地及傳統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年,我市“一谷五基地”六大戰略支撐產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329.78億元,占全市比重61%,同比增長33.9%;實現利潤89.22億元,同比增長27.1%;實現利稅116.59億元,同比增長21.2%。
制冷: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6.22億元,占全市總額的10.8%,同比增長34.8%;實現利潤5.6億元,同比下降7.5%;實現利稅9.25億元,同比下降10%。今年以來,冷谷產業整體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但由于今年以來銅價大幅上漲,1月份銅價6.61萬元/噸,比去年同期提高1.08萬元/噸,造成制冷企業所需銅管價格也大幅提高,1月份內螺紋銅管7.17萬元/噸,比去年同期提高9770元/噸,加上鋼材、化工原料等價格也大幅提高,降低了企業利潤空間。從去年10月份開始制冷行業步入銷售旺季,金龍銅管生產正常,訂單飽滿,12月份完成產值7.79億元,同比增長50%,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75.85億元,同比增長70%;新飛電器產銷兩旺,12月份完成產值5.61億元,同比增長34.2%,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56.43億元,同比增長17.4%。
電池及延伸產品: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9.84億元,占全市總額的11%,同比增長42.7%;實現利潤6.69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利稅10.83億元,同比下降2.9%。今年以來國家及省、市出臺相關產業規劃和優惠政策,大力發展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帶動我市電池及延伸產品保持較好發展勢頭。四季度電池行業進入銷售旺季,環宇集團12月份完成產值3.92億元,同比增長57.5%,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33.38億元,同比增長55.5%;超能電源12月份完成產值4920萬元,同比增長459%,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8.42億元,同比增長174.1%。
生物與新醫藥: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07.89億元,占全市總額的9.5%,同比增長29.6%;實現利潤30.58億元,同比增長25.2%;實現利稅35.77億元,同比增長22.5%。今年以來生物與新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華蘭生物12月份完成產值1.73億元,同比增長6.4%,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18.11億元,同比增長85.9%;飄安集團12月份完成產值2.19億元,同比增長101%,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21.25億元,同比增長54.4%。
煤化工: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6.87億元,占全市總額的3.1%,同比增長11%;實現利潤2.45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利稅3.27億元,同比增長4.5%。今年上半年,化肥產品價格一直較低。甲醇需求也持續低迷,加之進口低價甲醇沖擊,甲醇價格大幅下滑,甲醇生產虧損嚴重。下半年,煤化工產品價格逐步回升,但10月下半月和11月上旬的用電調控,對煤化工企業影響較大。加上煤炭價格不斷攀升,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產品價格仍相對較高,雖然生產形勢有所好轉,但市場銷售情況仍不樂觀,煤化工行業整體形勢依然較為嚴峻。1月下旬,心連心化肥受電力供應不正常和煤炭價格不斷上漲影響,產品價格仍低于成本,尿素價格1940元/噸,高于于上月110元/噸,與成本基本持平;甲醇2600元/噸,高于上月50元/噸,低于成本550元/噸。
心連心化肥12月份完成產值2.88億元,同比增長50.1%,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27.98億元,同比增長22.8%;延化化工12月份完成產值3573萬元,同比下降14.2%,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1.49億元,同比下降14.5%。
汽車及零部件: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60.87億元,占全市總額的7.4%,同比增長46%;實現利潤10.79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利稅15.53億元,同比增長31.6%。受國家汽車產業振興規劃、燃油稅改革、購置稅優惠、汽車下鄉等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今年汽車市場依然保持較大的需求量,汽車及零部件行業整體發展勢態良好。但由于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降低了企業利潤空間。12月份,新航集團汽車空調1615元/套,動力轉向器868元/件,均與去年同期價格相同,而主要原材料鋼板5500元/噸,同比上漲500元/噸;鋅板2.13萬元/噸。同比上漲3500元/噸。1-12月份,新航集團累計完成產值40.16億元,同比增長25.2%;萬向制動器累計完成產值10.02億元,同比增長89%。
