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人文素養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歷史具有非常高的人文性。所以,在歷史教學中也必須要貫徹人文主義精神,將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提高學生對文明的認識和感知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育目標。
【關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人文素養
歷史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明,體現著一個民族的進步,記錄著一個國家的辛酸與光輝歷程。作為一門學科來說,歷史具有非常高的人文性。所以,在歷史教學中也必須要貫徹人文主義精神,將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提高學生對文明的認識和感知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育目標。歷史教學中這種人文主義培養方式有利于幫助高中生實現更加全面的發展和提高,促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1.結合歷史事件,提高高中生的人文情懷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過往的人世浮沉和風云變幻。高中歷史教學中應該重視歷史事件的講述,讓學生能夠學會自己分析歷史事件,從歷史事件中汲取經驗、吸取教訓,體會歷史事件中折射的人文主義精神。例如教師在講授商紂王昏庸無能、寵愛妲己、不分奸佞,最終導致商朝覆滅的歷史時,便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具體的事件案例,讓學生自己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商王朝覆滅的原因。在學習抗日戰爭這段歷史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相關影像資料為學生講述日本侵華時的種種罪行。例如播放南京大屠殺的視頻,觀看南京大屠殺的圖片資料等,從而讓學生對日軍的殘忍行為有一個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再如周幽王寵愛褒姒,烽火戲諸侯最終誤國的故事;商鞅因變法得罪舊貴族,終致五馬分尸結局的故事。在講述這些歷史事件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首先進行自我思考與分析,談論自身對于這些事件的感受,然后組織班內學生進行討論,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每一個歷史事件都是當時當地人們實際發生的,每一個歷史事件的背后都蘊含著當時人們的心理特征,對這些事件進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感知能力和人文主義情懷。
2.追溯歷史脈絡,提高學生的文明認識與感知
歷史是對以往實際發生的事物、事件的一個追溯。以中華文明為例,中華文明是經過幾千年的陶冶和傳承發展起來的,對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因此可以說歷史是文明發展的痕跡,在歷史的長河中載滿了文明遺留的腳印。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脈絡,提高學生對文明的認識和感知能力。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從封建時代初始的秦朝開始進行梳理,一直到封建時代末期的清朝,將所有這些經歷過的朝代的經濟背景、經濟發展狀況、經濟制度等相關內容進行總結,讓學生對比不同時代的經濟發展情況,得出經濟發展的歷史規律。再如教師在講授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的時候便可以向學生展示中國古代不同朝代的書法,商朝的甲骨文、秦朝的小篆、以及之后的隸書、行書、楷書、草書等,讓學生可以從文字的變化中體會文明的發展歷程。歷史追溯法是學習歷史的很好途徑,通過對歷史進程的梳理學生可以對歷史的發展變化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形成一個完整的脈絡,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把握。并且在梳理文明發展進程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文明的認識和感知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主義情懷。
3.轉變傳統教育理念,貫徹人文主義教育精神
在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高中歷史教學越來越枯燥死板,毫無生趣,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成績很難提高。所以,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提升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便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當務之急。歷史是對文明發展的記述,歷史學習的重點在于體會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人文主義精神,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因此高中歷史教學應該致力于這項目標的實現。在以往高中歷史教學中,出于應付高考的需要,教師往往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書本知識,而不對知識本身進行細致的講解,不對歷史事件的內涵做細致的分析。長久以往,對學生歷史價值觀的形成是有害的,單純的死記硬背課本知識無法使學生形成對歷史系統完整的認識,無法使學生從歷史事件中體會其背后蘊含的深刻哲理。所以,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模式。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和情懷,引導學生細心體會歷史事件,從歷史的發展變幻、歷史人物的起伏波瀾中領悟歷史發展規律,總結歷史發展經驗與教訓。并從這些經驗教訓中尋找智慧,豐富自身閱歷,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提供幫助。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往往將考試效率放在第一位,如何在短期內提高學習成績是其最看重的。高考對于每個學生都很重要,提高學習效率,提高高考成績在高中學習中自然重要。但是若不能抓住教育的本質,本末倒置,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歷史教學的核心應該在于培養學生的文明感知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主義情懷和人文素養。這些才是根本上提升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關鍵,而提升歷史學習能力是提升學生歷史成績的關鍵。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提升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就在于“授人以漁”,看似浪費時間,實則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歷史成績,并且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轉變傳統教學理念,貫徹人文主義教學精神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并且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
【參考文獻】
[1]成林萍.歷史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養[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2]楊默.提高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思考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作者:高小燕 單位:石莊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