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合式教學財務軟件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 要: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以及大數據技術支持的背景下,針對當前財務管理專業實驗類課程教學困境,利用“互聯網+”教學的技術手段,以《財務軟件應用》實驗課程為基礎,借鑒在線教學資源,探索線下線上有機結合的實驗課程混合式教學新方式,使課程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經過兩個學期的實踐,明顯提高了學生自主拓展學習能力和課程教學質量,對推進高校實驗實踐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 《財務軟件應用》實驗課程的目標定位
基于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前提,修訂《財務軟件應用》培養方案。《財務軟件應用》這門實驗課程的目標定位是:(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得具有一定財務專業知識的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了解會計信息化中信息處理的發展。(2)學生要掌握會計信息化中,與賬務處理相關的財務理論知識。(3)理解并熟悉會計信息化中賬務處理的基本流程。(4)通過學習,學生至少應該掌握一款與會計信息化相關的軟件的使用。(5)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與會計信息化相關的某款軟件操作,比如賬套設置、基礎信息設置、相關模塊初始化設置、總賬、報表、工資、固定資產、采購、銷售、庫存等軟件相關模塊的使用。(6)應該在遵守財經法律法規情況下,并且具有內部控制的意識下,學生還需要具備會計信息化賬務處理的觀念和思維方式。
2 提供線上財務軟件應用《財務軟件應用》實驗課程教學相關資源
由于疫情原因無法在學校機房進行上機實驗。根據此情況提供了該課程實驗教學相關資源,并對學生做出相關實驗準備要求。學習學習通中實驗案例引導,觀看學習通各實驗項目操作視頻,根據實驗任務要求,按照正常的流程閱覽及實際操作完成相關實驗。每個實驗操作完成后,完成學習通中發布的線上作業。
3 實驗課程內容的重新整合設計
原來十個實驗分別是:(1)財務系統基礎設置:建立新賬套;(2)財務系統基礎設置:總賬初始化;(3)財務系統基礎設置:薪資系統、固定資產系統初始化;(4)財務系統基礎設置:應收應付系統初始化、錄入會計科目期初余額及對賬;(5)總賬系統日常會計處理:填制憑證、憑證管理記賬;(6)薪資系統、固定資產系統日常會計處理;(7)應收應付系統日常會計處理;(8)薪資系統、固定資產、應收應付月末處理;(9)總賬系統月末處理、轉賬定義及生成;(10)財務會計報告編制與分析。可以看出這10個實驗最終組成了一個大的綜合性實驗,很多同學在實際操作時,往往一步操作失誤,都會影響后面的實驗操作,而用友實驗中時間設置是不可逆,一旦出錯就要重新再做,耗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以至于后面有些模塊沒有辦法做下去。所以將實驗內容將進行重新整合。分成:(1)構建會計核算體系—系統管理模塊;(2)基礎檔案設置;(3)總賬管理子系統;(4)薪資管理子系統;(5)固定資產管理子系統;(6)應收款管理子系統;(7)應付管理子系統;(8)報表管理子系統。六大子系統單獨獨立出來,不至于某一內容出錯影響后面無法繼續。學生可以把每個子系統單獨引入系統后,可以專門針對某一模塊進行實驗。當學生對所有模塊掌握熟練后,再做綜合實驗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4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流程設計
根據大綱要求,本課程理論有8個學時,實驗課程有40個學時,合計48學時。初步設計線上教學學時占27%左右,約13個學時;線下教學35個學時。
4.1 理論課程
根據大綱要求前8個學時的理論課程。完全可以采用線上教學模式。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掌握會計信息系統概述、會計核算體系基本理論內容和對各子系統有一個初步了解。老師在超星學習通上,上傳相關內容資源或者其他與之相關的網絡資源。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學習通上這一章的視頻內容,結合教師的在線引導,來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在掌握了本章基礎知識后,可以進行相應的章節測試,這些都可以在線完成。
4.2 實驗課程
實驗課程包含六大子系統加上系統管理模塊,一共七大實驗。根據學校安排,該課程都是4個學時安排的,共10次上機實驗。初步安排學生每次課,花20-25分鐘時間進行線上學習,結合老師發布的課件,觀看本章實驗視頻操作,做好實驗關鍵點筆記。然后剩下時間進行線下學習,在老師輔導下,在機房對每一個模塊進行實驗操作。每次實驗課后都會有課后的線上單元測試。在每個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以及心得體會,上傳到學習通,老師通過批閱可以掌握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
5 注重《財務軟件應用》實驗上機課程考核的過程性和評價的多元化
為了對本實驗上機課程的最終成績,考核更為合理。本課程非常重視考核的過程性,以及評價的多元化。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中,教學評價設計方式,需要多種考核成績相結合。如線上教學課堂中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參與互動的情況和表現等。線下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操作流程熟練度和準確度等都可以作為考核的依據。學生觀看視頻、單元測試、實驗報告、撰寫論文、考試、討論,以及課后學生的筆記、互評等都是評價的內容。具體成績評定方式和比例為:綜合成績=課程視頻成績(10%)+實驗報告(20%)+章節學習次數(10%)+作業(章節作業和學習筆記30%)+簽到(5%)+課程互動(10%)+小考試測驗(15%)。
6 實驗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取得初步成效
6.1 完成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法下的《財務軟件應用》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論證,理論課程采用線上教學,實驗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原則,是切實可行的。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教學流程設計是科學合理的,突破了學校課時安排對實驗項目探究的時空限制。對實驗項目重新整合:(1)每個模塊中實驗項目,最初都增加了相關財務等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復習內容。(2)每個模塊中實驗項目也設置了與財務軟件相關的實驗項目任務。(3)每個實驗模塊結束后,都設置了客觀題測驗,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本模塊知識的理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完成了本學期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
6.2 通過對2019-2020第二學期《財務軟件應用》實驗上機課程,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財務2018級3個班和K財務2018級4個班,一共7個班的財務管理專業的大多數同學認為該教學方式新穎,學習的內容更為充實,從而受益良多。從這學期學生的綜合考核成績來看,所有學生的成績,均為合格及以上,其中優秀和良好的比例達到了3/4以上。表明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方式適應能力比較強。這種模式更有能夠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而學習通平臺強大的過程監測和賦分制使教師能隨時了解學生的狀態,并能量化評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6.3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
在學習通中,本課程采用線上理論學習指導,和線下實際實驗操作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能及時和教師互動,參與討論。在開學之初,有電腦的同學積極主動地在電腦中安裝U8V10.1。安裝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學生通過互幫互助把軟件成功安裝好。從中發現有些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非常強。在學習過程中,本學期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本院和科院)260人左右,平均月訪問量比較大。課后還有學生問一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作者:王紅 單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