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為導向理念課程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行為導向”是20世紀80年代在世界職業教育教學領域出現的新思潮,在德國的職業教育領域興起了一場教學革命,并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學方法。該教學法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其他教學領域。
在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的形勢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得到突顯,基于“行為導向”教學理念的教學法是實現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主要手段,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崇。行為導向教學法是指以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社會交往的情境;是由教師和學生全面積極參與的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要完成的行為產品引導著教學過程。
二、創建新的教學模式
將行為導向教學法引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創建了新的教學模式,在理論與實踐教學中進行了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模式的創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確立適合課程教育特點的教學目標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是實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器件、新技術、高科技含量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作為任課教師必須明確制定教學目標,適應新形勢;同時要準確了解學生的基礎、正確估計學生的水平,這也是確立教學目標和制定教學計劃的前提和基礎。
2·建立適合課程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體系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角色扮演、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電子技術課程的內容和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用項目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主要應用于電子技術課程的實驗與實踐教學環節。項目的實施主要包括教師項目準備階段,學生協調階段及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的不斷修改的過程。以電子技術(數字部分)為例,在每部分學習之前提前向學生布置與該部分內容相關的典型設計作為分段項目(可稱為子項)設計的題目,同時在學習接近尾聲時可由學生自由組合,自己進行項目的命題與設計,但項目設計內容需涵蓋數字電子技術中的主要內容(即綜合項目母項),項目提出后可由教師審核,確認后可以實施。在教學中,教師真正起到“導向”作用,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走上熱愛的學習、熱愛專業的道路。
3·開發與生產實際相聯系的教學內容
在實施教學方法時,要不斷開發與生產實際聯系緊密的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樹立學生工程設計意識。以電子技術(數字部分)為例,可采用以下項目:3人表決器、奇偶校驗電路、24秒籃球倒計時電路;循環彩燈電路;數字電子鐘、交通信號燈控制電路、智力搶答器的設計等。
4·開發科學合理普遍適用的能力測評體系
對學生能力的測評主要體現就是課程的成績,成績主要包括理論考試和實驗、實踐等部分。理論考試時增加期中考試環節,實驗實踐主要以項目教學完成情況為主,根據子項項目設計完成情況,由任課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共同給分,成績可按比例記入電子技術課程,可占總成績的20%-40%;母項項目設計可按完成情況額外加分,學生相關工程實踐的成績也可按照完成情況提高學生成績的檔次,甚至可以免修。教師在依據一定標準評價學生的同時,允許學生自己和學生之間互相檢查學習成果,控制學習過程。這樣便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能力評價體系,真實的反應了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改革取得的成績
新教學理念的引入與新教學法的實施使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學生課程成績的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同時在以應用電子技術知識的省內及全國的電子設計大賽中均取得了好成績。在“NEC電子杯--200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中榮獲國家一等獎一項,國家二等獎一項,學校代表隊獲獎率在黑龍江省本科院校中名列第二。
四、結論
“行為導向”教學理念的引入,推動了電子技術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改革開辟了新途徑,“雙師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獲得了初步的成功,為實現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