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如我們學校德育處開展的“爭樂樂獎章,做文明少年”系列活動就是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從禮儀、衛生、走路、用餐等這些點滴小事入手,通過爭章活動激勵、引導每一個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此項活動一經推出,學生非常追捧,表現積極,一開始做好事被表揚的學生還有點害羞,時間一長他們就會覺得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就會習慣成自然。慢慢地校園內的文明小使者越來越多,地上的紙屑有人彎腰撿了,被風吹倒的展板有人搶先扶了,食堂用餐添菜時懂得謙讓了,上下學會和家長、老師主動打招呼了……
一、改進德育的模式
在傳統的德育工作中,多數教師都采取說教的方式,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有時甚至會引起學生的煩躁心理,影響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們在德育方面應努力拓展教育模式,除了采取傳統的說教方式以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運用多樣化的藝術形式來展開德育工作。運用這些豐富多樣的教育方式,可以將優秀的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滲透給學生,讓高尚的品德情操扎根于學生心底,凈化他們的靈魂。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辯論、小品表演、觀看影視資料等,將德育因素貫穿于活動的始終,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德育思想對自身的熏陶。
二、個別教育應與集體教育相結合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要注重優化育人環境,培養能夠勤學上進、勸惡揚善、文明禮貌、積極健康的班干部來帶動全班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并通過集體性的活動來感染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使他們自主、自覺地遵守班規班紀,學會調節自己的思想與情緒。此外,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強個別學生的德育工作,通過好人好事、榜樣典型等來督促學生,使他們在互推共振中不斷前進。在實施個別教育工作時,班主任應采取疏導、對比、取代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從整體上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建設。
三、采取尊重、熱愛、嚴要求相結合的教育模式
首先,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并對學生傾注自己的情感,真正做到關心、關懷每一位學生。其次,在此基礎上加強教育管理工作,以保證德育目標的順利實現。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大于一切,教師無私的關懷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祖國、對他人、對生活、對學習的滿腔熱情,提高他們努力學習的自信心,樹立他們良好的自尊心。同時,教師要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生活上的關懷與幫助。此外,教師要善于提出正確的、嚴格的要求,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改進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總之,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引導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改進德育模式,為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素質打好堅實的基礎。
作者:范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