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求繼續教育發展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繼續教育路徑分析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推動經濟和社會的轉型,這就需要大力創新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優化、整合閑置的教育資源。繼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之后,繼續教育成為了我國第三種教育形式,這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對大學教育的重要補充,對它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推進繼續教育的體制創新和改革。
(一)認識層面。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來,對人才培養更加重視,人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在社會的各種資源中,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必須讓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讓更多的一流人才不斷涌現,讓人才發揮更大的生產力。這就需要不斷提高認識,強化繼續教育理念,在繼續教育和創造實踐中落實“人才強國”的各項任務。繼續教育不僅是一種補償教育,也是造就高端人才和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徑。現在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多樣化發展的社會,繼續教育也是一種多樣化的教育,社會要尊重人的個性化發展,它包括在對繼續教育專業、技能等各種各樣的投資上、選擇上,我們要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每一個行業都需要一定的行業技能,把衡量人才的標準單純從文憑轉向技能、素質等各種因素上。目前我國對繼續教育的定位認識不到位,市場屬性認識不明確,教學質量沒有把控,這種認識上的不足,正是我國繼續教育發展式微的重要原因,要先從認識層面系統梳理繼續教育發展的思路和模式,才能制定繼續教育科學發展的規劃與策略。繼續教育是人追求自我認識、自我提高、自我實現的一種進取的行為,是著眼于人不斷自身發展的渴求。
(二)制度層面。大力宣傳繼續教育對國家、個人發展的重要,同時加強政府的扶持力度,出臺相應政策,引導社會資金對繼續教育培訓事業的投資,尤其是學歷層次比較低的在職人員,他們渴望獲得繼續深造培訓的機會,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但一些企業單位對員工繼續教育反應冷淡,有的甚至明確反對,缺少制度、法律法規層面的繼續教育是難以保障很好的實施的,我們應該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法律、法規,出臺實施適合中國國情的繼續教育的制度,使繼續教育制度化、規范化,并提升到法律的高度,真正做到繼續教育從理念到具體的實行上。各行各業也要健全繼續教育激勵機制,把繼續教育與工作考核、職稱評聘、個人收入等人事管理與薪酬制度銜接起來。鼓勵個人通過多種形式接受繼續教育,同時為員工接受繼續教育提供條件。在全社會,要營造出對繼續教育和人才隊伍建設良好的環境,形成有利于發展各類繼續教育的社會氛圍,解決阻礙人才隊伍建設和繼續教育發展的認識問題、制度機制問題,只有從制度層面建立健全,才能保障繼續教育的發展。
(三)形式層面。現代終身教育思想自20世紀60年代產生以后,經歷了幾十年的啟迪,這一思想日漸成熟并被社會廣泛接受,但這一理念轉化為內在于人的知識體系卻遠遠沒有達到,知識的傳授要有物質載體,繼續教育正是在這一點填補了終身教育的不足,各種各樣的職業院校,技能考試認證班,個人修養培訓班等各種形式的培訓機構不斷出現。尤其是網絡、視聽信息手段的發展,能夠快速形成新的多層次、多學科、多功能的繼續教育網絡,為繼續教育多類別辦學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務。繼續教育的辦學可以通過脫產、半脫產、業余學習或結合課題學習和研究等不同的教育形式,靈活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方式,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機制,是不斷提高繼續教育效率的重要保證。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繼續教育發展迅速,成人中等、高等學校的畢業生累計近7000萬人,廣播電視大學畢業生累計700萬人,通過自學考試獲得高等教育學歷的超過800萬人。職業培訓的規模也持續增大,近幾年全國企業職工培訓規模每年都達9000萬人次左右。當前我們應充分發揮現有的各種教育資源,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繼續教育,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學習平臺。
二、結束語
發展繼續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探索方面的重要舉措,同時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有繼續教育貫穿于人自身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才能不斷提升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當前對于繼續教育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我們的認識要上升到整個經濟社會的宏觀層次,又要不斷推進繼續教育的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的改革。
作者:張文濤單位:商丘師范學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