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改革中的利益沖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改過程中的利益沖突
首先,任何改革都會造成原有的利益格局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利益沖突,這就涉及利益調整問題。改革是否能成功,不僅需要其大方向正確,目標合理,也同樣要看利益調整能否被改革所涉及的各群體所接受。因此,在做出具體分析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認清誰是改革的“利益相關者”;他們中是贊成改革的多還是反對的多;贊成或反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從這些原因中分析出他們贊成或反對的力度會有多大。只有客觀地分析好以上各種因素,深刻認識到中國教育改革的難度,才能實事求是地制訂出教育改革的合理目標及科學的推進策略,從而使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堅定平穩地前進。
二、教改理念與目的
教育的真正核心理念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而為了實現這個理念,就必須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也就使得我們必須做到: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課程內容的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
三、應試教育改革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矛盾
在教育改革的目標已經十分清晰的情況下,其推行進程卻異常艱難,不斷受到各方面的抵制。大家都了解到現今的教育存在著各種嚴重弊端,然而經過多年的努力,卻仍然無法從根本上對其做出改善。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這一改革觸犯了改革前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這些利益相關者有很多,現在就以應試教育改革為例,從利益角度上,從校長、學生家長、教師這三方面進行說明。對于校長來說,在學校教育資源的配置方面,最有效的方式是看能否更好地維持或提高本校在激烈的校際競爭中的地位,是否能促進學校的整體發展。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他們最關注的是自己的子女是否能享受到更多優質的教育機會,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對于教師來說,他們希望學校的教育資源能為他們的教學工作提供便利,以提高教學效果。就校長來看,要提高本校在校際競爭中的地位,學生的成績必不可少。就家長來說,他們的子女能否選擇更好的學校,關鍵在于子女的成績。至于教師,其教學效果的好壞,最直觀的體現在于學生的成績,這直接影響到其本人的職業成就感以及其他如名譽、職稱評定及相關聯的物質待遇,這使得提高學生的成績成為了以上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需求。當然,如果能做到即保證學生的升學考試成績不下降,又能真正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這種方式肯定會被大家欣然接受。但是升學考試,本來就是擇優錄取,這“優”指的就是分數,而在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方面,對其進行專門的有針對性的考試教育方式肯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而教育部門為了給改卷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必須設置一個相對標準的答案,以便能讓不同的改卷老師在改卷時不會因各種因素造成誤差而導致評卷的不公。正是這“標準答案”,使得應試教育在各教學機構里成了必然的教學手段。最終導致以上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不贊成應試教育改革,改革的步伐自然也會受到極大的阻礙。
四、總結
但不管這種應試教育模式有多難打破,我們在現在和將來的教育改革中,都必須不斷奮斗。這就需要我們在改革過程中,找到一個既能真正促進學生發展,又能讓參與教育改革的各類人群得到合理利益回報的模式,從而使得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堅定平穩地前進。
作者:徐航單位: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