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學前師資隊伍創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既為幼兒升入小學做準備,也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奠定基礎.學前教育的實施效果,關系到人口素質的提高和民族興衰.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正處于體制轉型期,從原來提倡的辦園體制社會化改革、社會力量辦園過渡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幼兒園辦園水平面臨提升.學前教育是否能夠健康發展,關鍵在于能否擁有一批合格的教師隊伍[1].本文從當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現狀分析出發,探討了建設高素質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有效途徑.
1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分析
1.1學前教育教師的身份定位不明確,社會地位低
學前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以致學前教育教師身份顯得很特殊.其雖是教師大家庭中的一員,但與中小學的教師不同,盡管擁有“教師”的稱謂,卻不能享受教師的名份和權利[2],甚至連教師的事業編制都沒有.學前教育教師扮演著這種模糊不清的社會角色,使之處于附屬、邊緣的社會地位.這種情況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溫州也不例外,據溫州市教育局2005年12月統計,全市共有專任學前教育教師11426人,其中事業編制的教師只占9.85%,而合同制和臨時輔助人員各占60.07%和30.08%[3].
1.2學前教育教師待遇不高,職業認同感和滿意度低
學前教育教師的待遇分兩類,一類是有事業編制的學前教師,主要分布在公辦和國有民辦的幼兒園,她們的工資福利待遇與小學教師相差無幾;另一類是合同制的學期教師,絕大部分分布在社會力量辦學的幼兒園里,她們的工資待遇較低,每月收入不到兩千元,而且大多數人沒有享受社會保險等福利.由于待遇和地位不高,導致學前教育教師的的職業認同感和滿意度低.
1.3學前教育師資分布不均衡,優質師資過于集中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各地方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財政投入不一樣,造成城鄉之間和不同辦園模式之間的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學前教育優質師資不斷向城市有一定規模的優勢幼兒園集聚,造成了學前教育師資分布不均衡.從學前教育教師職稱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幼教高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集中在省級或市級幼兒園內,縣鄉鎮幼兒園高級教師很少,偏遠山區和農村就基本沒有了.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分布不均衡,導致人們對優質師資的渴望,主觀上放大了學前教育師資供求矛盾,不利于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1.4學前教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整體素質偏低
學前教育是啟蒙教育,一位幼兒教師對幼兒的影響是全面的、深遠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學前教育的質量.就目前狀況來說,幼兒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整體素質偏低.據溫州市教育局2005年12月統計,在專任學前教育教師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僅占29.25%;從職稱構成來看,幼教高級及以上職稱的專職幼兒教師全市只有366名,占總數的3.2%.另外,未評職稱的學前教育教師高達9197人,所占比例達80.49%[3].
1.5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流失嚴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不穩定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之后,由于編制計劃限制,很難考進有事業編制的公辦幼兒園;到民辦幼兒園工作,又可能面臨工作待遇低和工作環境不夠好的境況,于是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一畢業就改行,導致有限數量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流失,加劇了學前教育師資供需的矛盾.另外,當前學前教育以民辦為主體,幼兒教師缺乏公辦學校教師擁有的穩定感和歸屬感,跳槽、改行的現象也十分普遍.加上幼師隊伍的純女性化,很多幼兒教師在成家之后不再從事幼教工作,造成學前教育師資的經常性流失,客觀上加大了幼兒師資培養的任務.
1.6學前教育合格教師缺口大,優質師資補充渠道窄
由于有限數量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流失和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不穩定,導致學前教育合格教師缺口較大.與此同時,優質師資補充渠道過窄.從溫州來看,學前教育師資主要來源于培養質量較高的浙江師范大學幼兒師范學院、溫州大學教育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以及職業中專和少數高職院校(如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中專生和高職生;由于招生計劃限制,高校培養的高質量學前教育師資猶如杯水車薪,每年缺口很大.
1.7當前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體系結構不合理
前些年,在師范教育從三級培養向二級培養過渡過程中,許多幼兒師范學校實行“關、轉、升、并”,由于學前教育自身學科力量弱,在社會上又處于“邊緣化”,導致大學里該學科得不到重視,其發展舉步維艱.尤其在綜合性大學里,由于培養目標出現偏差和缺乏師范生學習的文化氛圍,師范生雖在知識、能力方面是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未來教師氣質和素養培養缺乏.另外,由于幼兒師范學校合并或升格,許多幼兒師范學校已不復存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承擔培養優質學前教育的畢業生任務,雖然滿足了一部分城鎮幼兒園對優質學前師資的需求,但廣大基層農村和民辦幼兒教育機構很難求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使各類中等學校幼師班獲得生機,降低了學前師資初始的從業水平.
