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三校生基礎護理課程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案例引導,力求精益求精
基礎護理課程教學內容涉及到實踐技能較多,以實踐為平臺又涉及到很多工作任務的完成,而這些工作任務對于執業護士而言是最基本、每天必備的能力。因此,在三校生學生的基礎護理課程學習過程中,需要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嫻熟,因此我們每節課以案例導入課程,讓大家置身于情境中,去學習。如在灌腸法教學中,病例夾中有案例任務為:患者,男性,_____(學生真實姓名),60歲,退休教師。因高熱3天50歲,因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難、腹脹12h入院。主訴下腹部脹痛難忍,有尿意,但排尿困難,患者情緒緊張,表情痛苦,煩躁不安。查體:恥骨聯合上方膨隆,可捫及一囊性包塊,叩診有實音,有壓痛。根據此案例請回答:患者可能發生了何種情況?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應如何護理?為該患者導尿需注意什么?這樣學生既置身于灌腸法等操作的真實情境及任務中,同時配合按照三甲級醫院標準改建的模擬病房,學生“身臨其境”、“護患體驗”,學生的每節基礎護理課程,都要把自己當成是“護士”,而不是“學生”,小組組長承擔臨床護理小組組長角色,各組組員輪流承擔護士、患者、帶教老師的角色,用物從治療卡、洗手液、治療盤到一次性耗材,均與省內臨床一線標準一致。
2學生參與,力爭“口清、手精”
為學生排出治療班、護理班、辦公室護士,按照成組護理的形式為學生小組“冠名”,讓學生力爭從會做到會講,從會講到會分析,即由小組選派學生進行操作考核,成績優異者由基礎護理教師頒發“證書”,可作為帶教老師的角色指導小組其他同學,這樣增加了示范學生對技能要求的高度和精度,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針對來自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的學生較來自中等衛生學校的學生實操弱的特點,形成通過中等衛生學校與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捆綁式”學習,注重團隊形式考核與進步;注重學生護理技能的綜合實訓,例如接待發熱待查的患者,搶救心臟驟停的患者,可以檢驗學生對于出入院患者的護理,搬運患者法,生命體征的測量及病情觀察的內容和方法,冷、熱療法的應用,心肺復蘇術、吸氧及吸痰法、簡易呼吸器等搶救技術,靜脈注射給藥、肌內注射、皮下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項,準確記錄等護理專業核心能力的水平。
3注重內涵,提升素質教育
堅持采用“真人實做、護患體驗”特色教學。如基礎護理課程中鼻飼法的運用、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術,靜脈留置針技術等很多的教學過程中,均采用真人實做,實現了從換位思考到換位體驗,從模型訓練到真人實做,營造了在“工作”中學習和在學習中“工作”的濃厚教學氛圍,如口腔護理的真人實做感想中,學生寫到,護患體驗讓我注意到很多細節,更體會了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以前聽到老師說動作輕柔、鹽水擰干等注意事項不以為然,當真正當了患者發現護士如果做不到這些細節的處理,就會出現牙齦損傷、嗆咳等問題。三校生知識結構的連貫性與素養性匱乏,而在真人實做、護患體驗中她們學到了嚴謹求實的精神,培養了同情心和吃苦耐勞的職業素質,具備了小組內工作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的精神;更在操作中通過熟練地運用溝通技巧與服務對象進行溝通,恰當地使用解釋用語中培養了自信。
4注重提升,實施過程性考核
基礎護理課程采用過程性考核的方式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考核分三部分,學習態度的權重為30%,階段考核的權重為30%,期末考核的權重為40%。擺脫了“一考定乾坤”的形式,使學生注重平時階段表現與學習態度,考核形式參照護士工作考核內容,小組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通過對于進步較大及成績優異者頒發徽章等形式,鼓勵學生自省、自信、自進。
作者:王慧穎 計仁軍 宋春寒 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護理分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