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現在社會的發展處于一個新的局面,在新的形式下科學健身是健身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健身被人們正確理解、更加關心身體健康的體現。而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是青少年了解科學健身的重要途徑。這篇文章基于科學健身視角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并結合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現狀提出了相關的改革措施。
關鍵字:科學健身;體育教學;對策
體育教學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課程,無論是否是體育專業的學生都必須接受體育教育。體育教學不僅是高校教育課程中的重要部分而且是高校學生鍛煉體魄,學習體育知識的的重要途徑。隨著新生的入學,各個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參加軍訓,在一些學校軍訓也是一門必修學分的課程。但近年來,學生的身體素質一屆比一屆差,許多學校都出現學生在軍訓中暈倒,有的甚至出現較大的身體傷害的案例。所以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學校的體育教學現狀和科學健身的依據,圍繞培養身心健康的人才為中心對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教育。
1.科學健身
1.1科學健身的定義
科學健身指的是通過對健康教育的學習,有了一定基礎的體育知識、生理知識、保健知識、營養知識,再根據相關的檢查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在正確的運動方法的指導下進行的加強鍛煉的健身活動[1]。科學健身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對參加科學健身的人的健康進行檢查和評價是科學健身的前提條件,要根據參加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的健身方法。健身者依據制定好的方法進行鍛煉,而且在科學健身的過程中要定期的檢查身體,評估運動能力,以便能夠及時調整健身方法,確保健身的目的,做到真正的科學健身。
1.2科學健身的原則
1.2.1對情況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健身方法。體制不同的人在健身項目的選擇上會有不同,對于體制較好的人可以選擇強度大的鍛煉項目,體制弱的人選擇比較容易的運動。再者,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對運動項目的愛好不同,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鍛煉項目。找到合適自己的鍛煉方法。
1.2.2積極自覺的參加鍛煉,朝著定下的目標前進。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身體的健康,激發身體的潛能是科學健身的核心思想。如果只是為了娛樂消遣,沒有時間規律、沒有目的的進行鍛煉不僅鍛煉的結果不理想而且會出現惡性循環。所以要有目標的有規律的鍛煉,通過對運動知識的不斷了解在鍛煉的過程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和內容。
1.2.3注重身體各個部分的整體發展,充分了解各項運動的功能,把各項運動和合適的鍛煉方法有效的結合起來,運動項目和運動方法合理搭配。同時在鍛煉時還要注意身體的內部器官和外部鍛煉的結合,在鍛煉中,精神上、心理上獲得滿足才能達到較好的鍛煉效果。
1.2.4因地制宜的運用多種鍛煉方法。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己的學業情況來選擇鍛煉的方法和項目,如在學習累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去散散步或者慢跑幾圈。在有場地的情況下,和朋友相約打打球等,有時一些簡單平常的運動也能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1.2.5把運動的量控制在合適的度。對于一些人的體制來說,負荷較小的運動并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但是負荷過重也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甚至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只有根據身體的不同情況采取合適的鍛煉方法和運動量才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在科學健身中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合理作息,學會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及時調整不恰當的鍛煉方法。
2.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內容單一
高校的學生對體育技能有較高的學習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大多數高校學生把體育課作為鍛煉身體的途徑。希望能夠學到更多的體育訓練技能,以此來鍛煉自己,培養自己的體育愛好。但一些學校由于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或者是相關的師資力量,許多體育項目都沒有開展,學生的積極性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所以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改革中要根據學生的訴求和發展來不斷豐富體育教學的項目。
2.2教學形式單一
就現在而言,對高校的體育教學形式還要進行不斷的豐富,不能只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要注重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戶外和室內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中要動員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這樣才能更好的檢測體育教學的效果,豐富體育教學的形式。
2.3學生的鍛煉時間較少
許多學生在步入高校后,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專業課程和社交娛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加體育鍛煉,加上高校的課程安排中體育教學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較少,導致學生沒有較高的熱情參加體育鍛煉,只有對體育有較高興趣的少部分人或者體育專業的學生經常參加鍛煉。
2.4對體育教育目標的認識不對
在高校老師對體育教學目的的認識各不相同,有的老師認為體育課只是一門休體育方面學分的課程,有的老師認為體育課教會學生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課程,有的老師認為體育課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健康,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的和方法的課程。也有老師認為體育課是給學生娛樂和玩耍的。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出現了許多的偏差,體育的教學質量下降。一些老師在體育課上缺乏責任心,沒有正確的做好體育教學的工作。
