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航海法律教育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積極推動我國高等院校航海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一)出于減少海難與海洋污染事故的需要
海洋的水文氣候復雜多變,這使得航海業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尤其是自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船舶大型化、自動化和高速化的發展,海難與海洋污染事故頻發不斷。為此,我國與國際社會相繼制定了一系列規范船舶駕駛的法律法規與國際公約,即使這樣仍難以有效防范海難與污染事故的發生。究其事故原因,有近80%的事故源自船員的違規操作。這使得國際社會逐步認識到:船員作為船舶的直接操作與管理者以及航海安全公約的實際執行者,他們才是保障航海運輸安全的決定因素,因而提高船員依法操控船舶的法律意識是有效避免或減少海難與污染事故的關鍵。有鑒于此,加強對高校航海專業學生的航海法律教育,使這些未來船舶的駕駛者與管理者能熟知航海安全法律與公約并牢固樹立起依法駕船的法律意識,對于他們今后正確履行航海職責以避免或減少海難及海洋污染事故,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出于規范船員并保障其合法權益的需要
船員職業較為特殊,他們常年生活和工作在遠離陸地管轄的海上,因而我國的國內法以及國際公約都對這一特殊職業群體給予了格外關注。一方面,各種立法對船員的工作程序、操作方法與職責等法律義務作出了詳盡規定。另一方面,各種立法也對船員的法律權利及其保障作出了明確性規定。高校航海專業的學生只有熟知這些法律知識才能能明確自己的航海職責,杜絕以航海之便實施走私、販毒等犯罪活動,同時學會正確使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避免采用非法的維權方式破壞正常的航運秩序。
二、我國高等院校航海法律教育必備的教學內容
(一)有關航海業務方面的法律教學內容
高校航海專業的學生將是未來船舶的操作者、管理者與航海事業的主力軍,因此他們首先應熟悉和掌握有關航海業務方面的主要法律規定,從而為其今后合法履行航海職責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可以從有關這方面的國內法與國際公約中選取下述重點內容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一,由于提單是海上貨物運輸中最為重要的單證憑據,因此在有關海上貨物運輸的國際公約中,我們可選取《海牙規則》、《海牙———維斯比規則》、《漢堡規則》中的提單規則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二,在海上旅客運輸的國際公約中,我們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2002年雅典公約》中有關承運人的責任與免責、賠償責任限制等與船舶承運方直接相關的法律規定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三,在國內法方面,我們可選取《海商法》中有關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海上保險合同等與航海業務直接相關的法律內容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
(二)有關航海安全方面的法律教學內容
高校航海專業的學生熟知航海安全方面的法律將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航海工作中有效防范海難與海洋污染事故的發生。為此,我們可以從相關的國內法與國際公約中選取下述重點內容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一,在國際公約方面,我們可選取《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公約》、《1973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1992年國際油污損害責任民事公約》中有關避碰與防污規則、事故責任劃分及其賠償等重要問題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二,在國內法方面,我們可選取《海商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有關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船舶污染損害賠償及其責任限制等重要問題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
(三)有關船員權益與職責方面的法律教學內容
高校航海專業的學生只有熟知船員權益與職責方面的法律,才能在今后的航海工作中明確和恪守自己的工作職責并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此,我們可以從相關的國內法與國際公約中選取下述重點內容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一,在國際公約方面,我們可選取《STCW78/2010公約》、《綜合海事勞動公約》中有關海員工作職責、基本權益及其保護的相關規定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其二,在國內法方面,我們可選取《海商法》、《勞動法》、《船員條例》中有關船員與船長的任職要求、工作職責、船員勞動合同、勞動者基本權益及其保護等重要規定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
三、我國高等院校航海法律教育應采用的教學方法
(一)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法律研究與自學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經指出,“未來社會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至關重要,它不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需要,也是他們步入社會后不斷尋求發展完善的需要。航海法律教育也是如此。為此,教師應當注重在課堂上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通過圍繞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內容提出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法律求知欲望,其后通過指導學生自我思考來調動其法律求知思維,隨后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與發言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法律求知狀態,最后通過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課后查閱相關法律資料、關注司法時事來引導學生的法律自學活動。這樣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法律研究能力,培養他們法律自學能力,幫助和引導他們順利完成課后的自學。
(二)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與應用能力
由此,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取典型案例來將抽象的法律理念與規則轉化為具體生動的實務經驗,從而為學生們提供直觀的認識,增強其對法律認知的現實感與深刻性,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從案例中抽象出來的法律原理與規則,并借此鍛煉其靈活運用法律知識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教師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選取貼近船員工作與生活的典型案例,并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踴躍發言,從而在氛圍良好的師生互動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與應用能力。
(三)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增進學生對法律的理解與學習興趣
以計算機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有機結合在了一起,通過直觀生動的教學展示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由此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其易于理解教學內容,同時激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建議在航海法律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在講解航運業務法律時通過FLASH動畫來展示海上貨物運輸及其單證的流轉程序,以此增進學生對相關航海法律知識的理解與學習興趣。
四、結語
總之,伴隨著我國及世界航海業的迅速發展,航海法律知識在航海業務與船員生活中的作用將會日益顯著。極推進高等院校的航海法律教育,對于不斷提高我國航海專業學生的法律素養,培養復合型、高素質航海人才,繼而提升我國船員乃至航運業的國際競爭力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楊海濤單位:欽州學院法律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