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究性學習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研究性教學模式以自主學習、探究、實踐為特征,通過探索新的知識領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得到思維深度的提升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論文在介紹了研究性學習起源、概念和特點的基礎上主要研究了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的模式和實施方法,并初步探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效如何做出更科學的評價,進而有效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模式
一、研究性學習理論及內涵
研究性學習的起源可以追朔到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以及他的提問研究方式。而教育領域的研究性學習則產生于20世紀初歐美國家“新教育運動”中。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問題教學法”和“在做中學”理論〔1〕。1961年,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提出了InquiryLearning(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2002年2月,我國國家教育部頒布“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首次列入“研究性學習”板塊。2007年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2〕?!毖芯啃詫W習以杜威的建構主義心理學和克拉申的語言習得論為理論依據,是一種“探究+合作”式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挑戰權威,通過探索新的知識領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得到思維深度的提升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教師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一味地接收老師所授的語言知識的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自主探究性方式,通過多種渠道獲取語言知識,將其綜合應用于實踐,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以自主、探究、實踐為顯著特點,強調了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注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因此通過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和交際能力、合作能力,有利于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大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模式
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可以分為課題(問題)研究和項目(活動)實施類;根據組織形式的不同,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以個體獨立研究、小組合作研究兩種形式實施;根據研究的特點,將研究性教學模式分為問題探究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專題研究模式和網絡探究模式〔3〕。研究性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英語知識,更能夠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將學生學習英語的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化,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實施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可以按如下階段進行:(1)教師提出大綱,學生自主學習階段;(2)教師提出對教學重難點的處理意見,學生討論階段;(3)設計研究問題階段,確定合理的研究任務;(4)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階段;(5)呈現研究結果階段;可以采取編寫研究報告、演講匯報、演示示范等形式;(6)考核評估階段:可以采用學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評判等多種形式對研究性學習結果進行考核。
三、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評價模式
研究性教學倡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由選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最終成果展示形式,自主規劃和安排研究過程,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得語言知識,獲取各類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參與性。因此對于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與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效果評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更多地注重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結果,更多地采用終結性評估模式,對于學習過程很少進行評價。基于研究性教學模式的特點,對學生的成績評價需要更多注重研究過程、參與過程中的表現、學習過程中的態度和學習方法,需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模式。
1.評價要覆蓋面廣,涉及到學習各個層面。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對于學習中的各個階段都要做出評估,并在評估的基礎上及時給出反饋意見,有利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完善研究成果。對學生的評估目的在于不斷提高和完善。因此,教師要跟蹤學生研究學習全過程,做好詳細的觀察記錄,要設計好詳盡的評價標準方案。
2.評價主體要多元化,要從不同角度對學生研究學習過程進行評價。研究性學習過程強調合作精神、協作能力,因此評價主體不能缺少學生互評部分。研究性評價體系中,評價的方式可以是老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網絡學習系統的評價。同時也可以根據研究的內容及特點,可以由社會團體或社會個體進行評價。在此評價上,教師需要設計權重合理、內容全面的評價方案,得出綜合的評價結果。
3.評價方法要多樣化,可以采用量化分析,也可以進行定性評價。評價可以以分數體現、以等級體現,也可以用文字進行評價。教師需要學習和采用科學的、先進的評價模式,將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有效結合,公平全面地評價學生學習成效。
四、大學英語研究性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
研究性學習提倡學生自主性、開放性和探索性學習。因此在研究性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權威,而是以特殊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學習當中,真正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4〕。
1.教師要做精心的組織者和設計者。根據研究性學習內容的特點,教師要從整體全局上對學生活動的各個環節做出詳細的、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動,保證學生能夠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各個步驟。
2.教師要做多元的資源提供者。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做大量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及探究工作,需要參考利用各類信息與語言知識。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各類資源,做好連接學生與校內外各種資源的橋梁,幫助學生搜集資料,以便于學生進行有效的分析工作,為學生創建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平臺和條件。
3.教師要做全程跟進的指導者。在大學英語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全程參與,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困難,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在學習全過程中要做到鼓勵學生,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監督學生,一步一步完成各階段的任務,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研制”課題組.研究性學習教師指導手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周煥靈.研究性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
〔3〕鐘啟泉,安桂清.研究性學習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李其龍,張可創.研究性學習的國際視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敖登 單位: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