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對浙江某獨立學院英語教師的課堂動機策略進行實證研究,表明大學英語教師的動機策略運用有所偏重,“教師行為”“努力”“自信”等動機策略運用較多,而個別策略運用較少。
關(guān)鍵詞:
動機策略;大學英語;實證
一、引言
教育部辦公廳的2007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應(yīng)體現(xiàn)英語教學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jié)合的原則,有利于調(diào)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該要求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分別強調(diào)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教學積極性的提高除教師的主觀意愿外,還涉及教學管理主體的策略。而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學習動機。大學英語教師如何有意識地、主動地運用各項教學策略,激勵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自主學習的意愿能力,是大學英語課堂面臨的重要問題。
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重要因素。動機研究一直是國內(nèi)外語言教育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在國際上,對二語動機策略研究貢獻最大的當屬Dornyei。他在1994年提出三層次二語動機理論,并在此基礎(chǔ)上歸納了三十項動機策略;在1998年和2001年,他又構(gòu)建了以過程為導向的動機策略框架,為二語教師提供了較為全面和實用的指導;2005年,Dornyei進一步提出二語動機自我體系,再次推動了動機策略研究的發(fā)展。對于我國國內(nèi)而言,二語動機策略研究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但此時成果不多,并且經(jīng)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沉寂期。進入21世紀后外語學習動機策略研究引起外語界重視,相關(guān)研究逐漸增多。劉東樓、季明雨、趙娜和王俊菊、方雪晴等相繼開展了系列實證研究,對高校課堂動機策略情況多有探討。不過,從目前的研究情況看,對獨立學院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的研究還不是很多。而全國有不少獨立學院、三本高校,因此面對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師課堂動機調(diào)查有開展的必要。
二、研究設(shè)計
1.研究工具使用《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使用頻率問卷》,本研究采用了方雪晴(2012)針對中國高校英語教學情況定制的《教師課堂動機策略使用頻率調(diào)查問卷》。該問卷包含12個分量表和62個具體動機策略,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法,從“從不用”到“很常用”分別對應(yīng)1—5分。該問卷信度良好,Alpha信度分析結(jié)果0.952。
2.研究對象筆者首先運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浙江某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師進行了調(diào)研。其中9名老師填寫了動機策略頻率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束后,其中4位老師參與了結(jié)構(gòu)性訪談。
3.研究過程2015年11月,筆者隨機給浙江某獨立學院英語教研室教師發(fā)放問卷9份,回收有效問卷7份。調(diào)查結(jié)束后,筆者針對個別問題和參與調(diào)查的老師進行了結(jié)構(gòu)式訪談。
4.結(jié)果與討論運用Excel對《教師課堂動機策略使用頻率調(diào)查問卷》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頻率的總均值為3.7465,其中單項策略均值最高達4.7143,單項策略均指最低的只有2.0000,表明該學院英語教師在各項策略的使用上有所偏重和喜好,策略使用并不平衡。策略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在課堂上適時播放英語歌曲或短片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文化的機會”,達到4.7143。通過與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老師訪談得知,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基礎(chǔ)較為薄弱,因此需要增加課堂趣味元素。學生對視頻及音頻資料較為喜歡,且這也是一種有效地了解他國文化的方式,因此經(jīng)常會在課文導入環(huán)節(jié)以及聽力練習中播放短篇視頻或音頻材料。此外,“不斷鼓勵學生”也是英語老師最經(jīng)常用的策略之一,以幫助學生提升自信,鼓勵他們盡量用英語交流。單項策略均值較高的選項里面,各種鼓勵策略較為常見,如“積極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使學生了解出錯是學習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向?qū)W生傳授學習方法和技巧”“避免課上公開批評學生”,“鼓勵學生更多地使用英語”等,可見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英語老師們采取鼓勵為主的策略,而很少或者基本不使用批評策略。參與結(jié)構(gòu)性訪談的教授們表示,現(xiàn)在的獨立學員學生個性較強,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批評不當很容易適得其反,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且大學生均已成年,對學習也有自己的認識和判斷。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鼓勵學生,讓他們對英語學習保有信心,以期能激勵他們自主學習。
