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結合生活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語文是一門植根于生活的學科,我們的學生每天都要用到語文,而他們卻一天天害怕語文,趣味性很強的語文學習在實際操作中成了枯燥乏味的事。語文教學的現狀是不但喪失了維夫斯所說的“討人喜歡的”“容易”的“理論”,還使得“有著巨大效用的”“相當困難長期”的“實踐”。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教學使語文學習遠離了生活,生活中那些鮮活、靈動的、形象的事物沒有機會進入學生的視野和想象,不能成為他們思想的源泉,不能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從而使語文在孩子們的眼里成了一堆枯燥的文字符號。課本以外的生活,是語文教學廣闊的天地,也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帶著這樣的反思,我認真研讀了新課標,結合教材,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探索。不但將課程資源開發落實到語文學習,而且將語文學習的目標直接指向使學生成為一個“健康的人”“自主的人”“社會的人”。
1、生活教育的內涵
生活教育的內涵是讓學生“用書”,而不是“讀書”。語文教學有多方面的功能,讀書識字,理解感悟,鑒別欣賞,表情達意等等,但也不可避免的擔負著生活教育的責任。生活教育就是“用”好書,活學活用,書本與生活相結合,不生吞活剝,食書不化?!度龂萘x》中諸葛亮舌戰東吳群儒時說,“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何能興邦立事?”“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攻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死讀書,讀書死,便是讀死書,自然不能學以致用,讀書便失去了作用。語文教學中的生活教育,是教人由書本走向社會,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被動走向主動,由承襲走向創業,由空談走向行動,只有讓語文教學鮮活起來,才有意義、有價值、有生命力。陶行知在曉莊師范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很值得我們研究與學習。如今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知識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經濟一體化。語文教學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關注社會,走進生活?!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那種想在早期一勞永逸的獲取有用的知識或技術的想法已經過時了。不僅如此,語文教師還得讓學生學會從生活走進語文。學生根據生活的真實體驗,結合理解課文,形成生活與語文之間的互動、滲透、相得益彰。例如《背影》一課,我在教授“父親”艱難的過鐵道,為朱自清買橘子的章節時,引導學生回想,在自己生活中,父母為自己做過哪些感動過自己的事,如何做的,當時你有什么想法,學了朱自清的《背影》,又有何感受。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七嘴八舌,暢談起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有的同學甚至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讓生活走進課本,比指手畫腳的說教,更易為學生接受。劉國正說,“生活是整個語文的源頭”,“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闭Z文的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的過程。
2、強調教育的開放性
“‘生活即教育’,教育極其廣闊自由,如同一個鳥放在林子里面?!边@是陶老對語文教學生活化的經典闡釋。陶行知是我國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他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留下的400萬字的詩文,成為我們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尤其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不僅當時就深得同行的贊同,就是今天對教育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特別是對當今語文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啟示。我們今天來重新審視陶老的這一“開放性”教育觀,亦不得不佩服其超乎尋常的前瞻性。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我們廣大教師正千辛萬苦地帶領學生抄教參、打題海戰役,讓學生在重復無聊而艱苦疲憊的無效勞動中苦度青春韶華;大部分學校都將歡蹦亂跳的學生死死的捆綁在校園內。春游冬游要審批,野炊采訪要審批——使學生名符其實地成為籠中之鳥,這叫他們將來如何適應那開放而充滿競爭的世界!因此現在是到了該徹底學陶、師陶、創陶的時候了。首先,教育立法要確?!吧罴唇逃彼枷氲穆鋵崒嵤?,勿使師生跨出校門便生后顧之憂。這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事兒,“卑之無甚高論”。其次,教師要敢于實踐陶老的“生活即教育”觀點,努力沖破課內外、校內外的界線,做到真正“開放”。最后,家長要充分學習、領會陶老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出了意外不要一股腦地將責任推到學校。要學一點日本家長磨練孩子的精神與思維。據說,孩子在學校組織的夏令營等活動中出了事,日本家長一般是不會向學校興師問罪的,他們認為要活動,要磨練孩子,要活絡孩子,就得擔點兒風險,出點意外事故能怪誰?
3、設置開放性練習,在探究中學語文
語文課程資源的挖掘永遠離不開多角度全方面的設計,它不但要遵守“教材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的原則,更要實踐“多樣化地開發課程資源”的原則。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單元的練習,首先就安排了類似“語文與生活,這樣的綜合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結合具體的人文環境,學生在開放性的空間里自主探索,培養了讀思結合的習慣,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生活永遠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除了教材安排的開放性練習,還要指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書中搜集資料,自己出黑板報、辦手抄報,自己設計主題主持班會。每一次開放性練習都成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放性的練習和開放性的指導為孩子創設了自由發展的空間,搭建了展示的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自由發展,顯示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美好境界。在無限廣闊的生活中學習語文,是語文教學新體系的必然趨勢,通過實踐,也驗證了“讓語文學習回歸生活”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必由之路。
4、小結
語文教學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生活是語文教學的“根”“源”,語文教學中的生活教育尤為重要,這關乎學生的成長與未來,也關乎國家的發展。希望語文教師高度重視。實踐證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是科學的、可行的、前瞻的、有效的。曾要求我們“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促進教育改革。”如果學陶、師陶、創陶之花果能開遍神州,“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之藤果能結出碩果的話,那么這便是莘莘學子之大幸事,也是教育界之大幸事,更是中華民族之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