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學習初步和知識技能,經歷初步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心理素質;興趣;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溝通
初中物理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習初步和知識技能,經歷初步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在初中階段,為了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的興趣,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客觀、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于創新,了解物理學大致發展過程,關系科學發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科學觀。我對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物理中存在問題和困難進行了調查、總結,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心理方面
1.1學習中的畏難心理:通過調查約15%左右的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存在著畏難心理,加之教師沒有加以正確引導,或在某次測試中失利。
1.2學習中的茫然心態:在物理的學習中,有部分同學表現出茫然的心態,覺得無所適從,無從下手,方向不明,物理科的邏輯性較數學而言,沒那么強,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開始接觸時,都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經過一段時間后,總覺得昏頭昏腦的,就連學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似是而非模棱兩可,因此在運用物理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無從下手,總覺得書都翻看了無數遍,就是不能切中要害、正確應對,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問題,久而久之,如果教者沒有及時發現這部分同學并給予指導的話,他就會喪失信心和興趣,很難以再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信心。
1.3“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農村初中,由于學生自身的基礎,所處的環境和學校教師的結構,都給這部分學生產生這種心理。農村初中,生源窄,加之實施“普九”之后,凡適齡兒童都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至使小學教育壓力減小,學生也喪失競爭意識,進入初中,一個班中,五六十人,只有了十幾個成績能及格,其余數同學成績較差,科目的增多,學習習慣沒養成,各科都差,于是進入初二,增設新科目,覺得壓力更大,于是產生“反正我其他學科都不行,這科肯定學不了”,再加之受“打工潮”的影響,很多初中畢業或初中未畢業的到外面打工同樣掙錢,更加影響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
2家庭教育方面
2.1家庭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在廣大的農村,由于學生家長所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于是在教育方式上也缺乏研究,在很多家長的心中,“黃荊條兒出好人,棍棒下面出孝子”。孩子受到壓制,所以在學習中,部分學生不敢動手實驗,也不敢于猜想質疑、創新,制約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
2.2家長的溺愛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由于大多學生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一切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從來不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長期以來養成懶惰情緒,依賴思想。因為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缺乏動手實驗理論失去支撐,也無法得到應用。
2.3大多數家長下海經商、打工,只留孩子和老人在家,老人管不了孩子,使得孩子放任自流,懶惰成性。
2.4手機的影響。很多學生都有手機,聊天、玩游戲、看小說都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休息。
3學校教育方面
傳統的“填鴨式”“授之以魚”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應時展的要求,阻礙人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不敢質疑,不善于質疑、創新,不能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同時教學設備的陳舊,不齊備,也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實踐中,針對上述影響和制約學生學習物理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措施來力爭解決這些問題。
3.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教師為了適應新形式下的教育改革,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對新課程改革要有較深刻的理解、認識、體會,要從一個較高的角度來認識這次課程改革,對待這次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去貫徹課改精神,體現課改宗旨,落實課改目的,以培育新時代的人才為已任,來推動整個物理教育向前進步。
3.2提高授課的藝術性。課堂是傳遞信息的橋梁,正因為課堂的存在,才有了教師的存在,課堂中的教師充分調節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來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因此,提高課堂的藝術性,活躍主課堂氣氛,平等的參與,愉快地完成教育任務,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的學習。
3.3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職能作用:廣大農村,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式單一化,家長學校就應充分發揮作用,應該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培訓,使家長轉變觀念,明白怎樣進行家庭教育,如果家長的教育觀念沒有改變,教育方式方落后,阻礙孩子能力的提高,思維的發展,因此學校通過網絡交流,介紹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以促進孩子成長,學習。
4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
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真正地關心關愛每位學生,提高自身的魅力。讓學生由衷敬佩教師,而不是“怕教師”,從而建立平等、和諧的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讓學生克服一些學習心理障礙,讓學生有話敢向教師說,愿意向教師說,只要有了溝通,就有機會糾正和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教學中,要善于鼓勵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育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從而推動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因。
參考文獻
[1]《物理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2]李建華:《實現教學“六優化”,落實課改新理念》,《河南教研》2007.7
作者:韋東來 單位:廣西宜州市屏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