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教學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搞好教學質量管理
教學質量是任整個教學過程中全體師生共同創造的,這個過程中的每一環節都對教學質量的好壞產生直接和間接影響。因此,提高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住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一般來說,傳統的學校質量管理只注質量的管理,而嚴重忽略了創造教學質量的全過程的管理。傳統做法是布置和批改作業。因此,學校的領導者和教師需要重視創造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每個環節。任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教學能力在教學質量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應該幫助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比如對教師的培訓、進修,這對教師的成長很重要。因此,學校要與其他學校進行聯系建立多種多樣的培訓、進修機構,并從制度上予以保證,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當前由于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及各種條件的限制,一些學校的教師的校外進修難度很大。但是校內進修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學校邀請校外專家負責對校內教師進行培訓、進修,并要形成制度。例如,河南大學至善導師學校的培訓,通過邀請校外專家,如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文理科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高岱教授,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原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皓明教授等,對校內教師進行培訓,使廣大青年教師在教學及科研崗位上的思想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為今后在教學及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可以采用以老帶新、個別指導、舉辦講座、組織教學研究會等等。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學校要建立教育教學的評價機構,包括校外的專家評價和校內的專家評價,要制定一個詳實的評價標準和體系。對教師評價要科學化、合理化,使對教師的評價真正起到發現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達到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目的。一切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出發點。
2教學內容要隨勢而進
教學內容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而變化,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從20世紀80年代初涉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普遍性內容教育,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反映時代特征及大學生思想問題的探討與教育,再到世紀之交以來關注大學生內心世界的深層次思想問題的研究探索與教育,都是在不斷地擴充教育教學的內容,增強其教育功能。要很好的洞察現代大學生的心理所想。
3教學方法手段要隨時而新
教學方法手段隨著時代的進步,創新是改善教學效果的突破口。從傳統的語言描述、粉筆板書到討論法、啟示法、參觀訪問法等,再到視聽效果結合的幻燈片、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等方法手段的運用,都不斷改善和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當今社會,海量信息傳播對大學生行為模式、價值取向、心理發展、道德觀念的影響越來越大,教學實效性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為此廣大教師仍需繼續努力探索既適合學生思想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又能激活教材語言、表現教學內容的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以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4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
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內容改革的核心是把教學要求和學員的學習需求結合起來,努力增強教學內容的現實針對性,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改革,認真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按照“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不斷進行教學專題和內容的創新。
在教師做好各方面的硬件準備,教育育人的前提下,對學生科學知識掌握的監督,必不可少。普遍的高校的教育教學基本上是老師擠壓式的教學,不問學生是否掌握與掌握多少,完成教學任務與賺取教學課時費是高校教師的目的。劃取范圍進行期末考試,開卷考試,或總結報告的形式敷衍教學的實際效果。這些做法,直接導致學生掌握知識低下。學生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識欠缺與薄弱,連亡羊補牢的機會也喪失了。根據本人教授的統計學的經驗,每次課前小考,價值意義重大。其實“小考”本來是由于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督促小學生自律,掌握基本知識的手段。然而,小考對于高校的大學生來說,是適用的。通過每次的課前小考,監督學生對上次課的知識掌握程度,是學生有溫故而知新的意識,以及有亡羊補牢的機會。學生的單科總成績也可以把每次小考成績記入,并占有更大的比例如70%,期末考試等只占30%,在教育授課的全過程對學生的掌握知識進行監督鞭策。
6結束語
現代的普通高校的教育授課,與大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是一對矛盾。如何把教育教學等于大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是諸多學者研究探討的熱點與難點。而“小考”是有效可靠的監督鞭策大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手段之一。
作者:高爽單位:河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