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秀黨員書記事跡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同志作為的第一批移民,懷著對故鄉的深深眷戀和對新家園的美好憧憬來到了安家落戶。剛來這里不久,原來在老家就當過村干部的,就因為對公益事業熱心負責,為人正派耿直被大家推選為三墩村的負責人。沒有一分錢的報酬,但懷著對建設美好新家園的信心和一個共產黨員的良心和責任,這個“負責人”就整整苦干了五年。
一從他們來到這里的第一天,迎接他們的除了領導和干部們熱情的服務,接踵而來的就是“長這么大也沒見過”的風沙。“風沙迎下車,戈壁就是家,南邊的深溝北面的灘,人人看著流眼淚”這是鄉籌建時的真實寫照。遷移到這里的群眾看著腳下的黃沙和戈壁上孤獨的電線桿,心中對新家園的希望被一下子跌到了心底。
時值七月,頭頂著如火的驕陽,面對著肆意的風沙,群眾在指揮部領導和干部的帶領下開始緊張的建房,能否在立冬前把房子蓋起來,讓群眾安全在新家園越冬關系到他們能否真正在這里立住腳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最頭疼的是,大多數群眾在老家沒有修過房子,大家連倒土坯都不會,更別提放線、打地基、上梁這些技術活了。只有同志憑著在外務工從事過建筑行業的特長,他的房子動工早,進度快。指揮部的干部就組織群眾請給大家講修房子的要點,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大家都來來找他商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總是盡力去幫大家解決。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群眾的建房工作進度明顯加快。群眾的家境困難,建房的錢基本上靠在外打工的兒子斷續寄來,天氣一天天變涼了,房子上大梁的木料還沒著落,就主動把自己多余的一根大梁借給老梁家,還和另外三個親戚幫老梁蓋房子。在舉目無親的新家園,這樣的幫助勝過了雪中送炭。
經過群眾推選,年冬同志被任命為村負責人,在沒有一分錢報酬的情況下為群眾無私奉獻,管理公益建設,成了群眾的帶頭人。
要想在新家園扎根立足,盡快的脫貧致富,重要的工作就是植樹造林、防風固沙、平整土地、熟化耕地。看著風沙對群眾的危害,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樣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改造生態環境,改善生產條件,改變生活環境,成為了他思考已久的問題。年春天,帶領群眾以植樹造林為已任,動員群眾參加義務勞動,綠化家園,他帶領全村僅有的7余名黨員和100多名群眾,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當年全村植樹7萬余株。在公益林有人栽沒人管的情況下,動員妻子主動承擔了部分公共林帶的管護,而他卻帶著一支工程隊到就近打工去了。他為其他群眾在處理種地和打工的關系方面做出了榜樣,年被評為植樹造林先進個人。
二年經過多方專家論證的草方格治沙工程開始實施。組織黨員、群眾200多人投入到治沙工程中,在沙海里動一下都要出一身汗,而他帶領大家揮汗如雨,在他的組織下5人為一小組,負責劃線、開溝、抱麥草、壓沙、扶整,人員分工即合理效率又快。別人平均每天壓麥草不到0.5畝,他組織的群眾人均卻達到了0.8畝。創造的5人小組工作法很快被群眾、領導所肯定。召開了經驗推廣現場會,5人工作法被推廣并得到了實施。7000余畝的標準草方格植護工程在9月初提前一個月完成。
同志也在用自己一名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實踐著改善群眾生存環境、生產條件的愿望,為遷移來的群眾安心建設,扎根七墩做出了自己無言的號召“建好新家園,我們才能穩得住”。
剛開始實施“1881”工程的時候,群眾有顧慮,干部也有畏難情緒:群眾生活也很貧困,能按標準把圈舍建起來嗎?建好的圈舍會有好的經濟效益嗎?這都成了疑問。但是同志眼光看的遠,看到了鄉土地資源豐富、灘大草多,有發展養殖業的有利條件,他就帶頭修起了畜圈,養起了羊和小雞。在指揮部的幫助下,他已經有17只羊、30多只小雞、2口豬。養殖業收入已經是村僅次于勞務收入的又一項重要收入來源,在他的帶動下,還建成了全鄉第一個“1881”養殖示范點。
三村離國道只有2公里,“”公路穿村而過,是全鄉交通條件最好的一個村,同時,土地鹽堿程度也是在全鄉最嚴重的。土地沒有收入,群眾的生活只能過到勉強度日,好多人都想到外面打工,他卻攔下來這些人,組織了一支工程隊,原有他的想法是“土地還沒建好,走遠了家和土地兩頭顧不上,就近務工樣樣兼得”。在同志的帶動下,全鄉村的負責人也積極組織群眾就近開展勞務輸出。這樣勞務輸出的收入增加了,可是土地的農活,公益建設一樣也沒落后。
今年同志所在的村又承擔了全鄉“五改四化”2個示范點之一的建設任務。樹栽綠了,圈也建好了,路也暢通了,可是大家的房子還沒修好,生活條件還很差。就挨家摸底做動員,鄉上又制定了“五改四化”的扶持政策,群眾的建房、改廁積極性空前高漲。作為全村的建筑行家、群眾的帶頭人,也忙了起來。提前就完成了當年確定的任務。在半年工作總結大會上,鄉上領導充分肯定了村在同志的帶領下在植樹造林、勞務輸出、村容村貌建設等各項工作中的成績,表揚他為民族鄉的發展做出的勇敢的探索和示范。
由于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群眾無限的信任,年月同志被選舉為鄉黨委委員,年初村“兩委”選舉時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