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開發土特產品經驗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鄉收入不斷增加,人民生活大為改善,市場對農產品需求呈現高品質、多樣化的趨勢。綠色食品、無公害健康天然土特產品在市場上應運而生。在這種新的情況下,我們應順應市場需求,積極利用本地資源,大力開發有特色的農副土特產品。經過傳統的深加工,通過合理策劃和包裝,創綠色天然生態品牌,將這些名貴的土特產品走出深山、湖泊,走向國內外市場。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這是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又一項重要舉措。
本土化的土特產品,是一種地域標制性產品,它積淀了當地文化風俗,是歷史留給我們寶貴遺產,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市場潛力很大,如果把開發土特產品與旅游業結合,它就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與禮品市場結合,它就成為鄉土氣息,地方特色,情深義重的好禮品。
近年來,縣在土特產品開發上邁出新的步伐,有了很大進步,涌現了一批加工企業,推出了有本地特色的產品。巴河魚面、東門河土雞蛋、董河茶葉、三角山野生果菜等,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得到市場認可,但這只能看成是初步的,作為一項新的產業,筆者認為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調整結構使土特產品走向良性開發
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把握市場需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在做好支柱產業的同時,可根據本地實際,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山林、水面等資源,挖掘開發本地土特產品,這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發揮農業綜合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措施,特別是邊遠的貧困山區顯得更為重要。加強對土特產品開發的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大力配合,從規劃、生產、銷售、技術等方面加以支持。要從政策、資金、稅收給予幫助。要扶持一些龍頭企業,實現生產專業化、產品規模化、經營一體化。要通過信息,把產品帶到各級展銷會,還要為本地產品銷售吆喝,使土特產品大步走向市場。
規模化發展創健康環保的生態品牌
土特產品是在特定地域環境下產生的。其品質優異,加上傳統的新奇加工方法,具有本地傳統文化和民俗的健康安全的生態產品,這種產品在市場上有很強的吸引力。縣在創品牌上還有差距,主要表現是以戶為生產單位的分散小生產方式。小生產方式管理粗放,創品牌意識低,質量也難以保證。其產品成本高、效益低,再好的產品其真正價值無法得到體現。
創優質品牌,需要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他們既保持傳統的加工方法,又有新的創新,有嚴格質量標準,又有先進管理制度,采用先進的商業模式為零售商和消費者服務。依靠企業對品牌的塑造,依靠消費者口碑,這樣土特產品在市場上才有競爭力。
遵循市場規律搞好市場開發
土特產品開發必須遵循市場競爭規律和消費者需求。在產品營銷過程中,要滿足消費者追求自然健康生態產品的求購欲望。搞好產品包裝,充分體現當地人文特點、自然風光、旅游勝地、鄉情民意。不能一等產品,三等包裝,更不能好包裝劣質品。本地各大超市和零售商店,要把土特產品擺上貨架,大力宣傳,商貿企業要為本地土特產品的發展作出貢獻。生產企業要有遠見,要按照市場要求,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質量安全,綠色食品的認證,使消費者吃得放心。要申請注冊商標,得到法律保護,價格要合理、服務要周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土特產品的健康發展。
土特產品的開發,是農業深入發展的一項新領域。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擴展產業觀,使現代農業向社會化、多元化、生態化方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