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教學情況總結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位領導:
市教育局領導要求我代表市教育局在今天的會議上作交流發言,心里感覺實在是愧不敢當,因為我們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與兄弟市區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這里,我就簡要匯報一下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工作情況。
年是教育大建設、大提升、大跨越的一年,通過了省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評估。我市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緊緊抓住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這一契機,以職教中心高標準擴建,爭創“四星級”為載體,調優做大做強職教資源,全方位增強職教基礎能力,強勢推進社區教育中心達標創優,著力構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職教格局,實現職社教發展的歷史性飛躍。一年來,在市教育局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緊張創建、攻堅克難,我市職教資源全部整合到位,職教中心新校區大手筆高標準建成,順利接受了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區域教育現代化等評估驗收,還創成了現代農藝、數控等2個省級示范專業以及1個省級課改實驗點(現代農藝);市職教中心獲得了江蘇省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先進單位、市“三大”活動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郭莊鎮社區教育中心成功接受了省級社區教育中心視導評估,并被列為省級首批10個數字化學習社區建設聯系點之一;茅山風景區社區教育中心接受了市級社區教育中心視導評估。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黨政重視,加大投入,凝集創建合力
市委、市政府傾注更多的精力抓職業和社會教育,作為解決當前諸多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和支撐長遠發展的治本之策,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大計劃、大產業、大戰略,改變過去重普教輕職教、重知識教育輕技能教育的傳統觀念,像重視普通教育那樣,大力發展職社教育,探索出適合實際、符合時代特征、富有生機活力的職教發展道路。
1.系統整合資源,實現職教集約發展。針對我市幾所職校面臨著招生數下滑、專業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的實際狀況,年4月,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將市旅游學校、華陽旅游學校、市第四中學一同并入省高廟職中,并在原第四中學新建高廟職中東山校區。年8月,市職教中心與高廟職中合并重組新的市職教中心,下設文昌路校區、高廟校區、東山校區三個校區,基本實現兩校信息、人力、教學設施和實習實訓基地等資源的共享、整合和優化配置,進一步集聚優質職教資源,拓展服務經濟社會的功能。年,市委市政府又決定將市職教中心的三個校區整體合一,并定位于東山校區,形成集約化發展優勢,依據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校建設要求,大手筆實施擴建工程,打造一所對外開放、對外輻射的集教學、實習、培訓于一體的新市職教中心,年12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經過幾輪布局調整、資源優化配置,開拓了辦學空間,增強了辦學實力,同時也提升了對外服務功能,融入社區教育,把崗位提高培訓,再就業、轉崗培訓作為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從而徹底扭轉了職教生源不足、特色不顯著、核心競爭力偏弱的不利局面,為創建省“四星級”中等職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實施重點工程,加大創建經費投入。市委市政府將市職教中心新校區建設列為全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作為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的標志性工程,把市職教中心“四星級”創建作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市委書記親自帶領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視察市職教中心新校區建設以及苗木基地建設,調研我市職業教育工作情況;童書記還先后陪同省教育廳沈健廳長、省教育廳胡金波副廳長、省民政廳周文志副廳長視察我市職教中心的建設、辦學與培訓情況;尹衛東市長、孫昌桂副書記、商震與王琴副市長等其他市委市政府領導以及勞保局、財政局等部門負責人也多次深入到市職教中心視察工程建設情況和調研職業教育工作,協調解決問題,共同謀劃我市職教發展藍圖。在職教中心建設中,市委市政府建立工作推進、政策傾斜、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年,投入2000多萬元,征地215畝,完成了實訓中心一期工程、兩幢宿舍樓、學生餐廳擴建、一幢教學樓等工程建設,新建和改造了數控技術綜合實驗室、數控仿真實驗室、CAD室、PIC室等10個實驗室。