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稅局深化行政改革研究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局將在市政府和國家稅務總局的領導下,年。全面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流程,拓寬政府信息公開途徑,努力打造政府滿意、納稅人滿意、基層滿意的陽光地稅,逐步樹立地稅部門依法、透明、廉潔、高效的社會形象。
局按照市政府和國家稅務總局的要求,年。深入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信息公開條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擴大政府信息主動公開范圍,深化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內容,規范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時限和形式,加大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領導和督促檢查力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扎實開展。現將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強化保障
高度重視。信息公開條例》和實施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舉措,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必然要求。推行政府信息公開是保障公民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的重要舉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建立反腐倡廉長效機制的制度基礎。為此,局采取召開會議、下發文件、開設網上學習專欄和開展政務公開征文活動等途徑和形式,認真組織系統內干部職工學習《信息公開條例》充分認識貫徹落實《信息公開條例》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市地稅系統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維護納稅人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好壞的首要標準,將其作為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密切征納關系、優化發展環境、構建和諧稅收的重要抓手,不斷提高稅務系統稅收執法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切實加強對權力的監督。
二)明確職責。局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稅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安排和布置,成立了市地稅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規劃、部署、監督全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各區縣局也按市局和當地政府的要求,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專(兼)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
三)強化保障。局建立了市地方稅務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市地方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管理辦法》和《市地方稅務局互聯網站運行維護管理暫行辦法》等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辦法,加強考核。明確了信息公開工作的責任追究條款,加強對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把檢查結果納入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并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情況進行通報。將政務公開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單位年度預算,配備必要的辦公設備,保障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搭建平臺,完善制度。全程公開
一)規范管理,完善制度。
全系統大力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局制定了關于貫徹《信息公開條例》意見及五個配套制度。保障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涉稅信息得到依法及時公開。
并將六大類信息包括的內容制成目錄索引。明確市地稅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市地稅局互聯網站、地方稅收政策法規匯編》12366稅務服務熱線語音信息、新聞會等,一是編制地稅系統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將全市地稅系統信息分為機構職能類、政策法規類、行政決策(執法)類、工作動態類、社會服務類和其他類等六大類信息。從而為社會公眾方便快捷地查詢、申請政府公開信息提供了方法指導,也為信息公開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提供了依據。
明確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辦理程序和時限要求,二是制定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規程。對全市地稅系統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進行全面規范。有效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維護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全部納入保密審查范圍。按照既保守國家秘密又便利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原則進行保密審查,三是制定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辦法。局將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并著重明確保密審查的重點、應考慮的因素和保密審查的程序及時限規定,切實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發揮政府信息服務納稅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確保及時準確政府信息,四是制定稅收新聞和新聞發言人制度。重點明確我局稅收新聞的內容、形式、程序和要求。增強稅收工作透明度,積極穩妥地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動自覺地接受輿論和社會監督。
二)拓寬途徑,搭建平臺。
局重點加強了對互聯網站、12366服務熱線和辦稅服務廳的建設,年。充分發揮“一站一線一廳”政府信息公開主渠道作用,同時借助市政府網站、陽光等宣傳平臺,拓寬政府信息公開途徑,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
增設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窗口,一是打造“地稅”精品網站。改版升級互聯網站。增加英文網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要求設置40個欄目,增設區縣局頻道,組織開展在線訪談等活動,及時將六大類主動公開信息公之于眾。年我局互聯網站工作成績突出,被市政府評為“市政府部門公眾信息網站建設管理先進單位”年,局通過互聯網站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8000多條次;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申請2人次,已按相關規定處理完畢,申請人均對答復結果表示滿意。
設立遠程英語坐席服務,該熱線的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品牌效應逐步顯現,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通過撥打“12366獲取相關涉稅信息和處理涉稅事宜。年,該熱線共受理各項業務11.5萬人次,人工即時答復率90%以上,已擁有637戶大中型企業和1,二是塑造“12366稅收服務品牌。通過開通12366納稅服務熱線人工座席服務。023戶小型企業、個體戶等固定“客戶”依托該熱線建立的發票舉報案件現場處理機制”現場查處了97起發票違章舉報案件;幫助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1,116次,順利進行網上申報382次,解決涉稅難題137個。
公開個體納稅定額、不達起征點優惠政策,三是建設標準化辦稅服務廳。地稅部門辦稅服務廳設立包括納稅人定額、繳稅、欠稅、停歇業、稅務處罰、稅務稽查等內容的公示板或電子觸摸屏。公開減免稅審批、稅款緩繳、稅務行政處罰程序等熱點問題,讓納稅人交明白稅、放心稅和滿意稅,使權力運行置于“陽光作業”監督之下。
參加“陽光直播,四是借助其他社會平臺。通過市政府公眾信息網及時最新稅收政策解讀。與公眾進行交流互動,現場答疑釋惑,解決納稅人及公眾關心的問題;召開改革開放30年情況通報會,向26家中央駐渝媒體和市級媒體通報相關工作情況。
三)全程公開,優質服務。
執法為民”工作宗旨,局始終堅持“聚財為國。以建設服務型機關為載體,樹立“主動服務、人人服務、優質服務”理念,通過改進納稅服務方式,實現稅收工作的全公開。
充分運用“一窗式”管理基本原理,一是征管環節。歸并辦稅窗口設置,前移涉稅審批受理環節,形成以“政策咨詢”納稅管理”發票管理”其它服務”為主的窗口服務模式;大力開展欠稅大戶談話、納稅提醒、納稅輔導等制度;全面實施計算機評稅,公開“雙定戶”定稅情況,防止“暗箱操作”減少了征納矛盾,杜絕了收“人情稅”關系稅”現象。
積極實現由執法監督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二是稽查環節。不斷深化一級稽查體制,大力實施陽光稽查、稽查預告制度、稽查建議制度和稽查約談制度,依法對大要案件的查處情況進行曝光。年,局通過新聞媒體對近年來查處的4起典型涉稅違法案件和107戶欠稅企業進行了集中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