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檢查三了解一建議匯報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強我鎮農村黨建工作水平,為下一階段黨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按照市委組織部《關于“三檢查、三了解、一建議”走訪調研的通知》要求,我鎮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匯報如下:
一、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廣泛開展示范村創爭活動
1、深入開展十面紅旗競賽活動
為順利開展十面紅旗創爭競賽,我鎮不斷創新工作措施,使各項工作強勢推進、有效落實。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引導各村根據區位特點、產業優勢,統籌兼顧,因地制宜,細化“十面紅旗”創爭具體方案,確保創爭活動取得實效。按照“點上出經驗、面上求突破,整體抓推進”的思路,在北片、中片、南片精心選出磨居、顧沈、塘灣等村帶動示范,創爭氛圍濃厚,效果良好?;顒娱_展以來,全鎮各村比學趕超、爭創一流。高效農業建設持續推進。新港村圍繞“農業三年倍增計劃”總目標,把奪取“高效設施農業紅旗村”作為主攻點,緊緊抓住發展設施農業的有利時機,投資興建新欣果蔬種植園。截止目前,全村設施農業面積1930畝,高效農業870畝,實現高效農業全面覆蓋,榮為全市小康推進會參觀點。村莊環境整治成效明顯。通過營造氛圍、明確分工、現場點評和嚴格考核多種方式,強勢推進村莊環境整治。申報南通市驗收的顧沈、高莊、場西、塘灣、磨居、丁冒等一批村居已全面驗收通過。塘灣村通過打造靚麗村莊入口,推進高標準道路建設,實施道路亮化工程,營造風景如畫濱水景觀帶,安裝高性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一些列舉措,在爭創“村莊環境整治紅旗村”上作為突出,目前已通過省級驗收,為其他村居率先垂范?;鶎咏M織建設特色鮮明。為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薄弱環節打造亮點特色,我鎮在鄧高社區成立由園內18家非公企業組建的聯合黨支部,把黨建活動與培育企業文化相結合,使聯合黨支部成為企業生產經營快速發展的“助推器”。此舉在南通日報、日報進行了刊登宣傳。朗張村通過建立“四位一體”村級組織管理模式,致力于把村公共服務中心打造成村公共事務的和議平臺、解決群眾矛盾的和諧陣地、滿足群眾文化生活、法律援助需要的服務載體,在奪取“公共服務紅旗村”上取得顯著成績。集體經營收入穩步增長。積極引導村(社區)拓寬增收渠道,促進村營收入持續增收。社區為爭創“集體經營收入紅旗村”,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通過盤活老市場、土地租賃、廠房出租、提供社區服務等方式穩步增加集體經濟,力爭2014年村集體收入達120萬,三年內達200萬元。
2、加快“四有一責”示范村建設步伐
按照上級關于實施村級“四有一責”建設行動的文件精神,鎮黨委高度重視,擬定實施方案,成立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協調財政、衛生、文化、公安、廣電等單位,共同推進村級“四有一責”建設,并將“四有一責”建設作為村書記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社區按照“四有一責”各項任務指標,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村級組織“四有一責”建設。實施村干部聯系群眾1234制度,營造和諧干群關系、保證為民服務順利開展;全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大力進行土地整理,引導村民集中居??;發動全體村民參與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黨員示范戶等提供農業技術培訓,強化為農服務;完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功能布局,開展“一站式”服務,提升村級公共事業服務水平;著力從本村現任村干部、致富能人、退伍轉業軍人、返鄉創業人員、大學生村官等黨員中選育“雙強”型村書記,增強村干部帶頭致富能力。目前,我鎮各村(社區)已對照目標任務,完成或基本完成“四有一責”建設,為鞏固成效,我們將進一步選優培優,樹立典型,把一批村建設成為樹得起、立得住、叫得響的“四有一責”示范村。
二、統籌兼顧、強化措施,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1、多方位加強村干部隊伍優化建設。一是“雙強型”村干部工程扎實推進。通過村級班子隊伍調整,不斷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組織村干部到常熟蔣巷村參觀學習,與當地村書記經驗交流,進一步打開思路、擴展視野,增強村干部建設新農村的信心和動力;成立村干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互訪團,每半個月由一個村提供典型示范點,其他20個村村干部現場參觀學習,各村干部不僅獲得就近學習的好機會,同時相互間取長補短,不無裨益。二是村書記激勵政策有效落實。合理確定待遇。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報酬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組成,分別占60%和40%?;竟べY根據行政村每年所承擔的工作量、人口數及經濟條件逐人確定,績效工資根據本人年度考核結果和單項工作完成情況確定,同時對于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及時向組織推薦,幫助解決享受副科待遇問題,目前已有磨居沈建華、顧沈吳云國享受副科級待遇。力求退有所養。按照集體和個人承擔的比例,為各村黨支部書記落實社會養老保險,初步解決農村黨支部書記退有所養的問題。對已離任村書記,按照規定條件落實其生活補助。拓展發展有空間。為進一步激勵村書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我鎮注重從政治過硬、業務精通、參政議政能力強的村書記中推選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黨代表;鼓勵和支持優秀村書記報考鄉鎮公務員;將優秀村書記向組織推薦,目前已有兩名村書記進入黨政領導班子。