年,投入9000萬元。完成了實訓中心(二期)、圖文信息中心、師生公寓、學生餐廳擴建、校園綠化、道路和橋梁、地下管線、風雨操場、400米標準田徑場及看臺、主大門、汽修訓練基地、網球場等建設,總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整個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通過多種渠道,多方籌措資金,并將原高廟職中校產處置的其中2000萬和文昌路校區置換的5000萬及時用于新校區建設,確保市職教中心建設按序時進度順利完成,整個工程建設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目前,市職教中心新校區占地面積265畝,建筑面積5.912萬平方米,建有60多個實驗室與實訓車間,建有40多個校內外實訓基地,成立了職教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教育旅行社和汽車維修等創業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2個億。
3.落實優惠政策,完善職教保障機制。我市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及時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支持職教發展政策。一是我市城市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教育逐年增加,年財政可安排使用的城市教育費附加為1730萬元,用于職業教育900萬元,占了52%;年財政可安排使用的城市教育費附加為2101萬元,用于職業教育1100萬元,占了52.36%;二是通過對社會培訓享受了財政專項補貼,年市財政撥付給職教中心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經費25.31萬元,年市財政撥付給職教中心的創業培訓經費28.40萬元。三是認真做好我市中職國家助學金的發放工作,保證每年中職國家助學金全部發放到位,吸引更多的農村困難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我市年財政安排中職助學金268.26萬元,年財政安排中職助學金562.萬元,年安排373.59萬元,全市7000多名學生享受了此項資助政策。
二、精心指導,量質并重,打造創建品牌
1.強化過程管理,保證工程質量。市教育局領導多次到市職教中心了解學校新校區建設概況、工程完成進度等建設情況,提出了當務之急亟待解決的問題。并對校區置換、工程推進及學校在建設過程中的困難進行協調和解決。要求學校要緊緊圍繞一個目標,牢牢抓住建設新校區這一重點工作。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工程推進不停步,一手抓教育教學管理不放松。工程建設方面,要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抓推進;配合協調,分工負責抓推進;凝心聚力,上下一致抓推進。與此同時要加強現有文昌路和東山兩個校區的日常管理,嚴格要求,牢抓安全工作不放松。市教育局在關心重視建設工程的同時,還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邀請市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親臨現場指導工作。并要求學校在建設中注意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工程廉政和工程安全等問題。
2.全程業務指導,提升創建水平。年,市職教中心創建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列入我市教育局年度工作的重要目標任務,市教育局自始至終全程參與,分管領導和職社科的同志多次去市職教中心指導創建工作,出主意,督促相關工作的落實,深入課堂,聽專業剖析,查閱臺帳資料,與學校領導溝通交流,從創建方案的制定到具體工作的落實以及工作落實的到位情況都一一給予職教中心全面的指導和督查。特別是在最后階段,我局職社科牽頭組織基教科、安監科、教研室等科室人員一起在市職教中心現場辦公,督查一日常規管理工作,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和要求。同時,還邀請了市教育局職社處牽頭組織人員對學校四星級創建的臺帳資料進行了專項檢查和指導。另外,局職社科的同志多次到學校,走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查看校園文化氛圍的創設、學生文明禮儀及環境衛生整治等情況,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與職教中心共同努力,最終在檢查中得到了省專家組的較高評價,順利完成了“四星級”現場評估。
三、強力推進,攻堅克難,構建社教體系
1.夯實社區教育發展基礎。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社區教育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各鎮協調,幫助落實社區教育中心陣地建設和設施設備等問題,絕大多數鄉鎮政府也結合教育布局調整和采取資源整合的辦法,分別落實了社區教育中心的陣地問題,同時加大了投入,對社區教育中心的校舍進行了裝修,添置了社區教育培訓活動必需的諸如電腦、課桌凳、圖書、多媒體等設施設備。從年起,我市將農村成教經費提高,按照年人均1元的標準,市財政籌措48萬元統籌安排了農村成人教育經費,用于社區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訓工作;教育局為各社區教育中心配備了3-4名素質較高的骨干人員擔任成教校長和教師,通過上下各方的努力,我市的社區教育中心陣地從無到有,形成了“有陣地、有機構、有隊伍、有經費”的“四有”社區教育基本工作框架,為我市社區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夯實了物質基礎。
