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十三五”對口支援經濟發展分析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現狀分析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國家、省州大力支持和各支援單位無私援助下,藏區呈現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良好態勢。2014年,全縣GDP實現26.1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4.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45.4%,固定資產投資80.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63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是基礎設施滯后。于1994年被確定為國定貧困縣,2001年被確定為新世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受惡劣的自然地理條件限制,加之歷史欠賬多,后期發展不足,藏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特別是在農村尤為突出,嚴重影響和阻礙了農村發展。
二是產業發展緩慢。近年來,以核桃花椒產業發展、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旅游產業發展作為農村發展和助農增收的突破口,但受資金、技術限制,產業規模尚未形成,產業結構單一,優勢發揮不明顯,產業發展依然緩慢。
三是生態環境脆弱。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高寒生態脆弱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區域內地質地貌復雜,次生災害頻發,生態和環境保護任務繁重。
四是專業人才匱乏。由于藏區生活、工作和待遇條件相對較差,人才少、留不住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教育、衛生、旅游等方面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稀缺。
二、總體要求
從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大局出發,堅持對口支援工作科學性、群眾性、長期性、和諧性四個基本原則。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圍繞群眾最急需、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突出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開展教育和就業支援、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加強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擴大交流交往七方面重點任務,促進“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對口幫扶向互利合作轉變,實現支援互補、互惠共贏,著力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工作格局。
三、發展目標
在充分發揮浙江省援助資金作為藏區建設資金重要補充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加強受援地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積極培育戰略支撐產業,提升產業開發層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深化民族間地區間交往交流交融,為促進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注入新的活力。
四、主要任務
到2020年,經過浙江省援建和縣受援雙方共同努力,從突出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開展教育和就業支援、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加強基層組織和政權建設、擴大交流交往七方面開展援藏工作,力爭使藏區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加強,為助推藏區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重要支撐。
五、資金項目安排
(一)正式項目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對口援建正式項目15個,總投資12300萬元。其中:申請援助資金7650萬元,省級投資256萬元,州縣配套2254萬元,農戶自籌2140萬元。浙江省2016年投資1430萬元;2017年投資1430萬元;2018年投資1530萬元;2019年投資1630萬元;2020年投資1630萬元。
——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類項目3個,申請援助資金2600萬元。其中,衛生項目1個,投資200萬元;新農村建設項目1個,投資1400萬元;水利項目1個,投資1000萬元。
——大力開展教育和就業支援類項目2個,申請援助資金1600萬元。其中,教育項目2個,投資1600萬元;
——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類項目4個,申請援助資金1200萬元。其中,農林牧業產業化項目3個,投資800萬元;特色旅游業項目1個,投資400萬元。
——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類項目1個,申請援助資金600萬元。其中,苗圃基地建設項目1個,投資600萬元。
——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類項目5個,申請援助資金1650萬元。其中,衛生人才培訓投資500萬元;教育人才培訓投資500萬元;旅游人才培訓投資500萬元;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投資150萬元;訂單式高校人才培養。
(二)備選項目
“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對口援建備選項目28個,總投資19353萬元。其中:申請援助資金10605萬元,國家投資3596萬元,州縣配套5152萬元。浙江省2016年投資2094萬元;2017年投資2277萬元;2018年投資2022萬元;2019年投資2129萬元;2020年投資2083萬元。
——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類項目4個,申請援助資金1567萬元。其中,鄉鎮通鄉公路項目2個,投資866萬元;衛生項目1個,投資500萬元;小能源項目1個,投資201萬元。
——大力開展教育和就業支援類項目3個,申請援助資金1650萬元。其中,教育項目3個,投資1650萬元;
——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類項目5個,申請援助資金4800萬元。其中,特色產業項目2個,投資1800萬元;特色旅游業項目3個,投資3000萬元。
——強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類項目6個,申請援助資金1830萬元。其中,地址災害治理項目3個,投資1320萬元;苗圃基地建設項目1個,投資80萬元;污水處理項目1個,投資230萬元;野生動植物調查項目1個,投資200萬元。
——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類項目2個,申請援助資金150萬元。其中,核桃嫁接人才培訓項目1個,投資50萬元;種養殖農戶培訓項目1個,投資100萬元。
——加強基礎組織和政權建設類項目2個,申請援助資金608萬元。其中,農村黨員培訓項目1個,投資330萬元;片區黨校設備購置項目1個,投資278萬元。
——擴大交流交往類項目6個,開發合作類項目暫未估算投資。
六、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分析
在國家援藏戰略、浙江對口支援等因素的積極帶動下,縣依靠自身投資能力,吸引更多企業在當地投資發展,未來五年縣的投資總量將快速增長。在投資拉動下,國民經濟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在國家援助和浙江省支援的帶動下,縣的產業發展將會明顯加快,帶動當地就業良性發展,有助于提高當地居民收入。
(二)社會效益分析
通過藏區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城鎮基礎設施、人才培訓等項目及一系列向農牧區傾斜的惠民項目的實施,民生薄弱環節、干部人才素質、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將明顯改善和提高,縣的城市管理水平將大幅提升。
(三)生態效益分析
通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的實施,一方面將優化城市布局,加快城市生態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生態功能;另一方面將極大改善各牧區群眾的居住條件,推動受援地區城鎮鄉村建成整潔優美、便捷舒適、綠色環保的人居環境。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機構
縣建立對口支援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全面推進對口支援工作。形成政府協作、部門聯動、上下貫通、密切配合、高效運轉的工作運作機制。
(二)加大溝通交流力度
援受雙方主動加強溝通銜接,在規劃編制、項目統籌等方面形成一致意見,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確保信息對稱,解決資金及要素保障等問題,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和服務,全面推進對口支援工作。
(三)科學編制規劃及實施計劃
根據中央對藏區工作的新要求,結合國家、省“十三五”規劃思路,由雙方共同編制對口支援總體規劃及實施計劃,明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加強調查研究,科學分析發展新需求,及時發現符合“十三五”期內援建規劃的新項目,不斷充實和調整援建項目規劃。
(四)強化項目及資金管理
嚴格按照對口支援項目計劃安排,加強援受雙方統籌協調,確保援助政策和項目資金落實到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認真督促檢查,嚴把項目質量關、資金管理關、建設進度關,確保援建計劃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五)建立日常工作制度
一是加強交流,做好信息統計等工作。二是援受雙方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資金項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建設質量和資金安全。建立健全考核評價、監督監察、信息通報、違規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三是對口支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對援建工作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向領導小組報告。
(六)廣泛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
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充分借助報紙、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及時反映援建工作的重大進展和突出成效,樹立援藏工作典型,營造全社會關心援建工作的有利氛圍。通過考察交流、學術研討等形式,集思廣益,進一步調動各方面支援藏區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