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少年家庭教育與學校的合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家長與教師關系不和諧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由于二者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教育觀念的差異,使得在面對和處理孩子產生的問題時容易產生分歧。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現在大多數家長文化素質較高,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而教師由于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學生群體以及以往的教學經驗,生源的差異性,從而使家長和教師在認識和處理問題上的一些分歧,導致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和諧的現象。另一方面,部分家長由于其文化素質不高,所接受的教育知識匱乏,單方面地認為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責任都在學校或是教師,這也使得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和諧。
(二)家校合作中意愿表達有分歧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良好成長,但是在實際的家校合作中,由于雙方都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如果孩子出現問題,雙方本能地都會為自己辯護,指出對方教育的不當之處,這時,雙方就容易發生不愉快,只有當雙方都能在第一時間,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肯定對方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共同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更合理、妥善地處理問題,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
(三)家校聯系不及時、不充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各自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都不輕松,而使雙方都能詳細了解孩子生活、學習動態的尤其重要的家校聯系,卻不總是及時和充分的。這使得當學生出現問題時,由于雙方聯系、溝通不及時、充分,沒能提前、及時地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導致問題的進一步惡化,或是失去了最好的處理問題的時機。
(四)家校聯系方式過于簡單目前,不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意識到家校聯系的重要性,有很多學校,組織學生自己準備家校聯系本,用以家長和學校間對學生動態的掌握和了解,但由于學生扮演著“中介”身份,使得這種信息的傳遞,不夠全面和客觀,并且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素質還未達到成熟水平,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一些教育方面的處理方法,對于孩子來說,“顯隱結合”更加適合,所以,家校聯系方式應當更加多樣以及貼合人性化,并且需要家長與教師都主動地搭建起溝通、交流的橋梁,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健康良好發展。
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合作的途徑
(一)提高自身素質,互相學習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結合,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雙向配合來完成,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不斷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相互交流,互相學習,與時俱進。一方面,家長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多看一些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與水平,并豐富自己的教育理念,同時,還可以多與其他家長交流、探討一些共同會面對的教育問題,找到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師相對于家長來說,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上更具專業性,但仍須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知識,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夯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基礎,使自己在面對和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游刃有余。家長和教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還要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和學習,實現優勢互補,以達到更好地教育孩子的目的。
(二)明確自身責任,優勢互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合作,需要雙方明確各自的責任所在。首先,家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親和性、生活性、自由性,使得對孩子的知識、心理、性格等各方面的教育可以隨時隨地開展;而學校教育所具有的專業性、計劃性、系統性,使得其在培養孩子系統的知識學習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其次,不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利用其各自的優勢,找到教育的側重點,明確各自所承擔的責任,比如說,家庭教育側重于德育,那么,學校教育就應德育、智育分配相當,二者達到有效結合,以促進教育目的的實現。
(三)加強聯系,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分不開的,二者是相互交流、相互促進的關系,只有做到你我不可分割,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才能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動態,以便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能找到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現有的家校聯系方式也比較多,比如說:家校聯系本、家訪、電話、短信溝通、家長會等等,通過適合具體問題的方法來加強家長和教師間的聯系,有利于雙方互相了解和理解,相互支持和配合教育工作的完成,以達到更好地教育孩子的目的。
(四)建立家校互評激勵機制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達到相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的水平時,還需要形成專業、系統的家校互評機制,將隨機的、分散的家校聯系方式和內容,通過專業、系統的指導和整理,將好的教育方法通過一種互評和激勵的制度展示出來。比如說:評出季度優秀家長和教師、開展定期教育知識講座、制作相關教育知識展板等活動方式,以提高家長和教師對于教育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結合,促進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的不斷優化,最終實現教育目的。
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不可缺失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注重發揮對青少年的個體成長教育,學校教育注重培養青少年的整體發展教育。針對青少年的個體差異,二者在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及內容上應揚長避短,共同培養,真正做到相互溝通,以便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有效合作中走向雙贏。
作者:張瑜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