特色裝備: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418.1億元,占全市總額的19.2%,同比增長31%;實現利潤33.11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利稅41.93億元,同比增長36.7%。今年以來特色裝備行業整體發展平穩,大型起重機械、港口機械、特種起重機械及振動機械均保持適度增長態勢,訂單飽滿,銷售形勢良好。如衛華集團主導產品主要是單、雙梁起重機、電動葫蘆和橋門式起重機,產品需求量逐步上升,市場前景良好。但主要原材料鋼材價格不斷上漲,導致企業的成本上升。1-12月份,衛華集團累計完成產值38.66億元,同比增長41.3%;太行振動累計完成產值,22.46億元,同比增長36.8%。
四大傳統產業:年,我市四大傳統產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91.98億元,占全市比重31.8%,同比增長31.7%;實現利潤54.88億元,同比增長25.8%;實現利稅69.88億元,同比增長25%。
食品加工: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99.82億元,占全市總額的9.2%,同比增長25%;實現利潤17.44億元,同比增長38.5%;實現利稅21.59億元,同比增長31.9%。今年以來,食品加工行業產銷形勢良好,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但受全球惡劣氣候影響,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尤其小麥價格的漲幅較高,3級白小麥從6月份1940元/噸,漲到目前的2200元/噸,造成本就微利的面粉類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在國家宏觀調控力度不斷加大的影響下,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出現短暫性下調,但在總體需求旺盛和流通量相對緊張的局面下,仍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1-12月份,五得利面粉累計完成產值22.6億元,同比下降6.3%;亞特蘭食品累計完成產值11.95億元,同比增長55.4%;娃哈哈昌盛飲料累計完成產值10.8億元,同比增長84%。
化纖紡織: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6.3億元,占全市總額的10.8%,同比增長36.8%;實現利潤17.27億元,同比增長27.7%;實現利稅22.55億元,同比增長30.3%。今年以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逐步復蘇,紡織品出口形勢日趨回升,東南沿海地區訂單也向內地轉移,紡織企業訂單增多,生產經營形勢逐步好轉。今年下半年以來紡織行業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從6月份開始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從1.8萬元漲到11月最高的3.4萬元/噸,價格上漲88.9%。11月份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棉花價格開始下降,最低降到2.7萬元/噸,12月中下旬棉花開始上漲,1月恢復到3萬元/噸。而紡織產品價格隨之也開始恢復上漲。12月份以來,受紡織行業形勢好轉影響,化纖企業產品價格穩中有升。目前白鷺化纖長絲價格比較穩定,在5.2萬元/噸左右;短絲價格去年最高漲到3萬元/噸,11月受國家宏觀調控影響開始回落,最低到2.4萬元/噸,1月恢復到2.67萬元/噸,略有盈利;氨綸價格穩中有升,1月6.2萬元/噸,盈利較好。1-12月份,白鷺化纖累計完成產值37.1億元,同比增長50.1%;太陽石紡織累計完成產值15.23億元,同比增長30%。
造紙及紙制品: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44.38億元,占全市總額的6.6%,同比增長33.8%;實現利潤12.45億元,同比增長9.1%;實現利稅15億元,同比增長9.1%。今年以來,受出口形勢略有恢復拉動,紙制品市場基本保持供需平衡,原材料價格略有上漲,產品價格保持穩定,造紙行業整體形勢良好。1-12月份,新亞紙業完成產值65.31億元,同比增長69.4%;鴻泰紙業完成產值9.29億元,同比增長70.9%。
水泥建材: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1.48億元,占全市總額的5.1%,同比增長30.9%;實現利潤7.73億元,同比增長27.8%;實現利稅10.74億元,同比增長26.6%。四季度以來,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小水泥大量關停影響,外地對我市水泥需求量大幅增加,水泥銷售價格不斷上漲。10月下半月和11月上旬受用電調控影響,我市水泥企業大量停產限產,水泥稀缺造成價格大幅攀升,11月中下旬隨著用電形勢好轉,水泥價格逐步回落。但受原材料價格較高影響,水泥價格相對仍然保持較高水平。孟電集團1月32.5﹟水泥300元/噸,比12月底下降40元/噸,高于去年同期100元/噸;42.5﹟水泥405元/噸,與上月價格持平,高于去年同期165元/噸。孟電水泥1-12月份累計完成產值32.47億元,同比增長42.26%;天瑞水泥累計完成產值7.35億元,同比下降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