2、多渠道擴充村書記后備干部隊伍。為擴充村書記后備干部隊伍,我鎮鼓勵各村將村里致富能手、優秀復員及退伍軍人、本地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大學生村官等農村優秀人才列入村書記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對象。劉宏芳、丁賈緣等25名同志已參加市、鎮村書記后備干部培訓班學習,通過鎮、村聯動培養,其中12名同志走上村副書記崗位。居委會冒成龍同志,自2月擔任副書記以來,以高度事業心、責任感和較強工作能力,為社區發展提出多項合理化建議;在育賢北路、丁磨路西延、安置房用地等搬遷工作中,放棄休息時間,起早帶晚收集農戶搬遷動態,率先完成分工工作,受到領導好評。
3、多措施保障年輕公務員基層鍛煉。近年,我鎮按照“以人為本,創先爭優”理念,遵循規律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對有發展潛力的后備干部適時給位子、壓擔子,加速年輕干部鍛煉成長。一是放手讓他們參加中心工作,有重點、有計劃、有目的地把年輕公務員放到工業、信訪、組織等任務繁重、具有挑戰性的重要崗位經受考驗,提高他們應對復雜環境、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實施輪崗交流。先后從鎮機關抽調14名年輕干部到搬遷、招商等專業崗位重點鍛煉,經受考驗,進一步激發公務員隊伍活力,目前被抽調的年輕干部中有4人進入機關中層。三是落實新公務員駐村鍛煉制度。目前,4名公務員分別配到星港、新港、興韓、鄧高駐村鍛煉,在為新任公務員量身定制駐村培養計劃基礎上,實行“2+1”結對幫帶,為每名新任公務員選派一名鄉鎮機關干部和一名村干部,重點在熟悉情況、理清思路、傳授方法、解決難題上給予幫助;黨群書記、組織委員定期召開座談會,了解新任公務員駐村鍛煉工作情況,鼓勵支持公務員將平時工作進行總結提煉投稿,近期,周康和張小星在新任公務員工作動態上發表文章各一篇。張小星駐新港村以來,融入基層、迅速成長,創新思維,提出“3+2”工作模式,將深根蘿卜葉變廢為寶,為增加村集體收入做出貢獻,是新任公務員駐村鍛煉現場推進會參觀點之一,成為全市新任公務員駐村鍛煉的典型,日報刊文宣傳。
4、多領域促進一把手大學生村官成長。大力實施大學生村官“一把手”工程,為農村發展、穩定注入新活力。一是了解村情民意,為爭做“一把手”夯實群眾基礎。各村書記、主任作為大學生村官直接責任人,帶領他們了解村情民情,掌握做群眾工作本領。組織委員不定期抽查《民情日記》,了解掌握大學生村官工作及在崗情況,年底依據季審和不定期審閱結果對《民情日記》記載情況和制度落實情況作出評價。二是實行多崗鍛煉,為爭做“一把手”夯實工作基礎。按照“到村工作為主,多崗鍛煉為輔”思路,由鎮五大中心向大學生村官提供見習崗位,有計劃、分批次安排大學生村官到鎮招商、拆遷、信訪等崗位,參與矛盾調處、征地拆遷和政策宣講等活動,加速實踐鍛煉。到目前,大學生村官在工作崗位上聯系實際發表黨建信息30篇,村官動態文章5篇。三是引導理性創業,為爭做“一把手”夯實富民基礎。根據大學生村官踴躍創業的實際需求,組織開展大學生村官與鈺源時裝、同泰電力、花神糖業等非公企業結對共建活動,建立大學生村官到企業輪崗實踐鍛煉機制,及時對大學生村官在創業選址、技術、市場、資金等方面提供扶持,實現政府與企業“雙向培養”,真正讓大學生村官接觸社會、磨煉自身,在綜合素質、知識水平、創業富民上有全面提高。四是擔任領導職務,為爭做“一把手”夯實角色基礎。我鎮在全面推行“五心工作法”的基礎上,成立了大學生村官“五心工作法”實踐服務站,設正、副站長、辦公室主任、監察組長各一名,并在全鎮劃分南、中、北三片,指定片長,分片管理,在加強大學生村官日常管理的同時,促進了“一把手”大學生村官領導能力鍛造。市大學生村官工作會議上,趙偉田、薛晶晶、丁賈緣等優秀大學生村官,分別被授予市“十佳大學生村官”、“五心工作法先進個人”、“遠程教育優秀管理員”等榮譽。近期,實踐服務站組織大學生村官拍攝村官成長系列專題片,其中第一部微電影《一天》已經完成,進一步提升了大學生村官團體創新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使整個大學生村官工作卓有成效向前推進。
三、完善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建議
基層干部隊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長抓不懈,現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創新教育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創造條件讓基層干部有更多學習、考察機會,接受專家、教授講座輔導,使干部開闊胸襟、放寬視野、解放思想、增長見識、提高能力。二是加大干部交流,激發工作活力。使一般干部3至5年異地交流一次,既分化“小團體”,又消除了排外思想,激發了工作活力,形成奮發向上,克難進取的良好工作氛圍。三是優化政策環境,重激勵“添勁”。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基層干部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干勁;注重培養選拔默默奉獻,業績突出干部,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干事的人心寒;改變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打破分配“平均主義”,使人人想干事,人人會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