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調查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幼兒園是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起點,幼兒教師自然肩負著重任。如今私立幼兒園快速發展,私立幼兒園教師不斷增多,為了解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文章以貴州省遵義市X鎮私立幼兒園教師為對象,采用問卷法、文獻法,從私立幼兒園教師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意識幾個維度探究鄉鎮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及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
一、問題的提出
科學素養是指在當代社會背景下,應具有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創新的精神、求真質疑的科學態度,能運用一定科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1]自從我國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后,科學素養這一概念進入公眾的視線,成為研究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與此同時,各地區也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在科學教育方面進行改革,將培養人的科學素養作為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近20年來,我國很多專家學者都對中小學教師的科學素養進行了研究,但很少有針對幼兒教師的研究,尤其是私立幼兒教師。幼兒教師科學素養是指教師依據科學教育的培養目標而對幼兒科學素養培養的要求。[2]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維度: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意識。
二、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分析
通過對貴州省遵義市X鎮5所私立幼兒園的66名幼兒教師進行調查發現,男教師嚴重缺乏,只有10名,其中有7名為幼體聯教師,其余3名為管理教師,沒有一名專職幼兒男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出X鎮私立幼兒園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的問題。另外幼兒教師年輕化,調查對象中,只有3名教師的年齡處于30歲以上,其余63名均為30歲及以下;幼兒教師教齡極短,有92.42%的教師教齡低于5年,僅有7.58%的教師教齡高于5年;無職級教師在幼兒教師中占絕大多數,擁有職級的教師占少部分且為非專業幼兒教師;教師學歷整體偏低,有近90.00%的教師是大專及以下學歷,且有近一半的教師為函授大專文憑,而本科以上學歷僅占總人數的10.61%,且全為實習教師。這些因素導致了鄉鎮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一)科學素養水平不高,各維度差異顯著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總情況見圖1。通過分析可以看出,X鎮私立幼兒園教師的科學知識得分高于及格分,說明該地區教師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在科學方法方面的得分僅為3.35分,在及格分以下,說明X鎮私立幼兒園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科學方法,但是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時也反映出其科學能力普遍較低。在科學意識方面的及格分為14.40分,而該地區教師的得分為14.61分,恰好處于及格分上,說明該地區教師具備一定的科學意識。可以看出,該地區教師科學素養各維度間的差異顯著,科學素養水平整體偏低。
(二)性別差異引起科學素養水平不同不同性別教師科學素養得分差異見圖2。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男女教師都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儲備及一定的科學意識。但是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得分較低。同時,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X鎮私立幼兒園男教師在科學知識及其科學意識上明顯高于女教師。女教師的科學素養水平明顯低于男教師,這也是該地教師科學素養水平整體偏低的原因之一。
(三)年齡差異導致科學素養水平不同不同年齡教師科學素養得分差異見表1。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該地各年齡段教師間各維度差異顯著,其中20歲以下教師最為顯著,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得分分別為8.07分、1.93分,說明科學知識儲備量嚴重不足,并且不具備處理問題的科學方法。30歲以上幼兒教師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及科學方法,但其科學意識卻低于30歲以下的幼兒教師,而20~30歲之間的教師在科學素養水平上的得分處于同級幼兒園教師中的最佳水平,這說明20~30歲教師相比于高齡教師更具備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意識也相對更強,而高齡教師相對年輕教師而言,對事物不敏感,意識也相對更低,倦怠感更強。
