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學概念初中生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結果與結論
1.1學生對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方面的部分知識擁有正確概念學生對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方面的知識部分了解正確,比如:絕大部分學生(72.0%)認為遺傳是指生物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個體之間相似的現象,54.0%的學生認為“DNA記錄了人及動物所有遺傳信息”等,擁有正確概念。但是,也有部分內容學生的知識缺乏,比如:關于基因、染色體和DNA的關系,大部分學生完全不知道三者的關系,很多學生(62.5%)是因為缺乏相關的概念而引起的答題錯誤。關于性染色體的敘述,只有6.7%的學生有正確概念,認為“性染色體存在于生殖細胞和體細胞中”,有部分學生認為性染色體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中。大部分學生(64.3%)是因為相關知識的缺乏而答題錯誤。
1.2大多數學生對基因的顯性和隱性方面的知識缺乏研究顯示,只有14.0%的學生確定選擇了正確答案,認為“隱性基因只有成對才能表現出隱性性狀”。缺乏相關知識的學生達到了70.0%。
1.3多數學生對人的性別決定的知識缺乏,對禁止近親結婚和優生優育有正確概念關于性別決定,有36.0%的學生有錯誤概念,只有18.0%的學生有正確概念。關于近親結婚,大部分學生(52.0%)擁有正確概念,認為“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屬結婚,生育的子女攜帶的疾病及發病率要比非親屬關系結婚的高得多”“、法律說絕對不能”“、親屬不能通婚,可能攜帶相同的致病基因”。生活中的實例對學生的前科學概念的形成產生了一定影響,如日本允許表兄妹結婚”“、周圍有近親結婚的人存在”。
1.4一半學生對生物的變異缺乏相關知識關于生物的變異,有24.4%的學生有正確概念,認為“棉鈴蟲增強抗藥性對自身有好處”“、棉鈴蟲抗藥性更強,有利于生存,不易被殺死”。36.0%的學生選擇了答案C,他們理解的對生物生存有利是對人類的生存有利。缺乏相關知識的學生占接近一半。
2建議
基于前面的調查結果,如果僅僅按照教材進行按部就班的常規教學,不能觸動學生的原有的前科學概念。學生好像聽懂了,遇到稍微復雜一些的問題卻仍然不能解決。要想轉變前科學概念,首先要對這部分知識內容學生的前科學概念作充分的認識,了解學生具有哪些經驗,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增長點,在教學設計時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轉變學生的前科學概念。
2.1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前科學概念存在的客觀性作為主體的、獨立的人,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己經具有對各種現象事物的理解和觀點。前科學概念是學生解釋某些現象的現成工具,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珍貴參考資料。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和接受學生腦中前科學概念,尊重、了解、轉變前科學概念。學生的前科學概念的范圍十分廣泛,目前某些研究也揭示了部分前科學概念,但并不是全部。[3]
2.2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19世紀,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不能用單一的紙筆測驗測出。教師應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的差異,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都只能讓小部分學生收益。
3結語
新課程要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也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適應不同智力水平、性格、興趣、思維方式學生的需要。教師應該從興趣、愛好及已有生活經驗等多方面了解學生及其認知水平,從而確定最有效的教學策略。
作者:孫麗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