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命安全教育與體育活動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學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涵義
學校生命安全教育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命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并珍愛生命。國內傾向于學生的心理建設,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國外更重視學生遠離、槍支和暴力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安全教育。學生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有:車禍、地震、火災、運動損傷等,對學生實施日常安全教育,有益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遠離威脅,保障自身的健康發展。生命安全教育近來在體育教育中頻繁被提及,將生命與安全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學生養成尊重生命意識和掌握必要生存技能的前提條件。
1.2學校體育活動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價值
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首先,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由于學生閱歷較淺,經歷挫折較少,很多學生認識不到生命的可貴性和存在意義,生活中忽視潛在的危險,遇到挫折時也很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在學習生活中有意識的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識和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其次,通過體育鍛煉加強自我認識,重視身體健康。年輕生命的一大優勢在于當你對身體造成傷害時,身體可以很快恢復健康,使你不受病痛的長期折磨。很多學生意識不到健康的重要性,透支自己的身體去完成既定目標或者過度享受而不考慮后果。
2學校體育教學中生命安全教育現狀
2.1學生體能素質下降,緊急避險能力薄弱
當前學校教育將教育重心放在語文、數學、英語等純理論教學中,忽視了學校體育教育,造成了學生體能素質的下降。在學校的有意識引導下,體育課成為學生課業生活中可有可無的部分,有的學校將課程改為兩周一節,體育課也多為自由活動時間,很多學生還是會待在室內。學生長時間待在教室內,一天之內的活動量過少,教室內空氣也不夠通暢,造成了學生體質的逐漸下降。學生長期缺乏鍛煉,教師在體育活動中又沒有向學生傳授與生命安全有關的知識,增加學生對危險的警惕性,這就為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埋下了隱患。2002年6月9日,云南省昆明市一所小學發生火災,大火將該校同一宿舍內的8名男同學燒死,燒毀學生宿舍7間。學生一方面缺乏消防意識,宿舍樓層的滅火器只能作為擺飾存在;另一方面,火災發生后,學生又缺乏緊急避險能力,面對災難反應過慢,多是驚慌失措采取無作為狀態,有的學生在爭先恐后向外奔逃時,缺乏秩序,還容易發生踩踏事件,最終造成傷亡慘重。學校人員集中,逃生通道數量相對較少,如果教師在體育活動中忽視對學生進行逃生、避險等訓練,一旦災難發生,后果不堪設想。
2.2學生心理脆弱,無法應對挫折
大學生作為高學歷人群,本應該具備較高的心理抗壓能力。但是近來高校內自殺、投毒事件頻發,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大學體育作為大學的基礎性課程,其教學主旨著重放在培養學生的基礎技能方面,而忽視了學生身心健康統一協調。健康的體魄與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才能保證學生尊重生命,重視安全。我國忽視學校中的體育教學,在體育活動中也沒有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課程設置,學生在學習中以分數的高低作為判斷自身能力的唯一標準。大學生活環境相對寬松,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分數中心論”評判標準的取消,在人際交往和團體活動中頻頻受挫,容易走上極端。從震驚社會的“馬家爵”事件和北大投毒案,我們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普遍心理脆弱和缺乏社會責任感,經受不起輿論壓力和生活挫折,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3在學校體育活動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徑
3.1改革體育教學理念,滲透生命安全教育
學校內的體育活動不僅是學生進行體育技能學習,增進身心健康的過程,而且是一種追求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過程。體育教學不應該局限在單純的體育技能教授中,而應該將生命安全納入到體育活動的常態教學中。學生的發展需要安全的生活空間和相應的安全防護意識。這就要求,新時期體育教學應改革體育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生命安全教育,將運動健康和生命安全融合在一起,改變以技能為中心的教學原則而向“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轉變。
3.2體育教師充當生命安全教育的引導者
體育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一員,長期以來處于不受重視的位置,這也造成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主觀散漫、敷衍了事。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充當學校體育活動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探討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培養學生緊急避險能力和安全防護意識。首先,體育教師應加強對生命安全的重視。這還是一個較為陌生的課題,體育教師應進行自我學習,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內涵和重要價值,并利用當前網絡技術的發達,學習國外成熟的教學經驗,合理的組織課堂教學。體育教師具有擔當對學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的義務和權利。其次,體育教師應提高自身要求,不斷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引導者。體育活動不僅僅是對技能的掌握,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是對體育教師的要求。體育教師應對生命安全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夠駕馭體育課堂,在上好每一堂課的基礎上,將大量有關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論傳達給學生。
3.3創設教學情境,實施生命安全教育
多年來體育課的重心都是在戶外教學中,由教師進行技能示范,學生進行技能學習。體育知識的重復性和對體能的大量消耗,容易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更不利于生命安全教育在體育活動中的滲透融合。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在教學中傳達生命安全理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安全技能,增加對生命的敬畏。首先,體育教學應適當增加室內理論教學課程。教師可以借鑒其他課程教學設計,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向學生展示生命的珍貴和存在的意義。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洪水、地震等記錄影片,可以看到,災難中的人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生欲望。他們在等待救援過程中不會消極等待,而是采取主動姿態為自己創造更大的生存幾率。影片完結后,教師可以設計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后通過引導和總結向學生傳授基本生存技能。其次,在戶外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逃生演習,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安全事故發生時躲避危險的容易忽略的細節問題。這樣,學生在面對突發狀況時就可以從容應對,更加有秩序,還可以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規避現實生活中的潛在危險,重視身體的健康,有助于學生提高生活質量,充分體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步入社會后,作為素質型人才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劉金鵬謝麗華單位:長沙市長郡中學長沙市湘郡未來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