(四)教齡差異引發科學素養水平不同教師的教齡是影響教師科學素養水平的重要因素,隨著教師教齡的變化,教師科學素養各維度間也會發生一定變化,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與方法并將其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不同教齡教師科學素養得分差異見圖3。通過分析可以看出,10年以上教齡教師的科學素養整體高于新教師,但在科學意識方面卻低于教齡短的教師,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職年齡越長,在長期的工作中,越易疲倦,低精力、低動力、低成就感,最終產生職業倦怠,忽視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導致科學意識下降。而教齡相對較短的教師,此時正處于職業發展的上升期,其擁有較強的意識,但由于沒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與完善的科學方法作為基奠,導致其科學素養水平不高。
(五)職級差異引起科學素養水平不同不同職級教師科學素養得分差異見圖4。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職級教師在科學知識及科學意識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科學方法上的差異不明顯,其中,小學高級教師以下職級教師科學知識最為豐富,并且隨著教師職級的晉升,教師的科學意識水平逐漸降低,與教師職級呈現反比的趨勢,而在科學素養總分上,小學高級教師以下職級教師最高,小學高級教師及以上職級教師最低。這也再一次驗證了隨著教育教學活動時間的增長,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產生職業倦怠,忽視幼兒科學素養的培養,最終導致高職級教師科學素養降低的問題。
(六)學歷不同導致科學素養水平不同教師的學歷代表著教師接受系統學習的年限,以及教師所在學校的培養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發展極其重要,學歷不同將導致科學素養水平不同。不同學歷教師科學素養得分差異見圖5。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學歷不同導致教師科學素養各維度間差異顯著,隨著教師學歷提升,其科學素養各維度間的得分也隨之增高,這也說明,教師學歷的高低與教師的科學素養間存在很大關系。
三、私立幼兒園教師低科學素養原因溯源
(一)準教師學習重技能輕理論,忽視科學素養培養幼兒教師學歷的高低是影響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重要因素之一。學校的培養模式將直接影響教師科學素養水平,在職前學校中,因為不同層次學校的生源不同,導致職前學校培養模式不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主要由中學畢業學生組成,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大專以上學校學生強,加之,中等職業學校在培養過程中采用重技能輕理論的培養模式,導致教師雖然擁有良好的技能優勢,卻很難在教師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從而導致教師的科學素養偏低。而大專類學校的幼兒教師多由高考得分較低的學生組成,相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而言,他們經過高中系統的知識學習,所以接受性相對更強,理論也更加扎實。但是,大專類學校雖然理論課程相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略多,但是缺乏關于幼兒科學理論方面的課程,導致學生科學素養不高。對于本科及以上學歷職前學校而言,他們對職前教師的培養更加偏重于理論,準教師相對于大中專準教師,他們的接受性更強,在理論學習方面也相對更加扎實,因此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的科學素養比大專及以下學歷教師高,這也表明了,職前學校的培養模式是影響教師科學素養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職后考核模式弱化教師自身科學素養含量幼兒園作為幼兒教師成長的平臺,其培養模式直接影響教師的發展,通過調查發現,對于私立幼兒園來說,園所在發展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外在的表現形式以及家長的需求,偏重于幼兒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私立幼兒園管理者將家長作為教師的主要服務對象,為迎合家長,管理者更多地注重教師技能方面的培養,而不注重教師科學素養的提升。絕大多數幼兒園無論是在招聘時還是在后期工作中,主要側重的都是教師技能方面的考察與培養,教師科學素養的培養相對較少。
(三)社會對教師的認識缺乏科學素養方面的支持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中充當著教師、啟蒙者、朋友等一系列角色,但是在當今社會,大眾普遍對于幼兒教師的理解還停留在照顧孩子這一層面,對于幼兒教師的工作不理解,對幼兒科學教育沒有深層次認識,缺乏支持,導致教師在實施科學教育與提升自身科學素養過程中頻頻受阻。同時,沒能有效利用本地豐富的教育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也缺乏與社會其他工作者的交流,各幼兒園自己閉門造車,與社會脫軌,導致幼兒教師無法開闊視野,難以提升對幼兒科學教育的理解。
(四)學習動力不足,缺乏終身學習意識“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意識,這是一名教師應樹立的基本理念,幼兒教師更是如此,在私立幼兒園中,很多教師對于科學素養意識不高,對于自身科學素養的培養缺乏正確認識,更多的是想如何提升自身的技能以迎合學校的考核,以此來增加收入。同時教師缺少系統的培訓以及獲取關于科學素養方面知識的渠道,外加在繁瑣的工作之余,教師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導致自身的科學素養水平不高。
(五)工作壓力大產生職業倦怠,科學意識下降調查發現,隨著教師教齡、年齡以及職級的增長,教師的科學素養反而低于剛入職的年輕教師,這與教師長期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息息相關。幼兒教師的教育教學任務異常繁重,日常精神壓力也較大。同時,私立幼兒園的管理模式僵化,教師的待遇低,工作強度大,使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在長期的高壓教育教學活動中精疲力竭,對工作失去活力,產生職業倦怠,導致科學素養逐漸變低。
四、提高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路徑探尋
