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院校德育工作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德育教育是中職院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在社會主義加速發展的今天,積極探索和研究德育教育的新途徑、新思路,是中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點。為了更好地推進中職院校德育教育深入開展,應做到使德育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與網絡信息平臺相結合,與安全法制教育相結合,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緊緊圍繞著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形勢。
【關鍵詞】德育教育;中職院校;新形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據數據統計,全國中職院校每年的招生情況是以幾萬人的數量在遞減,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普通高中在不斷擴招,中職院校生源在不斷減少,再加上生源的起點較低,差異較大,厭學情況較嚴重等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另外,整個中學教育環境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大都忽視了這類中等以下學生的德育教育,因此這類學生大都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那么在當代新形勢下,中職院校德育教育不僅要宣傳馬列主義、貫徹黨的領導、方針、政策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能夠建立正確的能力、意識和價值觀念,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四有”新青年。
1.更新理念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密切與實踐相結合
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迅速,企業競爭激烈,各個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樹立創新意識、競爭意識,明白在社會中優勝劣汰的嚴峻現狀。只有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樹立競爭意識,才能夠在今后的學習和發展中不斷進步。中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有過硬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的經驗,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同時樹立正確的觀念,積極進取,不斷進步,在實踐中全面發展。合理的實踐活動能夠積極引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能力水平,同時使學生形成自主意識,自覺主動的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塑造積極向上的人格。比如鼓勵學生走進社區,開展社區服務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與周圍群體的交際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服務意識;走進孤兒院,開展陪伴孤兒服務,培養學生珍惜當下的優越生活,學會關愛別人,孝順父母等;倡議學生在假期期間進行社會實踐,從社會實踐中更清楚的對社會形成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2.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共創和諧校園
法律,是反映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志,然而在當今社會,有很多人法律意識淡薄,不知道如何去守法,什么是違法,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正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呢?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要讓學生們樹立法制意識。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規矩,否則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容易沖動,他們叛逆,他們爭強好斗不計后果等等,他們擁有所有青春期孩子的特點,正因為是這樣,才更要好好學習相關法律知識,讓他們什么是違法的,一旦違法其后果是什么!在學校的德育教育不僅要在禮貌禮儀課、心理課上進行有意識的德育教育,更要將德育滲透到課余活動中,進行無意識教育:我校每周都要進行安全法制課,每天晚自習都要觀看相關視頻,每年5月份還要開展技能節、“五四”青年節等大型系列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之中受到教育,增強自信,體改競爭意識,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促使每位學生都能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
3.以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為特色
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是中職院校的教育特色。根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有關職業道德的內容對于中等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方向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所謂職業道德就是指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隨著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院校學生與高中學校學生有著明顯的區別,中職院校學生更具有職業性,對專業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畢業后更好的就業。基于此,中職院校在學生培養教育過程中要側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型人才。學會處理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水平。學會自我定位,對今后擇業就業能夠形成正確的認識和指導。
4.改革傳統教學方法、考試方法
中職院校在教學方法方面仍然有所欠缺,難以適應當前時展的需求。例如如何滿足當前課堂教學較為枯燥的問題,日新月異社會環境變化和企業對技工人才需求的變化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等等。如何能夠解決當前問題,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能力的技工人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探索研究的新課題,實踐證明,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是解決這一課題的有效方法。德育教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還要培養學生對學習和工作的探索能力,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等,使學生更快的融入這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去。考試形式應多樣化,不應只限制與卷子,可以采用課題論文及面試的形式,從而促進學生探究問題和語言現場表達能力。通過對考試形式的改變,實現學生由“被動應付”向“主動學習如何去做”來轉變,使學生全方面認識自我,明確發展方向,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對進行合理的規劃。
結束語
作為教師隊伍的一員,應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科學合理的進行教育工作的開展,樹立科學發展觀,以學生為本,創新理念,積極探索更加符合當代學生發展的教育方式方法,進一步完善教育體系,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水平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雪玉.淺談中職院校學生德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
作者:王穎 張毅 單位:秦皇島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