2.5安全意識較弱
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一些強度較大的體育項目對人的身體有相應的要求。同時進行這些項目的訓練時,也存在有的的危險性一些高校缺乏相應的安全措施,所以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出現了安全事故[2]。不論是對于學校還是學生而言安全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的。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要加強安全應對措施的建設。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
3.科學健身視角下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措施分析
3.1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
我國高校目前的體育教學內容都是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為主,有少量的老師會教武術、健身操等。盡管這些教學項目都是較為熱門的。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正在不斷的提高,經濟能力不斷增強。人們對體育鍛煉的觀念和項目發生了變化。傳統的體育項目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當前的健身需求。而且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老師對體育項目的講授為主。健身的理念被忽視了,導致了學生在學校學會的體育運動隨著學生的離校而離開,沒有把科學健身,終身鍛煉的理念有效的教給學生。
3.2因地制宜的開展運動項目
一些學校因為場地、施設和師資力量的問題,許多項目無法開展。科學健身所推崇的因地制宜的開展運動項目的理念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根據自己的健身需求來選擇不同的可以實際實施的運動項目,通過實際的鍛煉,找出適合自己的項目而不是選擇其中的一種,但這要求體育項目類型多樣。現在,高效的體育項目都是傳統的體育運動,而新式的項目并沒有被列入高校體育教學的課程中,比如瑜伽、跆拳道,舞蹈等,它們都是以興趣班的形式存在的。感興趣的人自己報班參加,這導致了一部分想學的人因沒有時間或其它因素而沒有學習。如果把這些項目加入到體育教學中那么,就能有更多的人能夠學習。這樣不僅能夠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體育健身的需求。
3.3建立課內課外一體化的鍛煉機制
高校的體育教學課程都是以學科性為主的模式,應該轉化為以學生和實施的可能性為主。體育活動性課程包括在課余時間的體育訓練,課堂外的各種體育鍛煉,以及參加的各種體育活動,活動性的體育課程應與學科性的體育課程相結合,把體育的相關知識與實際相聯系[3]。通過理論了解實踐,把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并在實踐中檢驗相關的知識。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的方式。把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建立一個課內外一體化的鍛煉機制。
3.4及時更新增加體育運動器材
科學健身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需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鍛煉方法。但體育教學不僅需要考慮科學健身的理念,還需要相關的器材和一定的場地。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我國的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場地不足、器材落后短缺、缺少相應的老師等問題。比如,一些學校缺乏室內的羽毛球場,室外由于天氣的原因不能進行教學;一些學校沒有游泳館和相應的游泳設施;一些學校沒有教授瑜伽、跆拳道的老師等問題,導致許多的體育項目無法開展。但是一些學校的體育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都充足,但體育課程的占比較低或者是因為課余的時間較少等因素是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少,體育教學不能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所以高校不僅要解決體育教學的場地問題還要解決體育設施的問題和體育課程數量的問題。保障體育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
3.5增強體育教學的授課質量,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
在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課程的安排都較少,一些高校甚至都沒有開設體育的理論課程,只開設了體育的實踐課,這導致了體育教學的目的被忽視體育課的質量沒有達到教學的要求。對體育沒有全面的、專業的了解。高校沒有注重體育理論的教學,缺乏理論的指導,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地的改革。所以在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要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配合。同時在教學中要將科學健身和終身鍛煉的理念教授給學生,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畢業后依然堅持鍛煉,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4.結語
科學健身是現代人需要的健身理念,高校的體育教學是培養健身方法的主要途徑。所以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必須盡快實施,把科學健身的理念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改善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之處,形成完整的、科學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張曙林.科學健身視角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年(1):43-44.
[2]田希巖.淺析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J],學校體育學,2016年(6):100-101.
[3]呂新建.科學健身視角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7年(8):18-19.
作者: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