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學生青春期教育管理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春期在心理學上又叫做“心理斷乳期”,這一時期是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中職學生在青春期所表現出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厭學心理中職學生由于在初中沒有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身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在學習上沒有動力,甚至對所學科目喪失興趣和信心,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周而復始,會逐漸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逃學的行為。
2.自卑心理中職學生因為學習成績較差而未能順利升學,本身會存在失落感和自卑感。再加上中職學校和初中的教育方式有區別,學生很難適應新的教學環境,無法融入課堂教學。久而久之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3.網絡成癮問題大多數中職學生在這一階段都會有嚴重的厭學情緒,據調查發現,這些學生認為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成就感,也無處去宣泄自己的情緒,網絡此時成為他們最好的伙伴和發泄情緒的最好工具,只有在虛擬的世界他們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對網絡的極度依賴就容易形成網絡成癮的問題,這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業,更會引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4.情感問題和性心理問題這一時期的學生具有明顯的情緒兩極性,容易產生過度興奮和暴怒的情緒,主要表現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同時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異性充滿了好奇,性意識開始萌動,因此早戀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在交往過程中,他們會有很多困惑,容易產生性心理問題。
二、中職學生青春期心理問題的教育管理對策
中職學生青春期的心理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作為一名教育研究者,如何妥善解決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是當前研究的主要課題。筆者認為,對他們的心理教育仍然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內在一致性,三者的密切配合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通過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困惑,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1.營造健康的中職生家庭環境父母在中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過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父母對子女的關注和關愛是孩子形成良好心理狀態的基礎,我們要充分重視家庭環境對中職生心理的影響。(1)家長應多了解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作為家長應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和學習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如上網或者閱讀有關報刊等,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堅定的信念,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以及調整自己的心態。(2)家長應重視家庭環境的優化,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場所,父母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孩子。父母之間應該和睦相處,創建美滿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孩子樹立榜樣,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質。
2.強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全方位開展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各中職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將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滲透在教學當中,通過教師的指導,能夠使學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時學校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在課堂教學之外也能讓學生體會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科技的不斷進步也使得利用信息媒體進行教育成為可能,這是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不斷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教師的心理健康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能夠起到榜樣的作用,教師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可以養成熱情、積極等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也要時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做一個有心人,和學生真正成為朋友。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積極制定相應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案,促進中職生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總結
良好的社會環境是中職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質的重要保證,中職生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不良誘惑的影響,因此各個部門應該重視加大對文化市場環境的監管力度,讓青少年在更加良好的大環境下成長。
作者:居曉曄 單位:徐州能源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