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家庭環境與自我和諧的留守兒童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調查工具
1.1自我和諧量表該量表包括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自我的靈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個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個項目,采用5點式(1~5)評分,將自我的靈活性反向計分,再與其他兩個分量表得分相加計為總分,總分越高,自我和諧程度越低。
1.2家庭環境量表中文版(FES-CV)該表共90個問題,包含親密度、情感表達、矛盾性、獨立性、成功性、知識性、娛樂性、道德宗教觀、組織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會和環境的10個因子,分別評價10個不同的家庭環境特征。該量表的每個條目采用“是、否”評分制:回答“是”評1分、回答“否”評2分。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結果
2.1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家庭環境評分結果比較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矛盾性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其他各因子評分均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見表2。
2.2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自我和諧評分結果結果顯示,留守兒童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與自我的刻板性兩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P<0.01),自我的靈活性因子評分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見表3。
2.3家庭環境因素與兒童自我和諧的關系分析結果顯示,家庭環境因素與兒童自我和諧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見表4。
3討論
家庭對兒童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家庭不僅為兒童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還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務工造成父母一方或雙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帶來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兒童心理發展的家庭環境變化。本文結果顯示,在FES-CV量表評分中,留守兒童矛盾性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其他9個因子評分均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表明留守兒童家庭環境較差。這與洪恬和范興華等報道結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兒童家庭環境不佳,應引起社會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兒童自我意識反映了兒童對自己在社會環境中所處地位的認識。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觀察、自我監視、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個體實現社會化目標、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證。自我和諧是個體心理自我意識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所謂自我和諧指的是自我內部的協調一致以及自我與經驗之間的協調。意識中的自我概念與實際上的經驗產生分歧時,個體就會經歷或體驗到人格的不協調或不一致的狀態。
本文結果顯示,在SCCS評分中,留守兒童自我與經驗的不和諧與自我的刻板性兩因子評分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而自我的靈活性因子評分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P<0.01)。表明留守兒童自我和諧性較差。左銀舫等學者認為自我和諧程度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中學生的自我和諧程度顯著高于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學生。據此可以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自我意識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亞兵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兒童的觀點。
家庭功能在青少年心理發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與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表3顯示,家庭環境因素與兒童自我和諧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即家庭環境好的兒童,其自我和諧程度就高,反之就低。因此,本研究支持趙苗苗等學者關于父母外出務工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觀點。這一結果表明,改善家庭環境可有助于提高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樹立良好的自我意識。
作者:李鳳玲陳艷單位:濟寧醫學院附屬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