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學素養下的化學教學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學素養是當前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4種情境創設,結合教學實踐,對基于科學素養的高中化學設計進行了研究,也涉及了理論的創新.
1利用課程教材創設問題式情境
高中化學主要講述了化學原理以及化學知識技能,一部分是以概念的形式給出的,更多的則是以問題思考的形式提出的.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注重對學生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為他們創設合理的問題式情境,并讓他們參與其中,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氮和硫”時,涉及NO2與H2O反應的實驗,會生成HNO3和NO,其中NO是有毒氣體且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對此,教師提出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有效去除反應后生成的NO.有的同學提出加入NaOH,NO能與NaOH在NO2的作用下生成硝酸鹽;也有同學提出通入O2,NO能在O2的作用下與水發生反應生成硝酸.教師接著提問,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通過討論分析,學生了解了NO2通入水中的2個化學反應,解決了本章的重要問題.
2利用化學實驗創設吸引式情境
以實驗的方式激發學生求知欲是高中化學的重要教學手段,學生對實驗的過程充滿了新奇和未知,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能增強對化學反應的記憶.例如,在講“膠體”知識時,教師先將一束光照入牛奶中,會發現一條透明的通路,即光能夠通過牛奶.對此,教師向學生提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也能夠在光的照射下出現通路?第2節課上,同學們紛紛帶來了自己認為能在光的照射下發生通路的物品,有的同學帶來了果凍,有的帶來了玻璃,有的帶來了淀粉溶液、泥漿水等,與教師一起用光對這些物品進行照射,發現有的物品光能通過,但有的不能.通過用光照射物品這個簡單的實驗,學生既掌握了膠體的性質與鑒別方法,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化學的神奇,提高了對化學的興趣.
3通過生活現象創設發現式情境
生活與化學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蘊含著許多的化學知識,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能提出很多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這對增強學生對化學的理解以及提高化學與社會關系的處理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學習“化學能與電能”時,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實際應用,并指導學生設計一套化學能發電的裝置.教師先提出問題,能不能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然后為學生準備一些實驗用品,有銅片、鐵片、鎂條、水果、導線、稀硫酸、小燈泡等裝置供學生選擇,讓學生獨立操作,有的學生成功讓小燈泡發亮了,但有的卻不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互相討論和觀摩,然后從電池的原理進行解釋,以化學的角度為學生介紹電池發光的條件:正極、負極和電解質.鋅片失去了2個電子成為了帶2個正電的鋅離子,而銅得到了2個電子,成為了帶2個負電的銅離子,在電解質的作用下產生了電能,使得小燈泡發亮.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寫出電極反應式和化學方程式.
4通過化學史敘述創設故事情境
化學有著悠久的歷史,集聚了前人的智慧,在化學史上有輝煌的成就,也有令人嘆息的遺憾,這些歷史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化學知識,還有嘆服.以化學史敘述創設故事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熱情,這也是重要的科學素養.例如,在學習“海水中的元素———氯”時,教師可以通過氯氣產生的歷史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氯氣最早是由瑞典化學家舍勒發現的,他在加熱二氧化錳和鹽酸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種煙霧,這種煙霧在當時被稱為脫燃素的鹽酸氣.
舍勒把這種煙霧通入到水中,發現所得到的液體有著長久的漂白作用,而且還能與金屬化合物發生反應.自氯氣被發現以后,先后有戴維、貝萊梯等化學家對它展開了研究,有人甚至認為氯氣是一種奇特的物質.后來到1823年,一次巧合中,法拉第打破了一只裝有氯的水合物的試管,他發現試管中原來是“油狀物”不見了,變成了液態氯,這也讓人們更進一步了解了氯的性質.后來,人們研究各種方法來收集氯氣,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氯氣的性質以及制備和收集.以科學探究為中心是高中化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不是一兩節課能夠實現的,而是貫穿整個高中化學教學始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重對學生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讓他們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作者:陳超群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