2.加強社區教育隊伍建設。采取了請專家講座、組織外出參觀學習、以會代訓、召開現場會、上門指導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全市社區教育隊伍的業務素質。年,請省成教協會會長陳乃林同志來句開設了“有關社區教育發展的幾個問題”專題講座;邀請教科研專家為各鎮成教校長作了社區教育的實驗項目的開發和研究的專題講座;組織成教工作者赴丹陽、揚中等地參觀學習,派出5名成教校長參加省成教協會組織的社區教育專業培訓活動,與市勞保局2次聯合召開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創業教育培訓工作會議,又分別在寶華鎮和茅山風景區社區教育中心召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現場會和創建區域教育現代化社區教育工作迎檢現場會,經過各類業務培訓,不少成教校長和教師在學中干,干中學,從事社區教育工作的業務水平大有長勁,全市已經涌現出一批進入角色快、工作能力強的成教校長和教師,提升了社區教育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
3.發揮社區教育培訓功能。各成教中心充分利用電腦和計算機教師的優勢,先后為本鎮基層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致富骨干和部分農村勞動力舉辦了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培訓;各成教中心分別舉辦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民創業培訓、農民經紀人培訓以及跨省外來務工人員培訓;各社區教育中心主動配合農服、計生、企管等部門廣泛開展了農村實用技術、人口教育、企業職工等培訓;一些社區教育中心還利用中心資源開展了青少年學生假日興趣特長培訓活動和老年人的保健、健身等文體娛樂活動。年,全市社區教育中心通過自辦或聯辦的形式,對從業人員實實在在地開展了各類培訓249期,培訓人數達22610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達1843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達5541人、創業教育培訓達368人、企業職工培訓達1228人、計算機培訓達929人。另外組織從業人員以外其它居民13700余人參加了健康教育活動、廣場文娛活動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社區教育活動。同時,我們多次與勞保部門聯系,積極承擔培訓任務,爭取培訓經費。全市各社區教育中心通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教育培訓、跨省外來務工人員培訓和下崗失業再就業培訓等教育培訓活動,共爭取財政專項補貼30多萬元,以彌補辦學經費的不足。
4.抓好社區教育創建工作。在區域教育現代化創建過程中,我們早作準備,制定創建計劃,先后8次召開成教校長會議,分解了創建任務,詮釋了考核指標,落實各類創建現場和臺帳資料的準備工作,先后多次到12個鎮(管委會)社區教育中心現場進行調研指導。在區域教育現代化評估中,有關社區教育的所有創建項目得到專家組的高度評價,對我市的社區教育創建工作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年10月,郭莊鎮社區教育中心順利創成省級社區教育中心;年1月,茅山風景區社區中心通過了市級社區教育中心評估驗收,全市12家村(社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市民學校),也成功接受了市示范村(企)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評估驗收。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市職社教育通過一系列創建,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距離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以及與先進市區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如,職教中心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有待提高,雙師型教師含金量不高,結構不合理,技師以上比例偏少,技能型拔尖人才數量偏少;社區教育盡管有了較大突破,但在常態化的管理與培訓、實驗項目研究等方面仍有待加強,等等。我們有決心有信心,以這次會議為推動,全力鞏固深化創建成果,在更高層次推進職社教育現代化建設。
年,我市職社教育工作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會議和文件精神,堅持職業教育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落實省職業教育三項管理規范,提高職業學校管理水平,提升職業學校辦學效益;進一步鞏固創建成果,守護好社區教育陣地,充分發揮社區中心的教育培訓和管理指導職能,大力開展從業人員培訓和各類社區教育活動,滿足社區成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再創我市職社教育新輝煌。
今天的發言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