調(diào)查顯示,受訪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也都投入的極大的熱情,如“充分備課”“教學投入,富有激情”兩項均值達到4.4286和4.0000。老師們也十分注意良好的師生互動,如“表示對學生的關(guān)心”(均值4.1429)“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均值4.2857)“向?qū)W生表明隨時為他們的英語學習提供幫助”(均值4.1429)等策略的均值都比較高。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積極影響,激勵學生學習。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英語教師們也都與時俱進,采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輔助教學”(均值4.1429),對教學材料也認真甄別篩選,“選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補充材料”(均值4.1429)。鑒于獨立學員學生英語基礎(chǔ)較差,為了激勵學生的自信,該院英語老師使用了高頻率的“自信”策略,包括“不斷鼓勵學生”(均值4.5714)“積極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均值4.4286)“向?qū)W生傳授學習方法和技巧使學生”(均值4.4286)“了解出錯是學習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4.4286)“不斷鼓勵學生設(shè)計和學生能力相符的學習任務(wù)”(4.1429)“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能力”(4.1429)。但需要說明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和互動不是迎合學生,而是要保證教師的必要權(quán)威,維護課堂時許。如“紀律”策略中,“紀律認真記錄學生考勤”“督促學生遵守課堂紀律”這兩項策略均值也分別達到4.1429和4.2857。就“評價和反饋”策略方面,教師們也采取了客觀公正的評價方式,如“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學習”該項策略均值有4.1429。個別受訪老師甚至表示,對于英語基礎(chǔ)特別差的學生,在評價時教師還會有更多關(guān)注起其過程性的進步,考慮其學習基礎(chǔ)和學習態(tài)度、努力程度進行綜合評價。總體而言,該院英語教師均比較年輕,對教學充滿激情,享受教學過程,也樂于思考總結(jié),積極采取多種策略激勵學生學習動機,因此也不難理解在該學院的學評教中均有不錯的成績。
使用頻率較低的策略里面,使用頻率最低的策略是“請英語本族語者到班上開展活動”(均值1.8571)。這主要是客觀條件限制。參與問卷調(diào)查的老師一致認為適當?shù)匮埍咀逭Z者參與課堂活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的一種途徑,但是由于學校沒有經(jīng)費支持,因此基本不可能找到愿意無償授課的外教。資金的缺乏,也導致“給予取得好成績和明顯進步的學生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均值2.1429)這一策略無法實施,除非是任課老師自掏腰包。而大學英語教師一般課業(yè)任務(wù)較重,承擔多個班級的教學工作,因此如果均由英語老師自掏腰包進行獎勵也不現(xiàn)實。并且作為一名普通任課老師,如果采取從學生班費中提取經(jīng)費進行獎勵的方式也不合理。從這方面來講,學校層面如能有適當?shù)慕?jīng)費支持,將能對英語教學很有裨益。此外,由于上課時間限制,對于“請高年級學生到班上分享英語學習體驗”(均值2.0000)這一策略很少使用,一方面學生課業(yè)任務(wù)不少,英語課程一般都集中在上午,因此時間上較難協(xié)調(diào)。從后期訪談中,老師們也普遍反映,獨立學院學生學習意愿并不高,因此“定制學生個人學習計劃”(均值2.4286)方面學生并無多大需求。同時,自主性的動機策略運用均較少,最低的是“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選擇和設(shè)計”(均值2.5714)。受訪老師普遍表示,這項策略的實施首先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chǔ),其次需要任課老師和學生有充足的溝通渠道和時間,花費時間精力巨大。因為課程的設(shè)計一般遠遠提前于課程的授課時間,如果讓學生參與課堂的設(shè)計,可能涉及多次溝通、修改、返工過程,在時間上難以掌控。不過以后可以采取教學模塊式,讓同學參與個別模塊的設(shè)計,也是一種教學創(chuàng)新。
三、結(jié)束語
該項調(diào)查表明,英語教師在“幫助學生定制個人學習計劃”“請高年級學生到班上分享英語學習體驗”“請英語本族語者到班上開展活動”“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選擇和設(shè)計”“定期組織課外學習活動”“給予取得好成績和明顯進步的學生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的策略運用不足,這一方面和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和教師的教學觀念有關(guān),更為重要的是教學支持資源不足、教師精力時間有限等限制。不過,該院英語老師也積極采用了其他動機策略,在“教師行為”動機方面分值較高,表明英語老師對教學投入,熱情較高。此外,教學技巧和理念也比較得當,能通過“自信動機”“努力動機”和“興趣動機”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同時又采取“目標”“任務(wù)說明”動機策略給學生制訂切實合理的學習目標,給予明確的指導和要求。通過“紀律”動機策略維護良好的課堂學習紀律,通過“評價與反饋”動機策略,給學生客觀公正的學習評價。該院英語教師學評教的良好結(jié)果也從側(cè)面證實了該院英語教師的課堂動機策略實施較為有效。
參考文獻:
[1]Dornyei,Z.Motivationandmotivatingintheforeignlanguageclassroom[J].ModernLanguageJourna.1994
[2]Dornyei,ZMotivationalStrategiesintheLanguage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3]Dornyei,Z.ThePsychologyoftheLanguageLearner:IndividualDifferenc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Mahwah,NJ:LawrenceErlbaum.2005
[4]Dornyei,Z.TeachingandResearchingMotivation[M].Harlow:Longman.2011
[5]Dornyei,Z.&Otto.Motivationinaction:AprocessmodelofL2motivation[J].WorkingpapersinAppliedLinguistics(ThamesValleyUniversity,London).1998
[6]方雪晴.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研究——以上海地區(qū)部分高校為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7]方雪晴,陳堅林.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運用的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
[8]季明雨.關(guān)于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動機策略運用的調(diào)查[J].外語界,2004
[9]教育部辦公廳.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2007
[10]劉東樓.外語教學中動機問題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2002
[11]趙娜,王俊菊.中學英語教師課堂動機策略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
作者:黃艷群 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