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讓素質教育插上藝術的翅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廈門大學坐落在被譽為“音樂之島”的鼓浪嶼之畔,立足特區環境,發揮重點綜合性大學優勢,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著手,充分發揮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激勵和熏陶作用,對接國際文化藝術學術交流,不斷改革創新,讓素質教育插上藝術的翅膀,實現人才培養的跨越式發展。
與藝術大師激情面對面
幾乎每隔十幾天,都有一次現代藝術大餐在等著你。對于富于創造力和激情的青年學子們及熱愛藝術的追隨者們來說,這無疑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作為一所有著81年辦學歷史的綜合性大學,廈門大學設有藝術教育學院,下轄音樂系、美術系及藝術研究所。近來,中外合作創辦的廈門大學中國歐洲藝術中心成為校園里一朵藝術的奇葩。創辦3年來,面向師生,為全社會帶來了大量精彩的藝術展覽。先后有歐洲頗具盛名的當代藝術家、冰島藝術家思古都·顧蒙遜,荷蘭新現實主義畫家吉多·弗勞斯特、挪威藝術家巴德·布萊維克以及皮特·霍斯坦先生等多位藝術家應邀來到廈門大學中國歐洲藝術中心展出作品。
與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們進行激情對話的機會那就更多了。中央樂團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多次到校,講授交響樂知識;上海京劇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炳淑來校舉行京劇表演藝術的專題講座;中國歌劇舞劇院、上海芭蕾舞團、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廣州老百姓藝術團、上海京劇院、廈門愛樂樂團等多個知名藝術團體都曾在這里留下他們的“驚鴻一瞥”。
高雅藝術進校園,把欣賞與普及教育結合起來。現場欣賞大師們的作品,聆聽大師們的創作經驗,面對面的交流,走近藝術,理解藝術,創造藝術。
“一分鐘!”引出全面藝術教育
在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一間普通的教室里,所有的學生手里都拿著一個土豆,他們被要求用土豆做一個一分鐘的錄像。他們在錄像中可以采用任何方式來使用這個土豆。
第二次課,每位學生都得到一張古典歐洲塑像的圖片,他們要用這個圖片和燈泡來創作一個可動的裝置,然后把這些裝置制作成一個新的一分鐘錄像。
這樣的課也許會讓人感到很新奇,教師則是由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邀請、由桑伯格學院委派的兩位外籍教師———荷蘭藝術家凡姆卡·斯哈伯和洽爾克?帝摩爾,更讓人稱奇的是———這節課作業的名字就叫作“一分鐘!”。
這“一分鐘”是美術系的新媒體工作室創作的初步作品。“一分鐘!”是指長度正好是一分鐘的錄像節目(包括題目),希冀以此創作出自由的作品。“一石擊起千層浪”,當“一分鐘”作業在藝術教育學院展出時,當各種由學生獨立主辦的個人展覽、音樂會的海報出現在廈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門前時,人們睜開了驚奇的眼睛。專業教育的創新激發起廈門大學面向全校學生的全面藝術教育的熱潮,積極加強對全面藝術教育的研究、提高藝術教育的針對性及實效性成了專家和思想教育者共同關心的焦點。每周一、周四下午是全校性選修課時間,有關美術、書法、音樂欣賞、電影、電視、戲劇等藝術類公共課程應有盡有,如《交響樂欣賞》、《中國書法欣賞》、《藝術美學》、《京劇學習與欣賞》以及《中西造型藝術》、《透視“建筑學”》、《竹笛洞簫演奏》、《電腦藝術學》等。學生們自由選擇,不亦樂乎。在教務處主持邀請學校相關專家學者開設的百科知識系列講座中,藝術類講座是重要的一塊。從“還珠格格”說開來的一場《喜劇縱橫談》引得了眾多喝彩。
藝術腳步向全社會邁進
藝術,在這座被譽為“南方之強”的高等學府里涌動著,現代藝術、傳統藝術、校園藝術教育的立體交叉,激勵著學生們的創造力。
在課堂藝術教育主渠道的推動下,廈門大學注重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定期研究每個時期校園文化建設的中心主題,形成以社會實踐活動、節日紀念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為主體的全方位、系列化、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格局及思想教育模式。每年4月校慶期間,“校慶文化藝術節”包括“校園十大歌手賽”和“班級全能大賽”;每年“五四”青年節期間,舉辦“青春頌”歌詠比賽;國慶游園、“一二·九”社團活動月、主持人大賽等各項藝術活動層出不窮。學生藝術團更是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這支活躍的校園文藝團體由銅管樂隊、合唱隊、南強話劇社、舞蹈隊、器樂隊、模特隊、曲藝隊等組成,平均每年有400500名隊員。至今約有近5000余人參加了藝術團,有近100位專家、學者曾對藝術團進行指導。每年均有2-3次參加全國、省、市各級演出,每年都在學校大禮堂舉辦專場音樂會,創作、演出了不少優秀作品,涌出了大量藝術人才。
藝術,不僅僅是高校的,更是全社會的。廈門大學積極組織各種藝術實踐活動,送“文化藝術下鄉”,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每年暑期社會實踐營中都有一支文藝小分隊,奔赴山區、城鎮及兄弟高校巡回演出。學生藝術團主動與廈門市社會各界聯系,共建“廈門市青年管樂團”,參加“九·八”投洽會及海滄大橋峻工典禮等有關活動,參加福建省“大中學生藝術節”、廈門市“群眾藝術節”等。1999年還組成廈大學生代表團赴澳門交流演出。
教育的繁榮對實現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來說,有著不容置疑的關鍵作用。同時,融文化性、思想性和全球性一體的藝術,對于激勵青年學生成才以早日實現社會發展目標,亦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自強不息,止于至善”,藝術的交匯激蕩起藝術教育的交響曲,激蕩起廈門大學培養塑造“T字形”人才的高音。藝術的力量托起素質教育多邊共贏的成果,托起小康社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