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德育工作問題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政治、經濟、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形勢下高校德育教育日顯重要,深刻地影響著德育改革的發展。高校德育所要達到的任務是為社會培養思想素養過硬、品德高尚的新型人才,引導性的服務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并為學校的全員育人工程注入無形動力、提供政治保證。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現實情況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情況,轉變德育觀念,使德育教育具體化并有時效性,將深化高校德育改革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為全面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內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主導著學校各項教育工作,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教學過程中,將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思想政治準則和法紀道德規范轉化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品質的活動。
二、創新局面下高校德育教育的現狀
在變革時代的大背景下,由經濟、文化、政治創新而促發的道德理念、價值觀的轉變,影響著各個年代的學生。面對全球化的新格局,高校德育工作所面對的是嚴標準、全方位的新要求。因此德育工作者需清晰的認識到前進的、全新的歷史進程,在經驗豐富、思路寬廣的基礎上掌握歷史的發展規律,使教育的視野更為寬闊。新環境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回顧我國高校德育發展歷程,德育工作者需進一步研究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改變其在教育環境中的配角地位。德育在現實教育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1)在教學工作中,德育教學占有很少席位的主渠道,這導致了德育工作時效性較低。大眾化問題表現為:育人標準不詳盡,育人內容不充實,德育方法較單一,育人進程易脫節,整體過程華而不實,內容缺乏具體性。現在的填鴨式德育方式并非目前學生所具備的學習經歷、社會閱歷、處事能力所需求的,影響了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也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積極培養。
(2)創新性的德育方法較少。以政治為主要元素的德育偏離了時代的發展潮流,德育工作注重與思政教育,卻忽略了我國現實國情是利益主體多元化和價值觀念多元化并存。有悖于目前大部分生于90后大學生成才路徑,故德育教育的內容顯得單調乏味,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
(3)德育教育主體力量較單一薄弱。大學生德育教育主體應涵蓋了高校、社會、家庭三方力量,且因各自的特點肩負不同的責任。但我們所熟知的高校德育工作脫離了社會和家庭,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導致大學生初涉社會之后的價值準則茫然。
(4)“德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工作內容無規范。“德育”的在教育體系中起著主導和統帥的作用。把德育標準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首要標準,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教育,加強德育理論的實踐和創新,注重學生個性思想道德發展所需,為學校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提供政治保證、為良好社會文明素質的形成奠定基礎。
(5)德育師資力量有待加強。隨著擴招后大學生人數的劇增,德育專職人員雖然增長速度與學生擴招速度遠不能成正比,以致二者比例失衡,導致專職思政隊伍力量尤為薄弱。
三、改進高校德育工作的對策
高校德育工作被賦予了較為突出的時代性,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準則、價值觀等都在不停的變化,高校德育工作也應不斷探索新途徑,做到與時俱進。
(1)推行明確的新德育觀念。推行德育方法現代化。首先,必須全面地理解高校德育的價值。高校德育更根本的是要培養德性,塑造完善人格,實現道德對人生的肯定、調節、引導和提升作用。其次,要重塑合理的德育理念。它應以關注人的生活、關注人的內心需要和幸福感為中心思想,強調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崇尚與被教育主體生活相符的道德。現代大學生的自主、渴望平等的意識都很強,這種以社會為本位的道德,能被大學生從心理上接受和內化,從而達到提高其品德素質的目的。德育工作者對學生應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對話”的管理方法,采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育方式,教師與學生要相互交流溝通,達到道德教育與情感融合的相統一。
(2)更新德育方法、拓寬和完善時代的教育途徑。被賦予時代性的德育工作內容,對受教育者而言是比較容易認可和接受的。應在德育基本內容上延伸其內涵。扎實的理論和科學的論斷是高校德育正確實踐的前提,要從原有的灌輸式教育方法轉變到自我服務的方法上來,靈活的推動受教育主體的能動性,在德育過程中應始終貫穿民主意識、民主作風和民主方法。在思想學習和實際行動中,積極利用網絡開展德育工作,開拓網絡教育新陣地,積極、有效、正確的引領網絡思想文化。利用信息知識的支撐作用,打造出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
(3)提升各方教育主題的凝聚力。大學生是負有社會責任和義務的個體,其優良品質的養成,社會和家庭起著引導和啟蒙的作用,只有在學校、社會、家庭三方教育力量相互溝通、相互協作的時候,學生品德發展的環境才是積極和健康的,應加強三者的聯系和溝通,以此引導德育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
(4)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提升德育教師素質。面對新情況、新問題,高校德育隊伍自身的建設的不斷加強也迫在眉睫,當整體素質增強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完成社會所賦予的時代重任。一是要加強和落實高校思政隊伍人才培養方案;二要增強專職思政干部與思政理論課精品課程的有機融合。在高等教育中德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育工作者和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標準、新要求,在更新工作理念的同時內化自身素質,為“以德治國”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