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構建長效機制總結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教育活動,是黨中央深入研究新時期黨所面臨的形勢、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以及黨員隊伍的狀況,審時度勢,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階段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對于這項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批參加教育活動的廣大黨員,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并且積極投身到這項活動中??梢灶A見和相信,經過為期6個月三階段的教育活動,參加教育活動的廣大黨員的素質會有一個顯著的提高,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將大大加強。
保持黨的,不僅是一項眼前的工作,更是一項長遠的工作。保持黨的需要把做好經常性工作與適當的集中教育結合起來。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保持黨的,不僅是一項眼前的工作,更是一項長遠的工作,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長期任務和永恒課題??倳浽?月14日的講話中,回顧了我們黨歷代領導人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的探索與實踐。年來,我們黨之所以從幾十人發展到今天有6800萬黨員的大黨,最重要的一條是我們黨能夠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堅持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通過制定科學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切實履行人民交給的職責,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任務,從而永遠保持。
時代總是不斷地發展,共產黨要不斷與時俱進,永遠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不能寄望只通過短期的集中教育活動就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因此,黨的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長期任務和永恒課題。既然是長期任務和永恒課題,就有一個如何建立和保持黨的的長效機制問題,使保持黨的這項工作能夠進入一種持久的良性循環的狀態。因此,保持黨的需要把做好經常性工作與適當的集中教育結合起來。適當的集中教育,是針對某一時期黨的建設的主題或黨員隊伍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而展開的教育,解決的是黨在一定的時期里,在面臨的形勢、所承擔的歷史任務中保持的問題;長效機制要解決的是黨的建設日常化、制度化、機制化的問題,使保持黨的能夠成為制度化的工作,運用到黨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長期堅持下去,使黨的建設能夠形成科學的制度規范。短期集中教育和制度化建設互相配合,雙管齊下,黨的建設就有了強有力的根本保證。
如何使每個黨員不論在任何場合,不管有沒有外部的監督或壓力,都能夠履行黨章所規定的義務,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自覺地發揮先鋒模范和帶頭作用,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建立和完善保持共產黨員的長效機制是黨建工作面臨的新的任務和課題。這既是一個黨建工作的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黨建理論問題。既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也需要我們在理論上進行研究和探索,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煉成制度,形成科學的制度規范。關于這方面,專家學者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觀點。比如,如何健全完善黨員的自律機制問題。黨員是黨的細胞,黨的肌體充滿活力,有賴于個體的健康和充滿活力。黨員的是黨的的一個具體和直接的體現。如何使每個黨員不論在任何場合,不管有沒有外部的監督或壓力,都能夠保持黨員意識,能夠履行黨章所規定的黨員的權利和義務,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自覺地發揮先鋒模范和帶頭作用,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有一些經驗總結材料提出,要通過建立黨員的激勵引導機制來增強黨員的自律性。因為激勵引導機制是一種激發內在活力的誘導性、驅動性機制,建立這種機制,可以喚起黨員的內在動力。那么,這種激勵引導機制的框架體系應包括什么內容,激勵的方式和手段如何具體化?這些都需要專家學者和黨建實際工作者一起進行研究。
黨員的又不是與生俱來的,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培養出來的。因此,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持之以恒的黨員教育機制,是保持黨的的客觀要求。而黨員的教育也是我們多年來一直都在抓、在做的工作。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怎樣根據新的現實要求,去改進和創新我們的教育工作,建立起一個科學性更強、實效性更加明顯的教育培訓機制,使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在推動黨的建設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黨員教育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確保教育培訓的實效性就必須統籌規劃,實行目標化管理。目前的黨員教育培訓還沒有統一的大綱、教材,也沒有大致統一的標準。這些都需要我們的專家學者去研究,拿出成果來。
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問題,還涉及到如何建立保持黨員的組織保障機制問題。黨員發揮作用,不僅需要自身的素質和內在的動力,更需要組織的力量,即黨組織如何具體地為黨員發揮作用提出要求,創造條件,搭建平臺。這個平臺如何搭建?有的地區在黨的教育的試點工作中,根據不同行業、單位的不同性質,分別提出黨員標準要求,并根據不同的職業特點,組織黨員開展各種富有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了適宜的平臺,收到良好的效果。廣州在這方面應該如何根據本市的實際,建立保持黨員的組織保障機制?還有,像如何建立黨員隊伍的管理監督機制,建立強有力的監督約束、吐故納新、純潔隊伍的管理機制的問題;如何加強群眾的監督機制,通過黨員在一定范圍內定期向群眾報告思想和工作的制度,通過完善黨員聯系群眾制度,來強化群眾對黨員的監督的問題;如何通過加強黨內的監督約束,構筑保持黨員的強大防線的問題;如何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網絡,使每個流動黨員都能在黨組織的嚴密管理之下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的專家學者,尤其是黨建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者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很好的建議和可供操作的對策。
不僅要從書本的理論出發,更要面向廣州的實際,更多地從實踐出發,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先進基層黨組織在保持黨的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去年初,中央發出了《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明確指出地方哲學社會科學應主要圍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開展應用研究。研究和探索保持黨員問題,就是社科界服務我市改革與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既然黨員建設是黨的建設長期的工作、永恒的課題,廣州社科理論界就應該把它作為一項長期的課題加以研究,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希望我們的專家學者在探索研究這個問題時,不僅要從書本的理論出發,更要面向廣州的實際,更多地從實踐出發,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先進基層黨組織在保持黨的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只有立足現實,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從理論到實踐,再把實踐上升到更高層次、帶有普遍性的理論,這樣才能夠出高層次的成果,這樣的研究成果才能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才能夠指導實踐,服務黨建工作。作為廣州社科界今年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的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可以把黨的建設,尤其是如何建立完善保持黨員的長效機制列為年度的課題,集中有關的專家學者,組成團隊進行研究。社科研究部門、包括高校,也應該把保持黨的列入今明兩年研究的重點內容,并作為長期的研究課題,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角度,拿出既有理論高度,又結合廣州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成果,為黨建工作的創新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