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評價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和體系的設計
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發展黨員,全面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入黨動機,尤其是意識層面的考察是最難入手的。而“五個意識”的培養和教育就是對入黨動機的深入培養和教育。用“特征行為”來反應“意識”狀態是可以采納的手段之一。而“行為”所能體現的“意識”狀態往往不是唯一的,交叉和相互影響的很多。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一個約簡的過程,這樣才能有利于對其權重進行客觀分析。基于這種思想,以黨員發展的“十六字方針”為依據,以“培養和教育出合格的共產黨員”為內涵,結合“五個意識”應具有特征,通過采取矩陣數據解析法對能反映其具有狀態的“行為”進行約簡后得到了二個一級評價指標,五個二級評價指標和十三個三級評價指標的指標體系。
根據大學生黨員“五個意識”培養和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目的和基本原則,大學生黨員“五個意識”培養和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設計:理論學習、服務行為、信息處理、奉獻行為、執行力。
(一)理論學習理論學習的效果是衡量黨的意識是否已經具備的一個重要指標。黨的意識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每個黨員無論在何種崗位,何種地方都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黨的意識體現在黨的整體層面上,反映的是黨與國家政權和人民群眾關系的總體意識。黨的意識是政黨的靈魂。通過理論學習則能充分地了解黨的意識的具體內涵和外延。這一指標體現在黨建知識和國情知識的掌握程度上。這一評價指標主要是通過測試來體現。通過率達到60%以上的則視為基本通過。達到90%以上的,可視為對于黨的意識理解較深刻。
(二)服務行為服務行為可用于評價是否具有較強的宗旨意識。所謂宗旨意識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它是我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力量源泉,也是我黨區別于共他政黨的最顯著標志。大學生黨員是否已經具有宗旨意識,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體現。一是是否服務同學,二是是否服務集體,三是是否服務社會。對于這個指標的評價采用在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設置場景和平時考察相結合。觀察大學生黨員是否在平時會力所能及的幫助同學,是否會主動地服務集體,例如為班級復印所需資料,擦擦黑板等小事,是否在平時生活中主動地服務社會,例如讓座,幫他人提重物等。對于經常性有服務行為的同學可視為其已基本具有宗旨意識。
(三)奉獻行為奉獻行為可用于評價是否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責任意識是政黨及其黨員在思想觀念上的對政黨的使命、任務、奮斗目標的責任擔當。而要評價是否已具有所需的責任意識,奉獻行為經分析后認為是最能體現的。奉獻行為這一指標主要通過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設置場景和平時考察相結合,觀察大學生黨員是否樂于奉獻自己的勞動和時間為他人,為集體服務,是否會有推托的現象。是否能夠力所能及的為他人或集體奉獻自己所擁有的智力或財力物資。對于具有奉獻行為的大學生黨員認為其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
(四)信息處理所謂大局意識主要是在思想觀念上牢固樹立維護中央絕對領導、絕對權威的政治大局意識,牢固樹立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長遠發展的大局意識。而信息處理這一指標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是否主動獲取信息,二是是否在全局的角度分析信息,發表言論。這一行為能夠較好地體現大局意識的具有狀態。這一指標的評價主要通過未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設置場景和平時考察相結合,觀察大學生黨員的信息處理的兩個方面的情況。如果能夠主動獲取信息且從大局出發,則認為該名大學生黨員初步具有大局意識。
(五)執行力具有執政意識就是要求每一個黨員仔細思考“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去建設這樣一個執政黨”這一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對于大學生黨員來說,如何用平時的行為來體現執政意識是否存在。根據分析認為,大學生黨員應以主人翁的身份來要求自己,自己的每一種行為皆代表著黨的一種行為,時刻關注,不管如何建設黨,都需要執行力,執行政策,執行方針等。執行力這一指標就是通過未事先通知的場景設置和平時考察相結合,觀察大學生黨員平時是否對于交給的任務具有較強的主動意識,并認真執行,能否對于黨和國家的政策堅決服從,并主動地創新地開展工作。
三、大學生黨員“五個意識”評價指標的測評
有了評價指標,需要有一定的測評來進行。結合需評價的效果,我們結合情商養成訓練和黨員繼續教育創新研究的實踐基礎上從。
(一)知識測評一是試卷式的測評,通過考試來了解。二是通過各種趣味性的知識競賽或學習活動,來了解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的效果。
(二)關系測評通過對大學生黨員學習、生活、工作圈內人員的滿意度調查,通過調查的結果可以判斷該大學生黨員的服務行為是一個常態還是個別時段的行為,是否是將宗旨意識始終放在首位。
(三)態度測評采用記錄狀態的方法來測評大學生黨員當時的態度。通過對態度的測評,可以了解大學生黨員是否有奉獻的意識,并且是否已付諸成為奉獻行為,從而判斷是否已具備一定的“責任意識”。
(四)分析測評通過各類有爭議事件的討論、參加集體活動時的積極表現程度來進行。可以記載實際的情況,通過分析來判斷大學生黨員是否采用現實判斷,靈活地運用已知信息和現有方針、時事或所處的環境來做出適宜的決策和行為,發表合適的言論。
(五)能力測評通過大學生黨員在實際參與各項社會工作或活動中體現出來的能力進行記載,記載方式為:某某方面的能力強、較強、弱、很弱、無幾個等級。
通過對能力的測評,可以了解該大學生黨員的執行力如何,從而進一步反映該大學生黨員是否具備執政意識。因為能力或許會有欠缺,但是如果具備有執政意識的大學生黨員,會有很強的主人翁意識,會積極主動地想其他辦法來彌補能力上的欠缺,從而完成工作。能否對于黨和國家的政策堅決服從,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工作行為。
作者:崔永霞單位: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