2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途徑
在2010年7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主席提出,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基本普及學前教育、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的任務,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首先需要大批合格的幼教師資,這就為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結合當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現狀,本文提出了如下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途徑.
2.1推動學前教育立法,保障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在教育法律體系日趨完善的今天,唯獨學前教育的專門性法律尚存空白[4].當前,學前教育立法甚為必要,應從法律高度明確學前教育重要性,使義務教育向學前教育延伸,將學前教育的重大意義、宗旨、性質、地位和政府及行政部門在發展學前教育中的責任,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5].通過對學前教育立法,實現以法律規范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各方面的關系、條件與行為,重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嚴格執行幼兒教師資格標準,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保障并促進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發展.
2.2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作用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著某些地方政府不重視或認識偏差,及其各職能部門職責劃分不明晰、職能發揮不充分、協調合作不到位等問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明確了學前教育政府職責,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這就要求地方政府應重視學前教育,不能將學前教育簡單地推給社會和市場,更不能將原有的公辦幼兒園轉制,應根據《綱要》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學前教育的宏觀指導和管理、相關部門履行各自職責、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發展學前教育.
2.3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改善學期教育教師待遇
當前學前教育經費嚴重匱乏,其所占全國教育經費比例10多年來在中一直徘徊在1.2%–1.3%.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直接導致公辦幼兒園少、辦園條件差、幼兒教師待遇低等問題,加速了學前教育隊伍的不穩定和人才的流失.因此,依法落實學前教育教師地位和待遇,切實維護其工資、職稱評聘和社會保障等權益,就必須有充分的經費保障,加大政府財政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也只有充分的經費支持,教育主管部門才能解決學前教育體制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學前教育教師待遇才能得到改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才能穩定.
2.4促進優質學前教育師資均衡分布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導致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甚至無法顧及學前教育的發展.地域經濟的差異決定了學前教育也要差異性發展,不同區域不追求一個發展模式,不搞一刀切.在同一區域內,應盡量實現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不要只注重普及學前教育而忽略均衡發展.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農村公辦幼兒園,充實農村幼兒園的師資力量,并積極采取扶助措施,使農村公辦幼兒園教師成為學前教育師資合理流動鏈開端,加快縮小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差距;通過創新辦園模式,積極推進名園規模的擴張和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拓展,以克服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短缺問題,為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2.5重構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
提升學前教育水平的關鍵是師資.目前幼兒教師數量緊缺,高水平幼兒教師更缺,其根源在于師資培養體系不夠健全.一是各地很少有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等院校,絕大多數幼兒園都很難補充到正規幼師專業的畢業生,造成學前教育師資學歷和專業合格率不高.二是對幼師的培訓內容基本上是按照中小學教師培訓內容進行,沒有高質量學前教育專門培訓教材和培訓大綱,培訓缺乏系統性、規范性和針對性.因此,應該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體系,擴大學前教育師資培養規模.在辦好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同時,集中力量規劃建設一批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省級層面在辦好本科學前教育專業之外,可以規劃開辦1–2所學前教育專業五年一貫制專科師范學校,落后省份可以兼顧開辦若干所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并不斷擴大各個層次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計劃.高校應承擔大量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任務,減少或取消職業中專或高中幼師班招生.實行學前教育專業提前單獨錄取,鼓勵優秀生源報考學前教育院校和專業.盡快制定我國幼兒教師教育標準,提高幼教師資門檻,提升幼教師資整體質量.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依靠幼兒師范院校建立幼兒教師培訓基地,提高學前教育教師隊伍素質,進一步拓寬學前教育教師來源渠道.加強師范院校與幼教機構聯系,實現教育理論與實踐融合,確保學前教育教師的專業素質.
3結論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生教育的基礎環節,建設并優化配置一支素質優良的幼兒教師隊伍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的學前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要從教育立法、政府重視、財政投入、均衡優質教育師資資源、健全師資培訓體系方面來保障和促進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