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窺體育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從阜陽市區的城郊中學、紅旗中學等10所中學中抽取62名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得到有效問卷53份(男50名,女3名;普通中學30份,重點中學23份;年齡范圍在24~45歲之間).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采用教師職業倦怠問卷調查表(共設置了15個題目),分別從情緒方面(6個題目)、人際方面(3個題目)和認知方面(6個題目)調查了教師職業倦怠情況.采用點計分法,按“經常”“有時會”“從來不會”分別計5分、3分和1分,分值低于30分的表示還沒有產生職業倦怠癥,31~56分表示已經出現職業倦怠前期癥狀,超過57分表示已產生職業倦怠癥狀.
2)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教師職業倦怠心理以及對策方面的文獻.
3)訪談法.走訪學生和體育教師,了解體育教師上課的情況.4)數理統計法.將統計回收的問卷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中學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狀況調查結果由表1可見,53名體育教師中人已產生了職業倦怠癥狀,24人已出現職業倦怠前期癥狀,15人沒有產生職業倦怠癥狀.這表明阜陽市區體育教師躍然職業倦怠問題并不明顯,但處于前期倦怠心理的人數所占比例較高,值得關注.
2.2中學體育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問題的原因分析表2說明影響體育教師職業倦怠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社會認知、學校和個人三個方面.
2.2.1社會認知方面在社會意識中,人們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將學科按照對孩子考大學的作用劃分等級,家長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上,阜陽地區的大多數家長也是如此.家長只顧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情況,不重視體育鍛煉.而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人們習慣用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優劣的標準,學校升學率高意味著生源有保證,學校創收好,因此,學校想方設法提高升學率,強調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使“高等級”的學科群體社會認可值高于“低等級”學科群體.雖然這種指導思想是片面的,但長期形成的社會認知模式,體育教師無法改變.體育的特點是身體練習,它的精神價值、社會意義均在身體實踐之中,它具有人人都可以參加的特點,不像其他學科文化——參加者必須受過專門訓練,因此在社會認知中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在社會認知中,體育教師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識”,他們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化身,置身于“文化知識”群體中的體育教師內心不能接受這種看法,逐漸形成職業倦怠意識,感覺職業地位低下,沒有發展前途.
2.2.2學校方面目前,競爭上崗已成為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中學教師有了危機感,執行新課程標準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要轉變教學觀念,加強非專業的文化知識學習,不能用傳統的模式教學.他們要學習計算機技術,要在學歷上達到更高層次,這些變化使他們感到難以適應,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由于城區學校教學質量較好,大量鄉村學子涌入城區學校學習,但體育教師人數卻未增加,一個體育教師要承擔5~6個甚至8~9個班級的體育教學任務;學校受資金的限制無法更新體育設施,體育教師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又要參與組織其他課外體育活動,身心疲勞是可以想象的.然而,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著中、高考運轉,體育教師雖然工作量大,任務繁多,但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在福利、培訓和進修深造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另外,沿用幾十年不變的教材,教學過程索然無味,長期的重復性、缺乏創造性勞動,使體育教師失去了富有創造意義的工作積極性與成就感,產生了悲觀、失落情緒.
2.2.3個人方面使命感與責任感、壓力與困惑等心理感受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心理問題.對于那些整天忙于工作,無暇充實自己生活,性格內向、與人交流較少的體育教師來說,面對趨于復雜的師生關系,學生管理難度越來越高.并且同事間糾紛及家庭困難,增加了體育教師的精神負擔,導致體育教師身心疲憊,出現沮喪情緒,失去工作熱情,進而消極對待學生.教師被認為是社會上最崇高的職業,而體育教師現實生活中的諸多不堪——工資低、住房難、負擔重,導致他們情緒低落,產生心理波動.筆者的調查結果表明,有40%的體育教師從事第二職業,而很難集中精力從事教學工作,從而產生了體育工作的倦怠心理.
3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應對策略
3.1體育教師要有堅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練就過硬的教學本領
3.1.1以良好的心態應對各種壓力體育與社會環境、家長的教育理念及學生素質密切相關,阜陽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城市,要改變家長的傳統教育觀念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體育教師要了解工作的可能性與限制性,要正確認識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的關系,要用發展的眼光和平和的心態積極參加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和積極的生活情趣,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積極的態度投入體育教育工作.
3.1.2正確對待社會認知加強自身文化修養長期以來,有些人認為體育教師無文化修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體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體育教育專業的特點和意義,努力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完善知識結構,練好過硬的教學本領,以不斷增強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努力創造工作業績.只有這樣才能轉變社會意識,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3.2學校管理層要給予體育教師多方面的支持學校要多為體育教師創造工作機會、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恰當的發展空間.如舉辦校內比賽和運動會、校際間的友誼比賽,既增進了學校、學生之間的友誼,又為體育教師發揮專長提供了機會,而且通過活動還能體現他們的專業學術價值,增強其成就感,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學校應為體育教師的發展創造條件.如給體育教師提供外出深造的機會.學校要肯定體育教師取得的教學訓練成績,使之遠離職業倦怠狀態,貫徹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要尊重、信任體育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增強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理解與信任,為體育教師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寬松、團結、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3.3地方政府要積極支持體育事業發展地方政府要大造聲勢,為體育教育和體育教師正名,形成有利于體育教育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阜陽市廣播電視臺、報紙等媒體要宣傳體育的重要性和作用,多報道轄區內的體育運動會或比賽,以便市民多了解體育,激發體育興趣,消除人們輕視體育教育的陳腐、落后觀念,讓重視體育運動和體育教育成為全社會的文明風尚.政府要加大對體育教育的扶持力度,市政府支持、教育部門領導重視是體育教育發展的有力保證.市政府應根據具體情況幫助那些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認真開設體育課.政府要保證落實“陽光工程”政策,合理配備各中學體育教師,加大監管力度.現在中學體育教師成分比較復雜,既有師范院校畢業的專任教師,又有非師范院校畢業的大學畢業生,還有聘任的兼職教師等,這樣更會引發各種各樣的體育教學問題,因此,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準入門檻,也是防范和消除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的一個重要手段.
4結束語
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心理對體育教師、體育教學工作都是有害的,消除體育教學職業倦怠情緒,激發體育教學職業熱情和興趣,既需要體育教師作出努力,也需要政府、社會和學校大力支持.
作者:徐立彬單位:阜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