(一)職前加強理論教育,建構科學的教育體系職前學校的培養與教師的科學素養有著極大的關系,要使準教師的科學素養得到提升,必須加強科學素養方面的培養,建構完善的科學教育體系,讓課程類型得到豐富。同時,學校還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中積累基礎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必要的科學方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中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相關課程的教學,綜合運用案例法、討論法、練習法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探索活動中,同時還需要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通過自身探索學習,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從而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水平。
(二)關注科學素養,調動教師科學素養學習主動性通過調查發現,教師學歷與科學素養水平呈現正相關趨勢,因此,私立幼兒園負責人在加強教師職前培訓的基礎上,還應嚴格把好幼兒園教師入職關,以此來提升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的整體水平。幼兒園是教師的職后教育基地,對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要提升教師的科學素養,還要關注科學素養的考核及培養,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這不僅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吸引更多的人為本園服務,從而提升幼兒園教師整體的科學素養水平。
(三)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提升教師對科學教育的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應充分利用自然與社區資源,加強學校、社會以及家庭間的合作,拓展幼兒生活與學習的空間。[3]因此,加強社會與學校合作也是提升教師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首先,地方的科學工作者是幼兒教師提升科學素養的有力助手,教師可以通過與地方科學工作者交流討論,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開設當地特色的科學課程。其次,教師應主動參與地方的各類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提升自身的科學認知水平。最后,教師應帶領幼兒走進地方、走向社會,依靠豐富的社會資源,讓幼兒能參與到各種各樣的科學教育活動中。總之,教師可以通過多向互動開闊視野,提升對科學教育的理解。[4]然而這一切還需要家長和地方科學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四)注重自我學習,樹立正確的科學觀私立幼兒園教師科學知識、科學能力、科學意識的不均衡的問題,是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正確的科學意識是教師科學素養培養的關鍵,首先,教師應樹立正確的科學意識,積極主動地學習相關的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獨特魅力,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學會用相應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方法去解決相應的科學問題。其次,教師應根據自身的不足,查缺補漏,將自己科學素養的缺口一一補上,夯實自己。最后,在終身學習理念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結合時代要求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時俱進,將學習當做習慣,提升自身科學素養水平。
(五)創造積極工作環境,提高教師職業認同感良好的工作氛圍能讓人感到愉悅,同時也會提升工作效率,而良好的工作氛圍需要大家共同創造。首先,社會、家庭及園所應給予幼兒教師合理的角色期待,引領幼兒教師對自身合理定位。其次,政府應加強對私立幼兒教師的重視,保障私立幼兒教師的基本權益。再次,私立幼兒園管理者應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改善與教師的關系,加強與教師的交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緩和領導與教師間的關系,增強私立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園的認同感,避免教師對幼兒園產生消極情緒。最后,教師應進行自我調節,增強自我工作的內部動力,在工作中尋找樂趣,增強對幼兒教育事業的認同感,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的科學素養。教師的科學素養水平對幼兒科學教育的實施影響深遠,必須將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放到相應的理論的高度,充分了解教師在科學素養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讓科學素養扎根于所有幼兒教師心中,從根本上解決私立幼兒教師科學素養低的問題,提升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少華.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
[2]王晶.河南省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調查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劉富河.提高教師科學素養的策略初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作者:譚恒 周玉鳳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