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畢業生就業問題調研報告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關系到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因此我們對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建議
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還應該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例如,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而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學生普遍文化課水平低、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再加上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等客觀因素的存在,在就業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我們對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結果分析如下:
一、2013年-2018年學生就業情況
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關系到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因此我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首先由淳副校長直接領導招生就業處的工作,確保就業工作專人領導、專人負責。其次是轉變思想觀念。一是強調各專業畢業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是否具有一技之長、是否受社會歡迎。把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為推進專業改革和發展的突破口來抓,加強了校企合作,明確了專業的培養目標。二是轉變對學生評價標準的認識。過去主要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學生的優秀與否。現在我們認識到,用人單位在錄用學生的過程中更重視學生的基本素質,更注重學生的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為此,我校改革了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增加了考察學生的基本素質、職業品質和實踐動手能力等因素,更真正地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觀念,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改革評價體系,為我校的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另外我校著眼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加強與行業、企業的聯系,走產教結合的路子,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多年來我校與敦煌賓館、敦煌山莊、太陽能賓館、敦煌工業園區、敦煌市幼兒園、飛天幼兒園、劍橋幼兒園、敦煌國際大酒店、華夏國際大酒店、南京食朝匯等十幾家中小型企業簽訂穩定的實習、就業協作關系。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不僅為專業建設帶來先進的理念,使學校培養目標更貼近用人單位的需求,同時也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成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有力保障。
二、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實習就業是每個學生認知社會的第一站,也是將所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必經之路?,F在的中專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剛從學校里出來,自我意識較強,有的學生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自控能力較差,在這樣的環境下造就了他們倔強、孤僻的性格和為人處事能力的欠缺。對實習就業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就業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1.就業空間狹窄。我市大型企業較少,一些中小型企業工資報酬與行政事業單位相差較大,導致一邊有較多就業崗位面向社會招聘,一邊是畢業生不愿就業,造成了人才資源的閑置。同時,個別部門或企業僅僅只考慮自身和當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和人才儲備意識,薪資待遇水平過低,加大了畢業生就業工作難度。
2.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完備。個別用人單位沒有嚴格執行有關政策規定,學生不僅上班時間長,而且沒有節假日(即使有,也很難保證),因而學生就業后穩定性較差,不能安心在一個企業工作。3.就業觀念存在偏差。近年來,雖然學校加大了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但仍有不少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缺乏終身擇業的觀念,對就業形勢認識不到位,依賴父母思想嚴重,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差,不愿意到環境艱苦、條件較差的崗位就業。這種陳舊片面的就業觀念與當前的就業政策和形勢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給就業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二)對今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就業指導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并完善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統籌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努力轉變工作職能,定期開展調查研究,想方設法幫助解決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強化認識,規范管理。堅持調配與市場的統一,充分發揮現有畢業生就業市場、人才市場橋梁的作用,不斷探索新的就業渠道。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針對當前存在的畢業生就業機會少、用人不規范等實際情況,加強規范化管理,努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標準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逐步實現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人才市場的貫通,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更加開放、更加規范的大就業市場。
3.延伸服務領域,積極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努力為非公制單位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務,實現由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促進畢業生最大限度就業。
4.加強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和就業指導,引導、幫助畢業生及其家長全面了解、正確分析就業形勢,增強畢業生就業的基層意識和創業意識。同時,積極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健康的擇業觀念,增強自謀職業、自強自立的意識,開闊就業視野,不斷開拓就業的新領域。
作者:李曉霞 單位:敦煌藝術旅游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