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經費投入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的成本之憂殘疾人作為一種弱勢群體,所占比重較大,但接受高等教育的殘疾人則很少,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種種。對有些殘疾人并不是沒有能力去接受高等教育,而是沒有機會踏入這片對他們而言的“教育新天地”,對這些人而言,在基礎教育面前已經是望而卻步,高等教育的門檻則更是高不可攀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成本的分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
以人力資本理論作為高等教育實施成本分擔的經濟學基礎,有力的詮釋了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準確分析了教育與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正相關關系,指出人在物質生產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人力資本具有再生和可持續發展的特征它是創造經濟價值的第一位資本。人們通過教育或培訓等方式,有利于自身價值的發揮并積累自身的人力資本,在工作和實踐中發揮其資源優勢。因此教育使個人、國家和整個社會都有益教育實行成本分擔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人力資本理論只是告訴了我們高等教育成本是否應該分擔,并沒有規定一定要分擔或者如何分擔。基于人力資源理論在教育成本上的詮釋,在高等教育成本的具體分擔上一般要遵循兩條基本原則即利益獲得原則和能力支付原則,并基于實際狀況在兩者之間做出有效的權衡。
美國著名的教育經濟學家布魯斯•約翰斯頓認為,高等教育成本至少包括四個方面:教學成本、研究支出、學生生活支出和放棄的收益。他認為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是指高等教育成本完全或幾乎完全由政府或納稅人負擔轉向至少部分依靠家長和學生負擔,他們交學費補償部分教學成本,或支付使用費補償由政府或大學提供的住宿費和膳食費。他認為高等教育成本應該來自于四大塊:政府、家長和學生、高校、個人或機構捐助者、其中主要向學生和家長收取學費,也包括向學生提供以學生貸款為主的經濟資助。基于以上對教育成本的劃分以及在充分考慮殘疾人這一特殊的接收高等教育的對象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的權衡利益獲得原則和能力支付原則成為了切實落實高等教育成本這一教育財政制度的關鍵點。
如若按照利益獲得原則,則在高等教育中國家、社會、企業團體和個人都獲得了利益和好處,所以他們都應該支付相應的教育費用承擔起投資高等教育的責任,這是提高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并且由于個人收益大于社會收益,個人分擔高等教育成本比例不能過低。這對于殘疾人高等教育來說顯然是不恰當的,一般而言受過高等教育的殘疾人與文化程度相當的正常的普通人相比,在學業水平、就業狀況、實際操作、適應環境等各種能力上都是處于劣勢的。因此,支付高等教育的費用應當根據主體分擔的能力來確定,即能力大則多分擔,能力小則少分擔的能力支付原則來確定成本分擔的標準。殘疾人大學生與健全大學生所交學費應有區別。能力支付原則不僅是促進教育公平的助推劑,同時也是社會公平的內在要求。在殘疾人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本上突出能力支付原則是一種正確地選擇。
(二)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之切“一保吃飯,二保運轉,最后才能考慮教學和發展”是高等院校傳統上的理財觀念定位。受此陋習的束縛在高等教育經費的投入使用上不夠理性。對于殘疾人高等教育而言,我國對其專門性投入整體上不足,缺少專項投入,社會上的捐贈作為一項投入對于解決教育經費短缺的問題也是“杯水車薪。”經費上的不足給殘疾人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阻力。為此,要重視廣大殘疾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權益,拓展殘疾人高等教育的經費投入渠道,緩解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在教育經費生的難題。
(三)緩成本之憂、解經費之切基于以上對人力資源理論對教育成本的理論性闡述以及殘疾人接在受高等教育時所面臨的在教育成本、經費上所存在的實際性困難,如何緩解教育成本之憂,解決教育經費之切成為了重要的關注點。首先,殘疾人大學生與健全大學生所交學費應有區別。按照教育成本分擔的能力支付原則,按照殘疾人大學生的實際經濟支出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收費標準,不能將將收費標準整齊劃一。
其次,發揮獎、助、減、免、貸的作用。殘疾人就讀的院校可以視殘疾人大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合理的權衡,實行獎、助、減、免、貸。作為成本分擔者的高等院校,為保障自身的權益,可以對他們采用“合同式、契約式”的資助辦法。作為政府要健全、細化資助政策,確保殘疾人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可操作性。再其次,專項、細化管理,加大投入。殘疾人高等教育曾一度受到忽視,在管理上不夠到位,對此,政府要轉變傳統觀念,加強對殘疾人高等教育的專項管理與細化管理。同時要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為殘疾人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師資上的保障。此外,在加大投入的同時,注重提高資金投入的質量,確保資金投入的使用科學合理。
最后,多樣化的辦學體制,多渠道的經費來源。殘疾人高等教育不屬于我國義務教育的范疇,在我國目前對教育投入還比較有限的情況下,創新辦學體制,打破傳統的教育成本分擔結構,實現多元化、多角色的成本分擔。廣開渠道,拓展教育經費的來源,鼓勵來自社會企業、團體、個人的友善捐贈,以彌補政府在投入上的不足。
二、結語
整體而言,我國的殘疾人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得到了來自政府和社會的重視,但是殘疾人高等教育在教育成本分擔、教育經費投入等方面還存在不合理之處,教育政策還未完全到位,仍需要進一步的建設與完善。對殘疾人高等教育的優化與提升是一個永續漸進的過程。
作者:王立軍單位:安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