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科學素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進行人文和科學結合的綠色教育
(1)進行課程結合。由于我們基礎教育分工太細,造成知識之間出現斷裂,導致學生掌握了片面的知識,隨著新的教改的不斷出現,科學與人文結合的綠色教育也越來越重要。對于高校的大學生更需要文理工結合發展,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2)開展科普活動加強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在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科技的進步和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新世紀我國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在大學生中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開展科普活動,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大學科研工作者和科協應該著重解決的問題。很多大學生僅滿足于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對于科普類知識和科技類新聞的關注興趣不濃,并且大多數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沒有進行過基本的科普教育,大力宣傳,積極動員,加強大學生對科普知識的了解。
大學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初級階段,我們培養的大學生中的大多數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里并不能接觸到科技最前沿的技術和研究,他們更多的是從事平凡的工作,加之大學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先要對他們進行科普教育,從而培養起他們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同時通過他們的影響傳播到更多的人。了解科普知識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實際的工作中,采取各種生動活躍的宣傳形式,有助于調動學生了解科普知識的積極性。
依托大學生社團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大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通過大學生成立科普活動社團,以學生為主體,指定相關的老師和輔導員進行幫助和指導,學校及科研單位對其發展和建設進行支持和鼓勵。社團應定期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和科普宣傳活動,小發明、小創造、小發現、小實驗,應該得到鼓勵和指導。社團的好處就在于它可以把不同院系的學生組織在一起,讓他們通過運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共同解決一個問題,與此同時又學習到了新的知識。
通過科普基地、志愿者站來進行科學素養培養。高校應該利用自己的圖書館等優勢,適量的增加一些科技類的報刊雜志和書籍,而且對于這些書籍,應該是不同層面、不同難度、不同方向的,這樣才可以滿足不同專業同學的需要。增加一些娛樂與科學、生活與科學相結合的淺顯易懂的書籍,可以使很多文科類的學生通過對科普類圖書的閱讀,對科普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在實踐中培養正確的科學方法
楊振寧說過“不該說,讀書努力就是好學生。應該說,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才是好學生。”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實踐的訓練,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科學素養基礎。
作者:劉晶單位: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