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中學電化教育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電化教育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還應看到農村中學電化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正視并切實解決這些問題顯得非常迫切。
第一,農村中學教育系統部分領導主觀思想觀念滯后,對電化教育不夠重視、投入不足,導致農村中學與城市中學電化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客觀來講,由于物質和資金條件的差異,農村中學與城市中學在電化教育投入和發展方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經濟發達地區搞得好一些、發展快一些,相對落后地區搞得差一些、發展慢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主觀思想方面,農村中學教育系統部分領導觀念落后,自身眼界不夠開闊,對電化教育本身接觸就少,不太明白電化教育的具體操作效果,因此對電化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關于電化教育定位,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學者提出過現實中的一些困惑,包括不少人把電化教育部門看成是教學輔助單位,把電化教育人員當作服務人員,這些情況在現在的農村中學依然較為普遍。另外,還有人認為本來農村中學資金就比較緊張,搞電化教育可能“吃力不討好”,投入大,見效慢,不敢進行大膽嘗試。
第二,農村中學電化教育人員隊伍建設問題依然突出,很多學科教師對電化教育不夠了解,對電化設備設施不會熟練運用,難以有效地開展電化教學。長期以來,很多農村中學學科教師都是圍繞考試的“指揮棒”轉,一切教學活動圍繞中考和高考,對電化教育不夠了解,認為其可有可無。殊不知電化教育克服了宏觀、微觀、時空的限制,能把抽象枯燥的東西以具體、鮮明、生動的形象體現出來,形式直觀逼真,寓教于樂,克服了陳舊的“填鴨式”、注入式和空洞說教的弊端,其實電化教育對于學生學習只會起到積極作用而不是消極作用。從筆者了解的眾多農村中學來看,農村中學電化教育人員隊伍建設問題亟待解決。有的教師依然秉持“一塊黑板一支筆,全憑教師一張嘴”的觀念,不愿意主動接觸電化教學;有的教師對于電化教學有一定熱情,但是苦于不會熟練運用電化設備設施,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也沒有對教師積極進行培訓,甚至電化設備設施出了一些簡單的故障也不會處理,影響了教學效果,進而產生放棄心理。
第三,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的媒介形式、內容質量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目前,很多城市中學可以實現所有教室均配備多功能電教平臺,通過電子屏幕、攝錄系統、評價系統等組成完整的授課控制體系,完全實現電化互動教學。如近十年前,廣東省中學除了發展綜合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學科專用室、校園廣播系統等之外,校園網絡系統、校園閉路電視系統、電子閱覽室等已逐漸進入學校,而筆者所在的地區相對落后,目前不少中學電化教育水平可能還不及十年前的廣東省中學。應該說,國內農村中學距離完全實現電化教學依然有較大距離。總體來看,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的媒介形式亟待豐富、內容質量亟待提升,如果不對此加以重視,農村中學和城市中學在實現創新教育手段方面的距離可能越拉越大。這里既有硬件問題,也有軟件問題,需要雙管齊下來解決。
二、解決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發展問題的建議
1983年10月,鄧小平同志給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實現教育現代化,構建現代化教育體系,必須把創新教育手段作為系統工程來抓,推進教育技術手段特別是電化教育的現代化。農村中學同樣肩負著為祖國培養未來的重任,更寄托著農民對未來的希望。針對農村中學電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現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農村中學教育系統領導要更新觀念,增強發展電化教育的緊迫感,真正確立起電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使其在農村中學教育中發揮強大的作用。明確認識是自覺實踐的基礎,思想認識必須首先提高,繼而有效落實到行動上才能避免搞形式、走過場。農村中學教育系統領導必須認識到發展電化教育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要切實明確發展與不發展電化教育的利害關系,以提高他們的自覺性。農村中學要增強發展電化教育的緊迫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電化教育資金投入、完善電化教育設備設施、提高電化教育師資水平。當然,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的發展也必須立足于實際條件,農村不同中學之間的辦學條件也存在差異,條件稍好的農村中學應積極地發展電化教育,條件落后的農村中學要積極創造條件,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偏遠貧困地區中學,首先要創立和完善最基本的辦學條件,以后隨著條件的改善逐步加大力度發展電化教育。
第二,農村中學教師要提高對電化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學習、培訓、遠程教育等各種方式提高應用電化教學的水平和能力,促進電化教學的高水平開展。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推進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發展,必須提高農村中學教師對電化教育的重視程度。要使農村中學教師認識到電化教育是對教師和學生的一種解放。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電教方案會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使學生們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之下,開創自己獨立學習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今天的教師要知道如何運用網絡技術,更要知道在什么時候、怎樣有效地將網絡技術整合到他們的學科課程教學中去。2012年8月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師自主學習,推動教學方式變革。隨著新時期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學輔助設施趨于綜合化、網絡化、智能化,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也不斷變化。這些新變化也對農村中學教師應用電化教學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戰。農村中學教師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培訓“充電”。學習培訓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分期培訓、個別輔導培訓以及教學光盤軟件自學培訓等,具體內容可以包括新的辦公軟件、網上教研平臺等方面的培訓,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對技術知識進行教學應用。要對年輕教師和基礎較好的教師進行比較專業的培訓,要用最簡單、最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對年齡偏大教師進行普及培訓,從而全面提高教師電化教學水平。近年來,隨著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實施,農村中學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農村中學教師必須利用好遠程教育體系,特別是要利用北京等地優秀網校資源,學習城市優質中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彌補客觀條件導致的教育差距,使農村學生也享受到城市優質的中學電化教育資源。
第三,要豐富和完善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的媒介形式,設計制作合適的電化教學教材,共享電化教學資源,使電化教育在農村中學發揮其應有的效益。電化教育的資源內容與組織方式要滿足教學的需要,電化教育資源的提供與開發要立足于學生生活的環境。目前農村中學電化教育的媒介形式需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通過盡可能全方位的媒介形式來發揮電化教學效益。一方面加大各類電化教育設備設施的采購力度,逐步實現辦公教學自動化,硬件要逐步發展起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性價比,即適應本學校的現實需求和客觀條件。同時應注意到,只有媒介和設備還不夠,軟件也要跟上,要設計制作合適的電化教學教材,這也是提高農村中學電化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當然,編制優質的電化教材軟件不是簡單的事,要求有一定的計劃和組織。這就需要農村中學教育主管部門及具體執行電化教學任務的中學能夠協調建立課件資源庫等系統,使區域內的農村中學可以互相學習、彼此共享電化教育資源,促進優質電化教學教材的普及,使電化教育在農村中學發揮其應有效益。
三、結束語
根據教育部印發的《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要使教育信息化在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學教育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中學電化教育要服務于教育改革發展的大局,在推進創新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農村中學搞好電化教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們期待著農村中學電化教育工作迎來更為精彩的綻放。
作者:何云峰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克旗宇宙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