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網絡教育改革平臺的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當前數字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中小學已經陸續建立了校園網及相應的管理和應用平臺,并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成為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客觀條件及人員編制的限制,大部分學校沒有配備專門的網絡設計或維護人員,校園網的建設基本上是依托其他網絡公司進行開發和管理,解決的方案多以建設學校網站、校園辦公和教務管理等系統為主,有些校園網甚至是直接在企業管理系統基礎上改造而成,沒有對中小學教育的特點、現狀以及家長、學生的需求和學生心理狀態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加上各個學校的教學要求、管理方法及運行模式有很大的差異,造成對數字化校園的作用和功能定位認識不清,缺乏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不能滿足學校教學、教研、管理和素質教育等多方面的要求,也不能適應當前和未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廈門一中校園網始建于1997年,是福建省最早實現校園網的中學,網絡硬件環境相對完善,有專門的網管中心,近千臺的應用終端及與之配套的軟硬件設施,也積累了大量的校園網建設與應用經驗。但總體上看,雖然廈門一中校園網的建設起步較早,期間也經歷過多次的升級和完善,但信息服務體系不夠完備,應用缺乏集成性,信息化應用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主要表現在:
(1)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部署相對滯后,信息資源分散,缺乏公共的基礎數據平臺,信息的標準化和共享度較低;
(2)網絡提供的服務及應用資源較少,許多與課程改革和學校管理相關的應用系統急需開發或完善;
(3)輔助教學平臺和網絡課程的應用化程度不高,沒有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的優勢;
(4)網絡安全漏洞多,幾乎處于不設防狀態,易遭受外來威脅和攻擊;
(5)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無線通信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的網絡構架已顯得相對落后,師生對系統的升級和改造呼聲日漸強烈。吳旭日(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福建廈門361003)摘要:本文以廈門一中為例,介紹如何構建一個與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相適應的數字化校園網。
二、數字校園網絡服務應用平臺的系統組成及建設目標
為了更好地利用現有的網絡硬件資源,擴展校園網的功能,提升校園網的運行效率,實現教育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廈門一中決定對現有的校園網絡進行升級和改造,重新建構一個技術先進、覆蓋全面、應用深入、高效穩定、安全可靠、擴展性強及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校園網絡綜合應用服務平臺。數字化校園網絡平臺建設的出發點是充分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互聯技術和云計算技術,實現從環境資源、教育教學、學校管理、學生課外活動的網絡化和數字化,拓展校園網應用的時間和空間維度。
1.項目建設完成后實現如下的總體目標
(1)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提供一個交流的服務平臺,促進教學和科研的發展;
(2)為學校管理提供高效、共享的管理平臺,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
(3)為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一個開放的數字化環境,提高全體師生的信息素養。
2.數字化校園網絡服務平臺的系統設計和體系結構應體現下列要求
(1)系統設計必須遵循標準化、結構化、模塊化原則,采用面向對象方式;
(2)基于B/S結構,開發語言采用Java或.Net,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與可維護性,能適應未來應用的變化和發展;
(3)考慮和原有網絡系統、硬件平臺和數據資源的兼容和集成性,保護前期投資;
(4)充分考慮系統的安全性,具有較強的備份和恢復機制,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證極端情況下數據的安全;
(5)適應智能手機的發展,具備手機客戶端功能,提供多種形式的客戶端訪問;
(6)建立云計算服務器基礎平臺及云計算存儲平臺,采用先進的虛擬化技術,實現網絡服務、資源和數據的集中管理。
3.數字化校園網絡服務應用平臺包含如下的功能模塊
門戶網站、基礎數據庫維護管理、多角色帳戶管理、信息、辦公管理、校務管理、教務管理、學籍管理、教研管理、德育管理、網絡課堂、站內短信、班級主頁、網絡U盤、數據備份、數據恢復、信息查詢和手機客戶端等模塊,不同學校可根據自身特點和需要進行適當的增減。
三、構建校園網絡服務平臺時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1.應用模塊及教學資源使用率偏低原因
多年來,廈門一中一直致力于讓校園網絡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服務?,F在,“校園網”和“信息化”已經成為廈門一中的一個特色、一個品牌,進而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網絡應用氛圍,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教師和學生應用群體。但是,現有校園網上的部分應用模塊和教學資源使用率偏低,一些看似功能強大且花費了大量精力開發的功能模塊,如網絡課堂、選課系統、備課系統、學生成長記錄等模塊老師們使用興趣不高。歸納起來,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功能設計沒能貼近應用實際,如備課系統。由于老師的教學過程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雖然網絡上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模板,但個性化不足,內容更新緩慢,備課時間長,未能充分發揮數字化的優勢。
(2)操作繁瑣,效率低下,如網絡課堂。老師們不僅事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做課前準備,還得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評價和反饋,性價比不高。
(3)條件限制,無法全面推廣使用,如網絡課堂。因于網絡課堂需要網絡與計算機環境,但學校電腦機房數量有限,無法大規模應用。
(4)管理困難,干脆關閉,如網絡論壇等。
2.設計網絡服務平臺時應注意如下的問題
(1)實行單點登入和多角色管理,將大部分應用統一到同一系統界面中,保持數據的一致性;
(2)基礎數據庫支持多種格式的導出和導入操作,方便數據的維護和管理;
(3)界面友好,用戶可自定義操作界面及功能模塊的排列方式,實現個性化操作;
(4)簡化操作步驟,同一應用模塊的各種操作應盡量在同一個功能界面中完成;
(5)支持在線編輯并兼容Office文件系統,實現所見即所得;
(6)支持云計算,降低網絡建設費用,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
(7)支持手機客戶端和手機短信功能,讓智能手機成為電腦終端的重要補充。
作者:吳旭日單位: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