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學習環境下初中化學學案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今世界是“學習型社會”,為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初中教育階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的學生不能只是“學會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即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效使用學案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
一、學案在初中化學自主學習中的作用
義務教育化學新課標指出:“初中化學課要讓每一位學生愉快地去學習,在化學課堂上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主動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這些新課標的理念實質上就是要求學生具備自學能力,鑒于此,我校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案的使用能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自主設計較為合理實驗方案。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學案的設計要體現自主性學習,便于提高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當然,學案的使用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學生的這些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持之以恒,不斷改進,努力做好學案的設計與運用。
能否正確有效地執行自主學習的學案設計,也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體現學生對自己學習行為的監控能力。只有自主性學習學案的有效使用才能提高學生對學案的執行力。因此,我們要科學有效地設計學案,以便于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一)學案設計要考慮學生的前置性
學習前置性學習,又稱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業,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初中化學自主學習學案編寫中尤其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例如,在編寫關于初中化學學科《無機鹽》內容的學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以往所學的酸堿中和反應內容作為無機鹽實施章節引入前的鋪墊性環節,通過幫助學生在前置性學案的閱讀過程中認識到無機鹽物質的化學形成過程,促進學生自然而然地開展關于無機鹽章節基礎性知識內容的學習體驗過程,為最佳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創造支持條件。再如,初中化學《金屬》章節的前學案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材課本中列示的幾種生活中常見的金屬物質的插圖作為學案中承載的基礎教學素材,并在基礎上以簡短的文字說明對教材插圖中列示的金屬物質實施知識性介紹分析,并以此為手段,督導學生養成充分關注課本中每一個信息細節的學習思維習慣,并以此促進學生在開展獨立化和自主化思維探究體驗學習過程中,實現最佳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和發展效果目標。
(二)學案編寫前要做好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注重“導學、誘思”作用
學案是設計給學生使用的,所以學案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情況,同時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分析。學案的使用是導學的載體,這就要求我們在學案的設計上體現出一個“導”字,也就是能夠引導學生自學。在學案設計過程中,要做到設計的問題,既要源于課本,又有所深化和拓展,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思考,形成進行科學合理的化學思維;既要有難度,還要與學生的實際思維水平相吻合,達到“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的目的。“誘思”這一方面就是要求我們在學案設計過程中應設計一定的問題情境,創設一些密切聯系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促使學生產生懸念,吸引誘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化學知識。
(三)注重“學案”的系統性
學案的設計必然要注重系統性,如果知識不成系統,肯定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案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建立一個知識的“感知一深化一運用(鞏固)”循序漸進的學習模式。因此,教師在設計學案時既要有知識的剖析、深化和拓展,又要有知識的遷移和運用。這樣,才符合學習規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果。
總之,自主學習環境下化學學案的設計,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合理運用,才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在學案導學自主學習的模式下,我們要力求做到學生在使用自主性學習學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欲望等各方面自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師設計的學案還有充分考慮同層次的自主性學習的需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作者:杜娟 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西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