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庭學習狀況調查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胡進 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1.調查結論
(1)學生的基本信息分析。五、八年級學生,有四成學生在中等班額班級(30~39人)中學習;三成學生在大班額班級(40人及以上)中學習;二成多學生在小班額班級(29人及以下)中學習。五、八年級小班額班級,男生比例明顯高于女生比例。五、八年級不同班額的班級,非獨生子女比例隨班額的增大而減小,小班額班級非獨生子女的比例最高。五、八年級不同班額的班級,非北京戶口比例隨班額的增大而減小,小班額班級非北京戶口的比例最高。綜上所述,小班額班級男生、非獨生子女、非北京戶口的比例均較高。
(2)學生的家庭學習條件。關于學生及家長的教育期望:五、八年級大班額班級學生大學以上自我教育期望的比例最高,小班額班級學生大學以上自我教育期望比例最低;八年級大班額班級學生家長對孩子大學以上教育期望的比例最高,小班額班級學生家長對孩子大學以上教育期望的比例最低。關于學生的家庭學習條件:小班額班級、中等班額班級學生與大班額班級學生的家庭學習條件方面有差別,尤為表現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方面。
(3)學生的家庭業余生活。五、八年級大班額班級學生參與家庭業余生活的比例較高;八年級大班額班級學生7小時以下睡眠時間比例較高;中等班額班級學生每天看2小時以上電視的比例最高。
2.建議
(1)關注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班額的分布比例,逐步減少大班額班級的數量與比例。我國多年來大班額和生師比研究的缺位和無知覺,說明我們的教育研究沒有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我國目前在班額與學生學習成就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幾乎是空白,班額問題從來沒有真正進入我國眾多教育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視野之中。似乎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現在的新課程改革,無論是教師為中心的教育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在中國,都不用考慮班額的大小。似乎在任何班級環境中,我們的各級教師都可以從教如流,我們的各年齡階段學生都可以并應該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似乎班級人數的多少,在中國從來都不是需要考慮的可以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1]
調查表明,北京市五、八年級仍有三成多的大班額班級,只有二成多的小班額班級。主要緣由是: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北京市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中小學入學人數的自然減少,加之擇校風愈演愈烈,使得基礎教育內部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表現為生源、師資急劇地向城市學校、縣鎮學校、重點學校聚焦,呈現出“吃不了”的大班額局面。在許多大班額的班級中,老師在黑壓壓的教室中聲嘶力竭,就像一個年輕力壯的車夫,拉著一輛嚴重超載的大車,奮力地向前,車頭已經跑出去了,可車身還在原地沒動。[2]大班額班級教學的困難可見一斑。北京市教委為了調整與控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班額,早在2006年就出臺了《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北京市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對中小學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做了具體規定,小學和初中班額不得超過40人。
針對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班額的分布狀況,我們需要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做好控制大班額的數量與比例的工作,將義務教育階段的班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關注與研究小班額班級多元化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調查發現,在五、八年級小班額班級中男生比女生高近十個百分點,有四成學生為非獨生子女,有三成學生為非北京市戶口。可以判斷出小班額班級學生為多元化學生群體,小班額班級已經成為容納非北京籍學生的主力軍。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大,城市借讀學生以及非獨生子女的數量日益增長會成為北京市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反映出小班額是在擇校基礎上形成的,突出表現為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一般學校,在生源、師資方面又呈現出“吃不飽”的現象,形成了擇校基礎上的“小班額”。
為此,一方面,如何更好地探索適合多元化學生群體就讀的小班額班級辦學模式、管理形式、辦學措施和教學策略,把小班額班級的學校辦出特色、辦出質量,讓這些學生從生理、心理上接納、適應乃至喜歡北京市的基礎教育教學環境,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也是我們需要長期關注的難點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在對這樣一個多樣化的小班額班級學生群體開展教育教學時,要研究不同群體的心理特征與發展需求,既要研究作為主流群體的北京市學生的特點、獨生子女的特點,更要研究不占多數的非獨生子女、流動人口子女的心理特征與發展需求等,采取多種多樣、機智靈活的、因材施教的教學形式與內容,實現北京倡導的適應每個兒童的教育。讓每個生活學習在首都的中小學生都能分享基礎教育的優質。
(3)關注與研究小班額班級學生的家庭信息技術條件的不足。小班額班級學生,受制于家庭經濟條件制約,在家庭計算機、上網條件方面亟待改善。在家庭擁有計算機方面,五、八年級小班額班級與大班額班級分別相差24,25.9個百分點;在家庭擁有上網條件方面,五、八年級小班額班級與大班額班級分別相差27.3,28.3個百分點。可見,小班額班級學生家庭信息技術條件相對較弱。
學校在面對這一群體開展教育時,要利用學校的信息技術條件的優勢,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提供學生運用計算機、利用網絡學習的機會,以此彌補學生家庭信息技術條件的不足。
(4)利用學校的有利資源,豐富中等班額班級學生的業余生活。五、八年級中等班額班級學生每天看電視2小時以上的比例最高,在一些家庭業余生活方面的比例較其他班額的班級學生的比例低。在家庭信息技術條件方面,也與大班額班級的學生家庭有較大差異。為此,中等班額班級的學校,要利用學校的一切資源,豐富學生的家庭業余生活,把學生注意力從單一的對電視的關注方面分散開。例如,利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定期開放學校圖書館,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要充分利用學校的信息技術條件的優勢,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提供學生運用計算機、利用網絡學習的機會,以此彌補學生家庭信息技術條件的不足。
(5)保證不同班額班級學生的睡眠時間,特別是八年級大班額班級學生的正常睡眠時間。調查表明,有近6成的不同班額班級的五年級學生睡眠時間為7~9小時(不含9小時),有30%的八年級大班額班級學生只有7小時以下睡眠時間,遠遠高于小班額班級學生以及中等班額班級的學生的比例。
為此,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荷等,以保證不同班額班級學生的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