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富民政策研究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堅持為科技發展服務,在擴大總量、調整結構、改善民生、拉動就業和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加大工作力度、拓寬視野、創新舉措,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富民強省工程做出更大的貢獻,盡快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工程的目標任務,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市場準入監管等方面的職能作用,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優化產業結構,支撐富民工程
堅持富民與發展相結合、相促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支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壯大特色資源產業,培育戰略性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服務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民營經濟,在提高產業層次和競爭能力的同時,不斷增強就業吸納能力、拓展富民空間。到年,力爭全省新增個體工商戶萬戶,新增中小企業5萬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和所帶動的農戶達到農戶總數的以上,服務業從業人數占全省從業人員比重達到。
二、放寬政策準入,做強富民工程
把富民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立足富民謀求發展、放寬政策。要在原有放寬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和拓寬投資渠道,把富民工程做大做強。
一是拓展居民投資渠道。大力發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伙制經濟。加快發展資本市場,規范民間融資。允許依法在單位職工、專業合作社或親友等內部特定對象范圍籌集資金興辦實體企業。推動金融創新,加強居民理財。
二是放開知識產權收益。職務性技術成果在本省轉化或入股的,其知識產權由主要發明人或研發團隊擁有,科研人員以知識產權入股的,作價金額可達公司注冊資本的。
三是放寬個體私營企業設立條件。實行創業籌備期制度,籌備期2年?;I備期間符合國家法定前置審批條件的,允許正常生產經營,并享受新設立企業相關政策。
四是放寬企業經營場所限制。城鄉居民住房在不危害公共安全前提下,在征得本棟建筑物內其他業主的同意下,可憑社區或村委會證明辦理非生產企業住所。對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動漫設計、電子商務、翻譯服務、軟件設計開發、網絡技術開發等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公共安全的經營項目,以及機動車運輸(含貨物運輸和旅客運輸)、個體演出、個體演出經紀等采用流動經營方式的個體工商戶,經營場所可登記為經營者的家庭住址。
三、推進全民創業,壯大富民工程
把創業作為富民的重要途徑,通過創業促進就業,增加城鄉居民財富。
一是積極鼓勵引導各種模式網絡市場發展,推進專業市場、各類企業開展網上交易,鼓勵大學畢業生、下崗職工、個體工商戶、農民等利用網上交易,多種形式拓寬就業渠道。積極協助做好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
二是積極落實《“三年百萬”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幫助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通過就業見習提升就業能力。對初創企業的大學畢業生,允許注冊資金分期到位。對應屆及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免收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收費。
四、支持農村發展,促進富民工程
強化制度創新,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搞活農民家庭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一是落實放寬市場準入條件的政策措施,為農民創業創造寬松的市場環境。加大對農民自主創業的支持力度,積極發展觀光農業、渡假農業、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新型農業經營,搞活農民家庭經營。努力推進農村經濟市場化、產業化進程。對我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工程等大的“三農”建設項目予以重點支持,促進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經紀人等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二是充分發揮工商部門的職能作用,強化市場準入便農、市場流通富農、經濟合同幫農、商標品牌興農、紅盾維權護農等各項服務。切實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城市企業、廣告企業對接,在省市兩級局建立起廣告助農專家團隊,引導廣告企業承包、、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優質農副產品的工作。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商標戰略,加強農副土特產品的商標注冊,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實施合同幫農,在各鄉鎮工商分局(所)建立“合同工作咨詢指導站”,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減少農業生產風險。
五、實施商標戰略,打造品牌富民
充分發揮品牌戰略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促進“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制造”向“創造”的轉變,增強品牌意識,走品牌富民之路。
一是要認真落實《省工商局關于推進優勢特色效益農業商標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和優勢農產品。實施“三個一”工程,開展“一所一標”、“品牌村”建設工作,以玉米、大豆、大米、人參、鹿茸、食用菌、中藥材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種為重點,大力培育和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將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是認真落實《省工商局關于指導服務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和注冊地理標志商標的實施意見》,支持企業走自主品牌發展之路。建立和完善省市縣三級聯動商標培育認定機制,建立對企業梯次培育體系,把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規模較大、主業突出、經濟效益好、市場潛力大、能夠拉動地方經濟增長點的大企業、大集團列入重點培育認定對象,積極培育推薦馳名著名商標,支持和鼓勵企業做大做強。開展地理標志商標普查論證工作,挖掘和利用地理標志資源,支持符合條件的單位申報地理標志商標。指導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地理標志的使用,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努力做到培育一件地理標志商標,帶動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群眾,推動一方農村建設。
三是積極引導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及時申請商標國際注冊。宣傳商標馬德里國際注冊法律知識,指導有出口計劃的生產型企業和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服務型企業及早將主打品牌進行海外注冊,避免商標遭遇海外搶注,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
六、建立服務制度,服務富民工程
要以為富民工程服務為主線,大力創新企業登記服務機制,暢通企業登記通道,拓展富民空間。
一是積極探索不冠行政區劃企業名稱登記遠程受理,做好與國家總局銜接工作,明確受理權限,理順工作流程,為我省企業申請不含行政區劃的企業名稱登記提供便利。研究制定《關于冠用“”、“省”企業名稱網上遠程核準辦法》,授予各市、州、局和部分符合條件的縣級局遠程核準權限,方便企業就地就近辦理登記。
二是實行大項目工商聯絡員制度。對全省大項目、重點項目、優勢項目、新興產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采取專人負責,通過提前介入、現場指導、全程跟蹤、即來即辦等方式,點對點聯系,面對面接觸,為企業提供政策法律咨詢、登記注冊、商標、合同、廣告等方面的全程服務。
三是繼續實行登記服務綠色通道和上門年檢、企業聚集區域集中辦理年檢、預約年檢,到企業現場辦公、跟蹤回訪等服務工作,在打造服務的載體和機制上下功夫。
四是建立市場主體信息機制,做好市場主體登記管理基本情況分析,實行主要登記數據半年提示或公告,建立登記監管數據綜合利用機制,提高年度登記數據分析質量,為政府和社會各界提供科學的數據分析報告。
七、加強組織領導,保障富民工程
富民工程是新時期新形勢下我省發展的重大戰略,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全省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將這項工作擺上重要日程,明確責任,分解任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為加快我省“科學發展、加快振興、富民強省”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