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探究論文:校內化學實驗對科技探求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顏丙明單位:邳州市岔河初級中學
學生分組實驗的內容主要有:①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前后質量測定;②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前后質量測定;③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前后質量測定。實驗現象包括三種情況:生成沉淀、生成氣體、既沒有生成沉淀,又沒有生成氣體。在第三環(huán)節(jié),筆者組織學生交流、匯報了實驗結論,引導學生分析了實驗結果不一致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第四環(huán)節(jié)中,筆者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補充演示實驗———在密閉裝置中進行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并通過引導學生評價實驗裝置,分析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沒有變化的原因。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筆者利用水分子模型的拆分組合,理解水通電分解的反應實質,進而領悟到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與內涵,即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三不變”———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沒有改變。
以建構主義認知理論為指導,在教學中筆者主要采取了“發(fā)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方案→驗證假設→總結規(guī)律→揭示本質”的教學模式,在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中展開思維對話,一步步引領學生探究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總量與生成物總量之間的關系,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和科學探究能力。在課堂上,筆者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引導學生適時總結,自主解答疑問,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了學生不懈探究的熱情與自信,發(fā)揮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智慧,從而達到了訓練思維和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目的。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協(xié)作互動,師生間平等對話,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主動建構知識,發(fā)展實驗技能。
運用化學實驗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1.確立地位,發(fā)揮功能。遵照《標準》的基本要求,確立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把它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并加以有效實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而不能忽視或淡化其作用,把它看做化學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
2.凸顯現象,易于觀察。要保證化學實驗現象的明顯出現,讓學生易于觀察和判斷。因為化學實驗的本質是通過實驗現象來表現的,學生只有通過觀察現象才能理解物質發(fā)生的變化,認識物質的本質屬性。
3.優(yōu)化實驗,提升內涵。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將以往驗證化學知識或事實的實驗,轉變?yōu)橥ㄟ^實驗來探究這些化學知識或事實的探究性實驗,以提升化學實驗的內涵和品質。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實驗問題,激勵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
4.貼近生活,增強趣味。化學實驗的內容應盡量做到“兩個貼近”:一是貼近學生生活,二是貼近社會生活或生產實際。反映的事物或現象最好是學生身邊經常發(fā)生的或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同時要增強實驗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眼球,激發(fā)主動參與的意識。
5.淡化界限,全員參與。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并不存在涇渭分明的界限,教師要盡可能地淡化這個界限,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與機會,增加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次數,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驗完整的探究過程,保質保量地完成《標準》規(guī)定的“學生實驗活動”。
6.注重環(huán)保,減少污染。本著“愛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的原則,盡量選擇反應物和生成物無污染或污染小的實驗,對實驗產生的污染物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回收和處理。
結語
毋庸置疑,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要真正發(fā)揮其作用,學生務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并自覺遵守實驗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化學實驗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這些基本技能的訓練融入具體的化學實驗活動中,逐步提升學生實驗能力,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