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初中新課改的實施,更加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意識的體現(xiàn)。因此,對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刻不容緩。廣大的一線初中地理教師們需要更新知識,更新理念,加深對地理課堂教學的思考,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教學創(chuàng)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我國的教育已經(jīng)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形勢下需要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成為教學中的引導者。因此,各門學科的教學都在進行相應的改變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初中地理新課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倡導多樣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探究。就教學而言,主要體現(xiàn)在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改變。
一、改變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填鴨式”的課堂,只會產(chǎn)生低效率的教學,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發(fā)散,因此,教師應當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尋求改變。
(一)翻轉教學,先學后教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是教師先進行教授,學生學習,課后再輔以作業(yè)練習進行知識的鞏固。而先學后教,則是教師提出學習目標與任務,學生帶著目的先進行自學,然后帶著問題到課堂與教師進行交流,得到針對性的解答。這樣的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的方式相比,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有針對性地去進行教學,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由于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立足于實際,根據(jù)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學習分組,對不同的組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學評價機制等等。最大限度地對不同的情況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達到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學有所獲,最終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
(三)合作探究,小組互助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方式,分組時采取“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學習問題,組內通過合作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可以積極思考,暢所欲言,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二、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對一個教師的教學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是教學中的主體,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觀念容易導致“一言堂”的出現(xiàn),學生變成了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去與教師共同探討學習。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適應新型教學形式而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確保課堂教學成功的必要因素。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的叛逆期,性格急劇變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充分地尊重他們,積極看待學生的差異性,不要區(qū)別對待,要呵護好學生們的自尊心,積極制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傳統(tǒng)觀念中的教學,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學生往往會因為教師的“權威性”而疏遠教師,在教學互動中減少參與度,變成了旁觀者,這樣會極大地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做學生們的良師益友,走入學生之中,走進學生的心中,幫助和引導學生們進行有效的學習,提升學生們在學習中的參與度,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三)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直接決定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地理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綜合類學科,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參與,只重視教授書本知識,這樣會極大地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凡是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就必然會努力去認識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自主學習能力的一條重要的途徑。地理教師應及時更新教學方法,加強生活與教學的聯(lián)系,多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多聯(lián)系實際與課堂,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營造出和諧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和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教師們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需要學生去共同的配合。在師生、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打造出適合初中地理教學的高效課堂模式,為我們的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進賢.翻轉課堂先學后教[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0).
[2]唐麗.確立學生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教為學服務[J].科技風,2015(13).
作者:陳迪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觀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