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群體幫扶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內部因素方面
一是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現在絕大部分畢業生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明確的定位,從眾心理嚴重。生活條件的優越,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從小便是嬌生慣養,沒有吃過苦,沒有經歷過社會生活的艱辛,所以,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很低。二是缺乏工作必備素質。自從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中國獨生子女群體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從學校畢業將要走向工作崗位。他們到了學校被老師和同學寵著,生活環境的過度舒適讓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處事風格,部分畢業生直到畢業都沒有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缺乏無私奉獻的精神,做事三分鐘熱度,不懂換位思考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缺乏真正從事某項工作的基本素質。三是缺乏就業心理素質。當代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不高還可以從就業依賴心理比較重這一點上反映出來。形成這種心理主要是受到了兩個客觀因素的影響,第一是家庭因素,實行計劃生育以后,很多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孩子,這使得家中唯一的孩子備受寵愛。第二,很多學生天真地認為學校會為自己負責到底,自己的工作肯定不是問題。
(一)精心指導,努力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在就業動員與指導工作中,獨立學院的相關工作者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兩項工作:第一,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求職觀念,根據客觀實際正確地評價自己,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然后再確定自己的求職目標;第二,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畢業生,我們應該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趨勢來調整自己的就業觀念,對就業市場有清楚的認識,形成正確的求職觀念。知道自己擅長什么,能夠做些什么,知道自身的長處還要知道自身的短處,堅持實事求是。就業指導工作者應該引導畢業生正確認識就業市場的發展情況,鼓勵畢業生勇敢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根據自身實際狀況合理科學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確立正確的求職目標,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在這里我們以學習成績比較好的求職者作為主要案例,這些學生共同的求職心理就是對工作要求很高,在求職初期,就業咨詢指導老師應該幫他們分析就業實際情況,以調整求職方向和要求。
(二)精確落實,促進畢業生就業能力的提高當下,大學生就業困難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學生自身工作能力不高,有待增強,為了緩解就業壓力,需要學校、老師以及學生共同努力。第一,學校應該采取措施調動學生進行學習和參加實踐的積極性。新時期的大學生應該珍惜在校學習期間的每一次學習機會,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走進社會參加一些生產活動以提高自己的處事能力,增加社會經驗,通過這種方式來為自己日后的工作積累知識和經驗。第二,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及平臺,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就業素質。比如,學校可以多開展一些團隊活動、技術比賽、辯論賽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也可以通過成立作家協會、辦校報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精細推進,按時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學生就業指導處應該在做好就業指導工作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咨詢服務工作,宣傳普及心理科學基礎知識,幫助畢業生解決心理困惑,及時疏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同時,要教會學生如何保持正確的心理狀態,如何進行自我心理維護和調節。在具體工作中,相關人員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心理特點和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選擇不同的恰當的方式幫助他們面對求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挫折,鼓勵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觀。比如,面對那些經濟條件差、不擅長人際交往或者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時,可以專門安排老師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時刻關注他們的求職動態,給予及時的分析指導,幫助他們調整就業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獲得理想的工作。
(四)深化改革,合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高校擴招,不能降低教育質量;高校設置的專業及課程,一定要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不能滯后于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應根據人才市場的實際狀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進校企合作,共建實驗班、研發基地、實驗室、大學生就業基地,進行校企合作技術資格認定,實現“產銷對路”,以此來提升就業率,幫助更多的畢業生找到理想的工作。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工作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在途徑和路徑的廣度和深度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作者:周超單位:揚州大學廣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