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繼續教育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學生來源復雜,入黨動機多元化,存在理想信念危機。繼續教育學生來源上的復雜,導致了這些學生在入黨動機上的多元化。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多元文化的碰撞、沖擊,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也產生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使大部分學生在入黨動機上更多考慮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實惠”,較少思考作為一名黨員能為國家和黨的事業做出多少貢獻。
2.重視發展程序,前期培養與后期教育失衡。由于繼續教育學生來源的復雜、學習時間、空間的差異性較大,大部分高校在繼續教育學生發展黨員工作上都高度重視,根據《中國共產黨黨員發展程序》,從積極分子的培養考察到確定為發展對象,再到被發展為預備黨員階段,到最后轉為正式黨員,都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黨員都經過了一系列的培養、教育與考核,但是發展程序結束后,部分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產生進入了“保險箱”的想法,放松了理論學習和對自身黨性修養的培養鍛煉。不少黨支部也因為種種原因忽視了對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的再教育,理論學習和組織生活都逐漸放松,這種前期培養與后期教育的失衡,使黨員意識逐漸淡化,黨員的使命感、責任感也逐漸變弱。
3.基層組織建設薄弱,黨務工作水平亟待提高。目前高校繼續教育受學校和學院發展目標和模式的影響,基層組織建設尤其是學生支部建設較為薄弱,其發展思路、工作制度、保障機制、活動陣地建設都急需完善。除此之外,學生黨建工作要良好有序進行,需要一批業務熟練、穩定務實的黨務工作者。通過對一些繼續教育學生黨建工作的調查發現,繼續教育的基層黨務工作者幾乎沒有專職人員,基本上都是由輔導員、班主任或者學工團委的老師兼任。他們本身工作就很繁忙,且現在許多高校都是多校區辦學,學生黨員的發展需要經過團委、組織部、黨辦等部門審核,工作手續上的繁瑣和黨建工作本身的專業性,使得黨務工作量也隨之加大,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創新黨建工作的專門思考也就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4.制度建設滯后,與新時期黨建工作要求脫節。高校繼續教育學生黨建制度建設滯后,一是原有的制度不健全,二是部分制度過時,不能適應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發展要求。尤其是缺乏對繼續教育黨員有效的監督、考核和反饋制度,導致學生發展后的行為規范與學習生活得不到有效的監督,起不到黨員應有的模范作用,支部生活缺乏活力,墨守陳規,黨員的作用在同學中消弭。
二、創新高校繼續教育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
1.創新教育內容方式,抓好“入口教育”。要做好繼續教育學生的黨建工作,必須抓好“入口教育”,即黨校學習。而黨校學習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黨員的后續培養和發展,因此必須創新教育內容方式,提高“入口教育”的質量。黨校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在共鳴中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認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黨校任課教師的選聘上,也要挑選理論基礎深厚、實踐經驗豐富、對繼續教育學生有一定了解的教師來進行授課,同時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以豐富的形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挑選個別社會經驗豐富、通過學習思想得到升華的學生進行交流,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黨校學習的內容能夠真正深入人心,使學生真正地實現“思想上入黨”。
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抓好黨員的“繼續教育”。首先要加強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形成高效管理體系的基礎,應建立包括黨校學習制度、積極分子選拔與培養制度、思想匯報制度、黨員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制度、黨員學習制度、黨員組織關系管理制度等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使支部各項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黨員組織紀律嚴明,促進黨員質量提高,支部生活豐富高效。其次要加強黨務工作者自身能力素質建設。黨務工作者自身工作能力和黨性修養的高低決定了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嚴肅性??梢詮膶W生中挑選責任心強、能力素質高的學生黨員作為黨建工作助理,從而使黨務工作者能夠從繁忙的具體業務中解脫出來,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黨員的考察和教育上。再次是建立科學、高效、嚴謹的黨員考核評價和反饋機制。繼續教育黨員群體中,年齡偏大的老黨員世界觀和價值觀已初步形成,有些年輕黨員由于不能客觀對待社會問題,會在思想和行動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因此要建立科學、高效、嚴謹的黨員考核評價和反饋機制,有計劃、有階段性的對黨員進行考核和評價。
3.豐富“黨日活動”形式,加強內涵建設。繼續教育學生黨員因年齡的差異、學習時間的不同、經費的缺乏,在黨員活動上易流于形式,內涵建設不足。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找準繼續教育學生黨建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以此為突破口,實行黨員活動項目化管理,對精品項目進行資助,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活動項目的申報、過程監督和考核評價,提升活動質量,加強學生支部的內涵建設。協調學校有關部門,與學校其他學院聯合建立“黨員之家”,使繼續教育學生黨員通過和普通高等教育學生黨員在活動中的溝通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通過朋輩影響,提高黨員活動的有效性。發揮地緣優勢,進行主題教育活動。如筆者所在河南省,有“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的焦裕祿精神、有“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有“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任長霞精神等等,通過組織學生黨員實地考察這些先進人物紀念館,學習其先進事跡,使他們親身體會到共產黨人的“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高尚精神,使思想得到升華,并在自己的工作中付諸實際行動。
4.利用“3G”技術,更新載體,推進黨建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而這些信息又改變著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模式,同時也影響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黨建工作者要充分發揮電子黨建的作用,與時俱進,利用微博、QQ、飛信、微信等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搶占思想政治輿論的制高點,實現“網絡育人”的功能。如筆者所在學校即是利用飛信制作“手機黨報“”旭日”電子周刊等,每周一期發給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培養對象等,引導學生客觀分析問題,正確面對國家和社會發展過程出現的種種問題,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培養作用。
作者:武威單位: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