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區環境綜合考量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年來,區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市環保局的具體幫助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我區發展大局。經過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取得明顯的成效,現總結分析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突出重點,扎實推進,改善區域環境質量
1、有效地遏制廢水污染日益惡化的勢頭。一是開展飲用水源的檢查工作,制定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方案,以期讓群眾喝上干凈安全的水;二是加強海洋環境的監測、監督,及時掌握海洋環境狀況和趨勢,為科學管理海洋環境提供依據;三是以打擊不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為契機,對直接向水體排放廢水的企事業單位進行綜合整治,依法取締關閉了污染嚴重的笏石頂社黃開裕草紙廠和笏石和興紙廠,有力打擊“十五小”企業污染反彈現象,不斷提高飲用水源和城市地表水水質量,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據監測,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了100%。
2、有效地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通過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轄區內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1)在城區范圍內推行使用清潔能源,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管理的通知》(政〔〕45號)精神,全面推行城區內的飲食業使用液化汽、電等清潔能源;(2)鞏固建城區范圍內的煙塵控制區創建工作成果,對5臺鍋爐、12眼大灶的排放物實施動態管理,對排放污染物定期監測,確保達標排放;(3)大力推廣散裝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在制鞋行業中積極推廣使用“無苯膠”。對新區擴建過程中,督促所有在建工地、空地砌筑圍墻,在建筑工地實施封閉施工,嚴格要求基建項目綠化率不得少于30%,有效地改善城區的空氣質量。據監測,轄區內大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年平均值及二氧化氮年平均值均低于指標下限值。
3、有效地控制聲環境質量標準。在各有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噪聲污染得到明顯改善。一是在中、高考期間,抽調環保人員,實行24小時巡邏,加大對考場附近的噪聲監管,確保考生有一個安靜、舒暢的考場環境;二是加強對建筑工地、鐵件加工業等重噪聲源規范管理,控制作業時間。據監測,區域環境噪聲、達標區環境噪聲、交通干線噪聲都分別達到相應功能區標準,為居民創造一個寧靜的生活工作環境。
(二)部門配合,多管齊下,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區政府十分重視城市環境建設,扎實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著力實施“潔、亮、綠”工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環保、衛生、水務、建設等充分發揮部門的職責,積極配合、行動一致、加強城市環境管理,集中整治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努力改善城區環境質量。一是投資30多萬元完成市政道路標志標線工程及市政設施的修復;二是積極籌建城市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成污水處理廠污水泵站的選址、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前期工作,力爭盡快上馬建設;三是已完成垃圾壓縮站的選址、征地、設備訂購、廠房設計以及廠房建設的招標,預計年春節后投入運行;四是建立健全園林綠化的管理制度,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實行市場化運行,區財政撥款40多萬元用于園林綠化維護工作經費,制定相應配套管理措施,確保綠化覆蓋率達39.5%,人均公共綠地9.3m2/人;五是投資20多萬元用于工業污染源防治及“三廢”治理。工業廢水、煙塵、二氧化硫、工業粉塵的排放達標率均達到指標范圍內,工業固體廢物綜合處置率達到100%;六是水務部門本著“邊整治、邊規范、邊管理”的原則,開展城市內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快防洪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港城新區城市化水平;七是建立健全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預案,嚴防醫療廢物流向社會,衛生部門已在去年年底前對轄區內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產生醫療廢物的管理、使用、銷毀情況,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督促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處置,確保醫療廢物的環境安全。
(三)規范工業污染源管理,扎實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
1、把好建設項目審批關,抓好污染源總量。控制新污染源產生,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對擴建和改建項目實行“以新代老”,實現增產不增污,對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建設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年共審批建設項目139個。同時,加強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環境監督管理,繼續開展“三同時”執行情況的檢查,確保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
2、切實加強監督檢查,防止污染回潮。一是組織90多人次環保執法人員,對轄區內所有環保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全面突擊檢查,進一步摒棄企業業主僥幸心理,檢查表明運行率達到100%,確保污染源達標排放;二是加強日常管理,及時掌握企業排污狀況,督促排污企業進一步規范排污口規范化建設,設立規范化明顯標志、安裝“黑匣子”,防止發生偷排、漏排、隱排等超標排放,促進企業朝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方向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3、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取得良好成效。認真貫徹執行《信訪條例》,環境監察工作迅速轉變職能、提高效率。全區開展了清理不法排污企業聯合行動,出動執法人員340多人次,檢點企業50多家,對16多家不法排污企業予以取締、關閉,或限期整改。繼續完善“110”的24小時值班制度,一年來,共辦理各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投訴72宗,結案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有效地保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樹立環保良好形象。
4、規范排污許可證發放制度。排污許可證是落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載體,也是實施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的重要手段,嚴格把關發放、年檢、審計等環節,確保排污單位按照環保部門核定的污染物排放量進行排放。去年共發放排污許可證25本,換證5本。
5、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杜絕污染事件發生。區環保局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統一監督職能,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圍繞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城鄉居民集中居住區周圍的重污染企業、危險廢物堆放場所、放射源安全防患等重點內容進行,將7家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列入重點檢查對象。通過檢查,督促并幫助排污單位修訂企業內部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制訂和完善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提高他們防范和處置污染事件的能力,增強自我保護,確保轄區內環境安全。
(四)理清思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按照“生態優生”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生態保護理念和指標與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加強對資源開發的保護工作,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大力整治笏石土海、平海沙丘巖等生態保護區域,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現場執法檢查,有效地遏制在生態保護區域周圍的違法開發活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區城市綜合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與上級及群眾的要求目標仍存在一定距離,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偏低。目前,除笏石鎮衛生院外的鄉鎮衛生院產生的醫療廢物未按規定要求,運往省固體廢物處置有限公司集中處理處置。
2、主要交通干線車輛喇叭禁鳴日常管理困難。由于駕駛員的城市意識較差,在城區主要交通干線實施車輛禁鳴喇叭的制度還不夠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