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學實驗中中職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同時,還應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這不僅需要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滲透,也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強化。在此僅以中職化工專業為例,談談如何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實驗;科學素養;培養
一、理解實驗原理,強化科學知識
部分中職學生對書本的純理論知識缺乏興趣,我們可以設置一些相應的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掌握科學知識。例如,在溶液的結晶教學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何為結晶,我設計了“天氣瓶的制作”實驗。在把硝酸鉀和氯化銨溶于水后的溶液與樟腦丸溶于酒精后溶液混合時,讓部分學生靜置等待結晶消融,部分學生水浴加熱,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讓他們了解溫度在此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天氣瓶制作完成后,改變天氣瓶外的溫度、壓強,讓學生仔細觀察結晶的大小、多少、結構等,從而得出結論。這樣可以讓學生一邊做實驗,一邊在老師的指導下層層深入思考,最后總結歸納出實驗原理,掌握科學知識。實驗使學生能夠形象生動地掌握原來覺得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在實驗過程中解決了理論中似懂非懂的問題,做到了知其所以然。
二、重視實驗過程,提升科學能力
可以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故在實驗活動中,教師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驗證,在實驗中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科學能力。例如《0.1mol/L鹽酸溶液濃度的測定》這一實驗就提升了學生各方面的科學能力。1.協調能力。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組長、組員分工合作,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需要同學之間能夠很好的合作,培養可學生的協調能力。2.整合能力。提前一周任務書,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制定實驗方案,則培養學生文獻查閱能力、知識整合能力。3.操作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嚴格按照操作評分細則進行操作,教師行走其間,仔細觀察他們的操作,及時糾正,切實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4.探究能力。在討論交流環節,各小組報告實驗結果,反饋實驗中碰到的問題,給出實驗結果差異的解釋。每個同學認真傾聽其他小組的回報,積極發言。這個環節讓學生學會尊重、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培養了他們的專注能力、探究能力。我們應該重視實驗過程,因為學生在實驗準備過程中、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以及實驗總結討論的過程中進一步鍛煉了他們的實踐能力。通過實驗,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他們的科學能力。
三、強化實驗細節,增強科學意識
“細節決定成敗”,化學實驗每一個細節在培養中職生的科學意識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這卻是最不引起學生重視的部分,教師的再三強調,換來的可能是學生的不以為然。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應少用命令式的語氣,而是應該多向他們解釋為什么要如此,從而培養他們的科學意識。1.安全意識。在實驗過程中,總是有個別學生不愛穿實驗服,這時教師應該告訴他們在實驗中穿白大褂,第一,保護自己。實驗過程難免會有少量藥品不小心灑落,穿白大褂可以保護自己的肌膚。第二,當作比色標準。化學相關專業研究物質的物性時,可能由于物質本身顏色難以分辨或者濃度過低不易分辨,以白大褂的白色為背景,便于分辨物質顏色。第三,防止靜電。很多有機試劑及工業是不能有靜電存在的,白大褂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靜電。如此就能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2.節約意識。學生在取用化學試劑的時候,經常會過量取用,以防不夠。這時我們應該講清取用量是如何得出的,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3.環保意識。個別學生會無意識的向水槽傾倒廢液,這時應該明白的告訴他們這樣的行為會對環境造成怎么的危害,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作為中職的一名化學教師,我們應該在強化實驗細節,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科學意識。
四、遵守實驗規則
養成科學品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學習實驗規則是化學實驗開學第一課的必講知識,因為這是上好實驗課的基礎和保證。這里僅以實驗記錄為例加以說明。對于實驗記錄,教師一再強調必須及時、客觀。但個別學生總是不入心,為了實驗報告的所謂整潔,把原始數據等寫在草稿紙上然后進行謄抄,或是為了實驗結果的合理偽造、篡改記錄,這是不允許的。實驗原始記錄是追溯實驗數據的直接證據,我們可以在記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假設,再通過實驗證明或推翻假設,這一過程中可以實驗者養成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品質。公眾科學素養是綜合國力的表現之一。中職學校需要培養出具有一定科學素養的技術人才,化學教師要嚴守陣地,在通過實驗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劉瑛.淺談培養中職生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以中職化學教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
作者:宣丹虹 單位:紹興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